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間手札(二十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條河的兩岸</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常常獨自沿著河岸向雪山的方向行走。</p><p class="ql-block"> 黎明或旁晚,一只鳥從岸上的巢穴飛起,劃著優(yōu)美的弧線,然而消失于虛空。一只鳥與一條河存在某種古老關(guān)系,人也是如此。鳥的家就建在赭紅的岸壁,它們的祖先比人類古遠。在鳥最早的時光里,我們還沒有走出水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有野渡,卻無舟輯。腳下的石頭零亂,荒草挑著朝陽夕輝,沉默已逾千年。曾經(jīng)在此地飲馬長河的月氏和匈奴,不見了蹤跡,黑色或白色蝴蝶,飛飛落落,忽隱忽現(xiàn),像古人的亡靈。河水很清,藍。是那種冰藍,倒映著天穹歲月的藍。我真想跳進水,樓著遠古藍色的靈魂,沉沉地睡去,一夢千秋……</p><p class="ql-block"> 偶爾看見岸邊裸露的巖石,書頁般斜插于山坡之間。巖面不長青苔地衣之類,卻有斑爛的石花,一朵一瓣地凝固在凹凸不平的地方。有時還能發(fā)現(xiàn)嵌入巖石的翅膀或草莖,不知是哪一次地殼運動,將某類生靈葬埋于此,然后就凝結(jié)成化石。打量著這些巨大的石塊,我依稀看到了時光的書頁正在緩緩翻開:冥古宙、太古宙、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河岸的年輪還在不斷增加,而人呢,在滄桑巨變的過程中,不會變成化石,最多不過是河水中一閃而過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我走進岸壁上的天羅洞。那些穴窟是哪朝哪代開鑿,不得而知。洞窟幽深,陽光射進來,照見殘破的壁畫,有金剛菩薩像,一片斑駁、凋敝,畫像周圍已被當代人涂鴉,寫滿污穢詞語。從面貌上細觀,洞穴應為佛教供養(yǎng)人開鑿,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們把信仰安置在大地深處,借此來慰藉心靈。我坐在洞窟門前,向南望,正好看見祁連山峰頂?shù)难?,銀白、閃亮,有如思想輝光。</p><p class="ql-block"> 夏末至初秋,沿河岸前行,可看見大片的油菜花地。油菜花盛開之時,讓所有美麗的詞語都失去了描寫的意義。說金黃太艷,說燦爛太俗。我總覺得,那種花朵的樸素、純潔、干凈、芳香,是構(gòu)想天堂和童話的最好素材。兩岸的村莊被油菜花包圍,因此蝴蝶穿梭往來,蜜蜂喧鬧飛舞,還有紫燕的鳴叫,還有蜻蜒和螞蚱的和弦……但凡如此天籟,自叫人想起太古,想起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庭院建在河岸,墓地離流水不遠?;钪娜四軌蛎嫦蚝恿?,死去者也如此。墳墓臨水,花草蓬勃生長,霧嵐氤氳,水汽繚繞,亡靈所居,也是如詩如畫的家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座雪山和一朵雪花</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蝸居祁連高地,距雪山很近。</p><p class="ql-block"> 每一天,甚或每一時,我的目光都能夠與雪山相逢。我相信,那是一種山與人的彼此閱讀和感知,心靈互相交融,成為接近星空的思想、信仰,以及先驗性的靈魂哲學。</p><p class="ql-block"> 雪山靜默。雪山在其億萬斯年的地質(zhì)變遷中,巖漿冷卻,內(nèi)心早已平靜如初,如太古夢境。石灰?guī)r的年輪中,三葉草歷經(jīng)滄桑,以化石的形式顯現(xiàn)時光的亙古久遠。雪山予人以博大、寒寂、高古與傲岸的情懷,卻沒有宣示告白,語言隱遁,如同神諭。