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5日至23日,我們計劃了一次紅樓夢之旅,第一站便是北京大觀園。</p><p class="ql-block">大觀園園門是五間門房樣式,柳楷金字牌匾很是氣派。入門見假山,既符合中國傳統(tǒng)建筑含蓄的特點,又為園林曲折變化奠定基礎(chǔ)。見石嶙峋見水酥綿見木扶疏,山后小徑不見幾何。書中賈寶玉題為″曲徑通幽″,確實很有意趣。穿行假山,涼意又添。左行為瀟湘館,書中這樣描述:″前面一帶粉垣,里面數(shù)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階下石子漫成甬路,滿地竹影參差,苔痕濃淡″。剛剛下過雨,茂林修竹,十分雅致。進入室內(nèi),一書一案一琴,簡雅沉靜。真不愧″有鳳來儀″四字。如今,稿焚煙散,黛玉魂歸,斑斑竹淚,刻在人文建筑的表面!瀟湘妃子嬌花照水弱柳扶風(fēng)的身姿,自帶一段風(fēng)流的氣韻,轉(zhuǎn)身遠去,徒留空室,令人喟嘆!″繞階緣屋而至,得泉一派,灌入墻內(nèi),盤旋竹下而出″?!屮P尾森森,龍吟細細″是曹公留給我們永恒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又行至怡紅院,別有一番不同,一看便是大家公子居所,處處彰顯華貴大氣,油畫侍女圖、落地穿衣鏡等中西結(jié)合的陳設(shè),默默訴說著寧榮二府當(dāng)時的顯赫。院后一棵七葉樹是修建時移種,雖書中并未提及,因之又叫菩提樹,與佛教文化中的歷史頗有淵源。建園人一定亦是紅樓夢中人,七葉樹花似塔狀,也是佛教象征,所以在此種植七葉樹也暗示著賈寶玉出家的結(jié)局。想來那翩翩公子,懷著一顆對人對物的悲憫之心,一切落空后,走出紅塵,頓入空門也是注定的吧!另一處有七葉樹的地方是惜春的蓼風(fēng)軒,與以秋日紅蓼花一起暗喻惜春孤僻性格及“獨臥青燈古佛旁”的命運。紫菱洲、秋爽齋和稻香村同樣用草蛇灰線的敘事在家族的興衰中一并消亡,走向嘩啦啦大廈傾的悲劇結(jié)局。那些鮮活的生命在大觀園中演繹一場生動的歡笑與聚散,紅樓一夢,百年不醒。人生的悲歡離合是一場戲,那么萬事萬物的緣份也許也是早有安排。大觀園初為影視拍攝而建,雖未按書中布局,卻也著實花費了很多心思,下了大功夫。各領(lǐng)風(fēng)騷的紅樓夢中人,使得園區(qū)煥發(fā)著無盡的生命力,至今依然發(fā)揮著拍攝和游覽的重要作用。我們跟隨講解將大觀園景區(qū)一一賞覽,對青春的烏托邦感逝傷懷,那靈動的人物形象從書中走來,在園中具象。紅樓兒女,為古典文學(xué)留下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游覽完畢,對《紅樓夢》一書又加深諸多理解。明日繼續(xù)榮國府之旅,感受千古名作的非凡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正定榮國府</p><p class="ql-block">大河北努力振興旅游產(chǎn)業(yè),不贅述。</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金陵</p><p class="ql-block">江寧織造博物館的系列展品見證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滄桑歷程,尤以康雍年間曹氏家族三代在江寧織造任上近60年的興衰榮辱最為引人矚目。更因與《紅樓夢》的淵源觸動人心。我們還參加了沉浸式舞蹈劇體驗,以劇中人物為主動線跟隨劇情和演員轉(zhuǎn)換舞臺。演員們的演出非常投入,舉手投足間融入了對《紅樓夢》一書的理解,用肢體動作詮釋人物情感變化,策劃者角度新穎,多維度將寶黛釵悲劇展現(xiàn)在眼前,當(dāng)柔柔的女子將手中揉碎的詩稿輕輕放入你的手中,一滴淚在眼角滑落,心一下子就會被抓住,她的悲情和絕望太能感染人,讓觀眾對紅樓夢書中情節(jié)又加深了一重理解。</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廊坊</p><p class="ql-block">只有紅樓夢.幻城是王潮歌″只有″系列又一力作。我們身臨戲劇之中,感受紅樓夢帶給我們生活、工作的影響,劇中人以美輪美奐的舞臺藝術(shù),呈現(xiàn)一幕幕視覺盛宴,追問式的臺詞,引領(lǐng)式閱讀書中的章節(jié),適時與觀眾互動,給人啟迪也引發(fā)思考。不得不說王潮歌是懂60后、70后情懷的。一走進第三十五中學(xué)教室(情景劇),高中時代的回憶便撲面而來,老窗子,老桌椅,老板報,老講臺,連講臺上的《紅樓夢》也是老版本,真的就是我們那時的樣子,穿著校服的青蔥歲月,和同桌一起哭笑的日子,回答問題時共同作弊,老師和學(xué)生同仇敵愾,那就是我們呀,那就是十七歲的我們呀,那就是心心念念從未放手青春的我們呀。一邊流淚一邊做群演,當(dāng)老校長完成畢業(yè)致辭,叫同學(xué)們勇敢地向前走,同學(xué)們和觀眾都沒有動,那一刻,我們都做回了眷戀母校的孩子,我們都做回了不舍同窗的高中生,我們都做回了有夢想的熱血青年,有人哽咽又堅定地喊了聲″走啦″,大家再次淚流滿面,直到演員全部離開,我們?nèi)宰谠亓鳒I。光影交錯間,年至半百的我們與青春再次告別,竟比現(xiàn)實中的那次離別來得更痛,痛得更深。接下來的幾個節(jié)目都和紅樓夢一書相關(guān),光影特效加上演員們精彩的演繹,我們也對紅學(xué)的認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本未完的奇書,歷經(jīng)百年,依然能拋起心中的巨浪滔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