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一點,我們如約出發(fā),下午兩點半到達新余渝水區(qū)路東社區(qū)活動室。胡老師站在講臺前,新八德教育第四講——“尊師之德”,就在莊重的上課禮中開始了。那一刻,儀式感拉滿,仿佛時光都靜了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老師的課,有溫度,更有力量。他講述毛澤東、華羅庚、魯迅等偉人名人是如何敬師、念師的,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束光,照亮“尊師”二字背后的深沉意義。他還系統(tǒng)闡述了“七位善師”的內涵——包括父母老師、學校老師、領導老師、能者老師、善惡老師、祖宗老師與自然老師,并進一步講解了尊師的具體實踐方法,令大家受益匪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十分課程結束后,胡老師還為大家介紹了新余市渝水區(qū)第八小學自開展新八德教育以來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校風、教風、學風均有顯著提升。聽著八小的老師、學生、保安和家長們真誠而幸福地分享教育實踐帶來的積極改變,我們不禁心生羨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后,胡老師帶領我們前往渝水區(qū)八小參觀學習。校門口鐫刻《弟子規(guī)》的文化墻、長廊中展示新八德教育的展板、圖書室里整齊疊放的《日行一善記錄本》和《道德班長交接本》……每一處細節(jié)都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也見證著同學們的實際行動。胡老師如數(shù)家珍、聲情并茂地介紹學校的變化,臉上洋溢著作為一名教育者的幸福與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老師還特別強調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身體力行地推進這一理念——每周五晚上,他都在學校開展線下家長課堂。他將教育視為一生的事業(yè),而不僅僅是一份職業(yè)。這樣無私奉獻、心懷大愛的胡老師,值得我們由衷點贊,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參觀八小文化長廊——新八德教育展板</p> <p class="ql-block">浸透著老師心血,學生力行的記錄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