</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山上的雪。</p><p class="ql-block"> 在松林以上,雪線閃亮。沒有人類紀元的印跡,曠古的寂寞,使雪有了天堂的顏色。只有神鷹、豹子、巖羊、蒼狼,它們清澈的目光,在裸巖上流淌、游弋、飄悠,仿佛是另一種雪,覆蓋著歲月的曠野。我想起了海明威的《乞力馬扎羅的雪》,那個死在山頂?shù)谋?,尸骸被雪籠罩,那是生命孤獨的隱喻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高鐵四周的風景</b></p><p class="ql-block"> 高鐵駛?cè)胛鲗?。車停。從窗口望出去,看見兩邊的山。山頂上隱隱有雪,云杉孤獨,衰草接天。時令已過霜降,風吹進來,能感受到寒意與清冷。下車的人踩著落葉向站外走去,背影模糊,恍若秋風中旋起旋落的雪花,一路迷茫,去向不明。</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二次途經(jīng)西寧。第一次是游客。多年前,我跟幾個文友結(jié)伴游青海,去了平安紅石崖村,尋覓十四xx的蹤跡。在那個偏遠的山村,見到了寺廟和瑪尼堆。經(jīng)幡還在飄搖,但活佛卻沒了蹤影。站在村口,我想到了十四世xxxx,那個流亡者,一生無處安頓心靈,最終可能成為一顆隕落異域的孤獨星辰。后來,我們又到了西寧xxx公館。院落人影寥寥,鳥鳴啁啾。館內(nèi)玉石頗多,玉屏玉畫玉佩布滿櫥柜,卻沒有任何溫馨暖意。這個不可一世的西北軍閥惜玉如命,而一生殺人如麻,嗜血成性,玉之溫婉純潔與其有何關(guān)聯(lián)?</p><p class="ql-block"> 世上最美的風景應是地理與人文的交響。高鐵疾馳,穿過隧道、橋梁、山谷、草地、田野……我的視野不斷閃現(xiàn)著現(xiàn)實的風景斷片:松林闃寂,河流閃著藍光,羊群散落在山坡,古廟在西風里沉默,紅衣喇嘛靜靜立于山坡,趕著牦牛的送葬隊伍正緩緩走向天葬場……</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車上。車的運動不斷改變著我的視線,有時被山體遮掩,有時陷入隧道的黑暗。一棵樹或一只雪豹可能就站在遠處看高鐵,在它們的眼里,我們會不會是一種無比怪異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車上有人在舉著手機拍照。他們想留存什么?一段雪嶺,幾棵云松,還是孤獨的牧羊人,飛翔了千年的鷹隼?機車已經(jīng)駛進了祁連山境界,隧道一個連著一個,忽爾陽光明亮,忽爾黑夜迷茫,恍惚是在時光幽深的峽谷里穿行,歷史與現(xiàn)實交替閃現(xiàn),叫人心魂不定,四顧茫然。我腳下的土地,曾有過匈婦人、月氏人、土厥人、羌人、吐蕃人、韃韃人的影子,數(shù)千年過去,在狠煙散盡的時代,有誰還在雪山下長河飲馬,盤弓射雕?</p><p class="ql-block"> 車行之地,所有風光皆向后退去。向后就是過去,就是歷史。一個雪豹死去,一只蝴蝶隕落,一片草原消失,沒有影響時間流逝的速度。人,乃至人類、天地宇宙亦當如是觀。在這個神奇的雪域高原,可能保留最長的風景當屬精神信仰,譬如哥薩爾王傳說,譬如密宗的經(jīng)義和咒語,譬如神啟神諭。</p><p class="ql-block"> 蘭新高鐵穿過了最后一個關(guān)隘,往前疾馳,便是遼闊蒼茫的河西走廊。張掖、酒泉、弱水、海子、大漠、田野、村莊、戈壁、工場、城市、人流、高樓、汽車……依然有胡楊林和大草灘,季節(jié)河與人工湖;依然有漢墓群、古長城,遺址廢墟,連錦不斷。活人日日乘車走過死人的墓地,死人將墳冢又永恒地留在紛擾人間,黝黑參差的碑銘像讖言,又像是警示……</p><p class="ql-block"> 車過馬場草原,我感到有倦意襲來。目光飄散之處,隱約看到了一叢叢金黃的馬蘭。那是我家鄉(xiāng)的野花,開在初夏,永遠孤獨寂寞,獨立蒼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