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午參觀過阿格拉紅堡,見到了莫臥爾第五代帝王沙賈汗被囚禁過的八角亭,以及了解到他從那里遠眺泰姬陵的悲傷故事,下午接著參觀泰姬陵就成了自然的續(xù)篇。</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是一座象牙白色的大理石陵墓,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亞穆納河右岸。<span style="font-size:18px;">該建筑群融合了印度伊斯蘭建筑和莫臥兒建筑的設計傳統(tǒng)。它采用對稱結構,使用各種形狀和符號。陵墓由白色大理石鑲嵌半寶石建造,而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則使用紅砂巖,類似于當時莫臥兒時代的建筑,例如阿格拉紅堡。</span></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被列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其余六個奇跡是中國萬里長城,羅馬競技場,巴西里約基督像,約旦佩特拉古城,墨西哥契琴伊薩金字塔和秘魯馬丘比丘。這七大奇跡的建造都有其緣由,泰姬陵是為了一個女人所建的陵墓,這個女人就是莫臥兒帝國第五代皇帝的皇妃芭奴(1593—1631),建陵者則是是第五代皇帝沙賈汗(1592—1666)。</p> <p class="ql-block">芭奴的祖父是被放逐流亡印度的波斯貴族,到印度後被引薦入阿克巴大帝的宮廷。多才多藝、美麗動人的芭奴與當時的太子相遇,遂一見鐘情,於一六一六年三月結為夫妻。十二年后太子登基為沙賈汗Shah Jahan帝,芭奴被尊稱為 “慕泰姬?瑪哈Mumtaz Mahal” ,意為 “被宮廷選中的人” ,后人簡稱為“泰姬?瑪哈”。</p> <p class="ql-block">芭奴入宮十九年,于一六三零年在與沙賈汗南征中生下第十四個孩子后不幸因難產病死在軍帳中,沙賈汗聞訊后后一夜白頭。</p><p class="ql-block">芭奴臨死前向沙賈汗提出了讓皇帝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最美麗的陵墓的要求。為了實現愛妻的最后遺愿,沙賈汗不惜花重金請來當時最有名的建筑師和能工巧匠,發(fā)動幾萬民夫,每天都有兩萬多人在施工?;苏?2年,才建成這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泰姬陵。陵墓<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芭奴的封號命名,陵名由此而來。</span></p> <p class="ql-block">1983 年泰姬陵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它是 印度伊斯蘭藝術的瑰寶和世界遺產中舉世聞名的杰作之一。它被視為莫臥兒建筑的最佳典范之一,也是印度歷史的象征。印度詩人泰戈爾贊嘆泰姬陵<b> “以她寂寞的美麗形式俘獲了時間,征服了死亡,是一滴永恒的淚珠”</b> 。如今這座奇跡建筑已成為印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附近的街道所見。</p> <p class="ql-block">走向泰姬陵。游人中不乏穿著鮮艷的印度婦女。</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大門入口人頭攢動。</p> <p class="ql-block">踏進大門,突然展現的泰姬陵的美讓人驚嘆不已。人們?yōu)樗鼭嵃拙К?、玲瓏剔透的身影所傾倒。</p> <p class="ql-block">走上泰姬陵平臺。四角各有一個高聳的宣禮塔。</p> <p class="ql-block">從泰姬陵回望陵園入口。</p> <p class="ql-block">走近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泰姬陵內的一張照片。芭奴和沙賈汗兩人的棺槨并列停在泰姬陵的正中央,供人們憑吊,但不準拍照。</p> <p class="ql-block">從泰姬陵內走出來,有時間在這無與倫比之美的古建筑四周流連。</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東西兩側分別有一個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靜靜流淌的亞穆納河見證泰姬陵的美麗已有四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離開泰姬陵時的最后一瞥。</p> <p class="ql-block">晚上,阿格拉劇院內上演以莫臥兒國王沙賈汗和他的愛妻的故事為題材的歌舞劇,票價每位六十美元,演出過程不允許拍照攝像。這是演出結束謝幕時的舞臺照片。</p> <p class="ql-block">劇場內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