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延安的“十大沒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嘉庚(1874.10.21—1961.8.12),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今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人,愛國華僑領袖、企業(yè)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起初由于受到國明黨的片面宣傳,認為南京國民政府才是中國的抗戰(zhàn)希望,才是唯一合法之政府,因此只捐贈南京國民政府。捐贈金額有多少呢?舉例說,1939年國民黨全年軍費為18億,陳嘉庚先生組織華僑捐款達11億,超過總數(shù)的6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來,國民黨的某些做法讓陳嘉庚先生起了疑心,于是決心親自考察,在1940年3月抵達重慶,蔣介石知道大金主來了,斥巨資招待,妄圖拉攏,但這卻讓素來節(jié)約的陳嘉庚先生感到厭惡。更是對國民黨“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種種紙醉金迷,揮金如土的行為感到憤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假借調(diào)解國共矛盾,于同年5月到延安考察。在延安期間,他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熱情接見,并就國共合作及抗戰(zhàn)前途等國人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震驚于毛主席的思想和眼光。此外,他還多次進行了實地走訪、考察,對中共的政策主張,邊區(qū)的施政綱領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項建設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和直觀認識。陳嘉庚先生在延安調(diào)查之所得,完全不同于國民黨所描述,他非常認同延安簡樸、昂揚、民主、自由之社會風氣,因此,對于中國的前途由悲觀轉(zhuǎn)為樂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回到重慶,在重慶受“國民外交協(xié)會”的邀請,進行了對于延安之行的演講。面對諸多的新聞媒體和各界人士,他講道:“我來給大家說說延安的‘十個沒有’。延安,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花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摩擦飯,十沒有人發(fā)國難財。他們?yōu)槭裁茨軇?chuàng)造一個風清弊絕的社會奇跡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以國家民族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利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國民黨卻正好相反,延安沒有的,重慶全都有了。真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所以我可以斷言,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在延安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轉(zhuǎn)自:網(wǎng)易新聞</p><p class="ql-block">2024-10-26 02:1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