<p class="ql-block"> 今天在白衣庵,遇見一皈依佛門20多年的大姐。</p><p class="ql-block"> 大姐面容慈祥,中等身材,微胖。</p> <p class="ql-block"> 大姐似乎屬于見面熟的那種類型。或許是因為我和她在寺院賣香的搭檔雷師兄熟悉的原因,我們一見面,她就開始講述其在念佛修行中的各種經(jīng)歷,很自豪和自信。</p> <p class="ql-block"> 她講自己剛皈依佛門時的各種教諭。</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在圣水寺聽師傅講佛經(jīng),佛陀叫大家戒的是“貪、嗔、癡”,而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你們在家在單位,該做什么就做什么,把工作做好,把家務事做好,該盡的義務必須盡,和家人、鄰居、同事搞好關系,這樣家里人才不會干涉你念佛誦經(jīng),有什么事鄰里也會來幫你。</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年輕,每天早四點過起床念佛,完了才做飯做家務。</p> <p class="ql-block"> 她講念佛與念經(jīng)的區(qū)別。</p><p class="ql-block"> 念佛以專注求得臨終往生凈土為核心目標;讀經(jīng)則通過理解教義實現(xiàn)開慧悟道,兩者共同構成佛教修行的不同維度。??</p><p class="ql-block"> 念佛具有「橫超三界」的特質(zhì):據(jù)凈土典籍記載,持名念佛消業(yè)效果是誦經(jīng)的四百八十億倍,且直接關聯(lián)生死解脫。??</p><p class="ql-block"> 讀經(jīng)側重「豎出輪回」:通過層層破除無明煩惱實現(xiàn)覺悟,但需配合實修才能轉化為解脫動力。??</p><p class="ql-block"> 念佛依據(jù)《阿彌陀經(jīng)》「執(zhí)持名號」與《無量壽經(jīng)》「一向專念」的教義,依托彌陀愿力實現(xiàn)超越。??強調(diào)「三業(yè)清凈」:口誦佛號、耳聽佛聲、心系佛境,常見形式包括持名念佛(如十念計數(shù)法)、觀像念佛等,適宜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場景。??</p><p class="ql-block">善導大師提出「一切時中相續(xù)作念」,強調(diào)念佛法門的易行性與連續(xù)性。??</p><p class="ql-block"> 讀經(jīng)遵循《法華經(jīng)》「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路徑,屬于依教起觀的修行方式。??需「受持讀誦」的結合:不僅要口誦經(jīng)文,更要理解其中「真實義」并落實于言行,對時間投入與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具有「伏妄顯真」的雙重功能:專注讀經(jīng)可自然覺察妄念(因分心易導致經(jīng)文錯漏),同時經(jīng)文義理的領悟能破除知見障礙。??</p> <p class="ql-block"> 她講吃齋與吃素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吃齋一天吃兩頓,過午不食。吃素可以吃三頓,可以吃晚飯。</p><p class="ql-block"> 吃齋與吃素的核心區(qū)別在于宗教關聯(lián)、飲食禁忌和時間限制?:吃齋是佛教等宗教的修行方式,要求過午不食且禁食五辛;吃素則是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健康或道德選擇,沒有時間約束。??</p><p class="ql-block">? 吃齋?:源于佛教戒律,包含三重含義:禁食葷腥(肉類)及五辛(蔥、蒜、韭菜、洋蔥、興渠),避免刺激欲望和干擾修行;??過午不食(午后至次日黎明不進食),以節(jié)制欲望、專注修行。</p><p class="ql-block">? 吃素?:僅避免動物性食物,對五辛無禁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關于菩薩顯靈,她有真實的身邊故事。</p><p class="ql-block"> 她講為生病的父親、為身體不好的三姐拜佛求菩薩,把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他們,而后如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當然還有如何幫助身邊的同修消災避兇的故事,還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 總之什么都講,都是與佛有關的人與事。我不忍心打斷她,偶爾對著她的目光點點頭,沒理由反駁她,也沒證據(jù)證明她說的不對。</p> <p class="ql-block"> 大姐在寺廟做義工,沒報酬,職責是幫寺院售賣香蠟。直到看見誦經(jīng)的師傅、居士們晚課已經(jīng)結束,才發(fā)現(xiàn)該收攤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