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坎兒井是在干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矁壕隽说叵滤屔衬兂删G洲,古代稱作“井渠”??矁壕闹饕ぷ髟硎侨藗儗⒋合募竟?jié)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通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qū)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區(qū)的坎兒井在具體構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點,但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坎兒井系統(tǒng)包括了豎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錯現(xiàn)(小型蓄水池)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該原理下運轉的坎兒井流量穩(wěn)定,且能保證井水自流灌溉。</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吐魯番境內,橫亙于吐魯番盆地中部,西起桃爾溝,東至柏樹溝,西南為艾丁湖,東南為庫木塔格,北部為博格達山山前傾斜平原。大致在東經89°10’~90°10’,北緯42°50’~43°5’范圍內,北西西-南東東走向。全長約100千米,寬5~8千米,面積約60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吐魯番境內,橫亙于吐魯番盆地中部,西起桃爾溝,東至柏樹溝,西南為艾丁湖,東南為庫木塔格,北部為博格達山山前傾斜平原。大致在東經89°10’~90°10’,北緯42°50’~43°5’范圍內,北西西-南東東走向。全長約100千米,寬5~8千米,面積約600平方千米?;鹧嫔綖樘焐街}之一,形成于五、六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千萬年間,地殼橫向運動時留下的無數(shù)條褶皺帶和大自然的風蝕雨剝,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勢和縱橫的溝壑?;鹧嫔降恼麄€山體,全部由紅色的砂巖和頁巖組成,這些砂巖和頁巖是距今約1.7億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白堊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積而成的。那時氣候異常炎熱,堆積的砂石泥土中的鐵元素經過高溫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紅色的氧化鐵。這些堆積物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褶曲隆起,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魯番盆地中,構成了火紅底色的火焰山山體。最高峰在鄯善縣吐峪溝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溫度最高可以達到47.8℃,火焰山山體陽面地表最高溫度可達82.3℃。</p> <p class="ql-block">今天這里地表溫度60o,最高80多度。</p> <p class="ql-block">晚上享受當?shù)孛朗?lt;/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一天在路上,在景區(qū)度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