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到一個十分陌生的國家旅行,先參觀一下這個國家有代表性的博物館,則是短平快了解這個國家歷史變革、文化習(xí)俗和風(fēng)土人情的最佳窗口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的,在飽經(jīng)14年內(nèi)戰(zhàn)磨難的敘利亞旅行,先行參觀一下這個最具權(quán)威的國家博物館,是絕大多數(shù)旅行團的優(yōu)先安排的打卡項目。該館位于大馬士革市中心巴達拉河畔,1919年設(shè)定,1936年按已坍毀的倭馬亞王朝哈里發(fā)阿卜杜勒馬利克宮形式,利用舊行宮材料重建新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里發(fā)是伊斯蘭政教合一國家政權(quán)的最高統(tǒng)治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館為淡黃色方形建筑,正門用大石塊砌成,左右和四角筑有圓形碉堡,每個碉堡上有精美花紋,獨樹一幟,莊嚴(yán)肅穆不失典雅精細(xì),古樸大方不失巍峨壯觀。斑駁的大門城堡仿佛穿越時空,見證了這座一百多年歷史的國家博物館的滄桑歲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4月24日上午,在敘利亞導(dǎo)游阿杜帶領(lǐng)下,我們一行來到了飽受美國30多年經(jīng)濟制裁和14年內(nèi)戰(zhàn)蹂躪和摧殘的敘利亞國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去博物館的路上,曾在中國北京大學(xué)學(xué)習(xí)漢語八年并獲得碩士學(xué)位的敘利亞導(dǎo)游阿杜說,敘利亞坐落在亞、非、歐三大洲的交匯處,是世界最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的搖籃之一,境內(nèi)散布著多達3500處歷史遺跡,被視為中東地區(qū)廣袤天地間的巨型露天歷史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敘利亞內(nèi)戰(zhàn)戰(zhàn)火紛飛、危機四伏,險象環(huán)生的時期,敘利亞千年文明的部分珍貴文物托付給了中國,當(dāng)時的敘利亞總統(tǒng)阿薩德2019年毅然決定,將國家博物館等8座城市博物館珍藏的部分寶貴文物運往中國保管,其中含200余件來自伊朗的珍稀藏品以及788件埃及國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敘利亞文物在中國大陸各地已經(jīng)巡展了3年,僅2024年一年就在中國深圳、成都、北京典藏博物館、河北、山西、廣東、寧夏、固原、嘉興、南京、南寧連續(xù)11場巡展,轟動一時,參觀者多達百萬人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杜在博物館大門口介紹說,該館按敘利亞歷史幾個重要時期設(shè)立展廳,如亞述帝國時期(公元前900~前612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前612~前330年)、希臘化時期(前330~前64年)、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時期(公元前64~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國時期(公元636~1516年)、奧斯曼帝國時期(公元1516~1923年)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歷時14年的敘利亞內(nèi)戰(zhàn)和2024年12月阿薩德政府突然倒臺,目前該館僅開放希臘和羅馬時期的展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進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的展廳,阿杜指著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希臘時期石像雕塑,簡約地介紹了敘利亞7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概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利亞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和古老文明最為璀璨的國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還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敘利亞就有了原始人類,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里已有先民定居并使用銅器等器具。早期的鍥形文字表明,敘利亞與伊拉克歐美爾城邦一樣,具有7000多年悠久的文明歷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3000年,敘利亞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出現(xiàn)了一些以商業(yè)城市為中心的奴隸制城邦國家。公元前3000~前1000年,阿拉伯半島游牧民族賽姆人向敘利亞進行了三次大遷徙并建立了許多小王國,形成敘利亞第一次塞姆人化。前2000年第二次塞姆人大規(guī)模遷入敘利亞、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地,這批塞姆人就是猶太民族的前身迦南人,他們在地中海東岸和內(nèi)陸建立了各自為政的城邦,創(chuàng)造了迦南文化,即后來的猶太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2000~前2000年中葉,第三支遷入敘利亞的塞姆人為阿拉米人,他們建立了大馬士革等城市,所使用的阿拉米文字是敘利亞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前1500年胡里安人建米坦尼王國,占領(lǐng)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境內(nèi))東南部、敘利亞北部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伊拉克)北部。前1600~前1300年敘利亞成為埃及與赫梯等勢力爭奪的主戰(zhàn)場,前1200年之后,赫梯王國滅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杜指著這尊石像說,在公元前1600~前1200年時期,敘利亞對人類有三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創(chuàng)造了神教信仰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字母文字的傳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對西地中海地區(qū)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900~前612年為亞述帝國時期,前539年波期國王居魯士大帝侵入巴比倫城(今伊拉克)和敘利亞。前559~前330年敘利亞屬于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統(tǒng)治。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潰波斯帝國,占敘利亞。亞歷山大東征后,敘利亞納入希臘一馬其頓人的統(tǒng)治,開始了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死后由塞硫古一世繼承,建塞硫古王朝,又稱敘利亞王朝(中國史書稱敘利亞為條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吞并了敘利亞,敘利亞成為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國哈里發(fā)歐麥爾占領(lǐng)敘利亞,661年定都大馬士革,建立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661~750年),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750~1517年)時期,帝國中心轉(zhuǎn)到巴格達。1516~1918年敘利亞被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403年。1920~1946年成為法國托管地。1946年4月17日英法軍隊撤離,敘利亞正式宣告獨立建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利亞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最為世俗化的、伊斯蘭教共和制的國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阿杜十余分鐘的講解,我茅塞頓開,大體知道了敘利亞的歷史概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利亞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什么?”我好奇的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杜指著三幅圖片說,就是與埃及獅身人面像同時期的鎮(zhèn)館之寶,牛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獅身人面像的頭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國王)克佛倫為求自己的形象永垂青史,令石匠用一整塊重達百噸的巖石按自己的頭像雕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敘利亞的牛身人面像的頭部是,大約與克佛倫同時期的古敘利亞國王希納林為炫耀自己的武功命金匠按他的面像用純金鑄成。整個金像重達5磅以上。這只牛身人面金像的頭上有角,長須,看起來有些老態(tài)龍鐘,大概是希納林晚年飭令金匠鑄造的牛身上有些棱角,表明這是一頭公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非常可惜,這尊珍稀的牛身人面像雕像被法國人竊取,保存在法國盧浮宮里,成為敘利亞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殤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杜接著說,這座博物館另一座鎮(zhèn)館之寶是公元前100多年的女王陵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皇陵挖掘于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墓穴、墓門、墻壁和石棺等建筑元素全部用乳白色和米黃色大理石巨石砌成。內(nèi)部四壁、門楣等空間雕刻有幾百個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人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棺上的女皇雕像端莊大方,身材高挑敦實,手握酒杯,神態(tài)自若,霸氣十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墻壁上的女皇,左邊仆女手持花束,腳下有犬助威,右側(cè)有鷹,給人以盛氣凌人之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墻壁上還雕有她6個兒子、3個女兒的頭像,象征著女皇母儀天下的情懷以及2100多年前的一國之尊的墓葬習(xí)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內(nèi)還展示出土的公元前貴族的石棺,上面是墓主的石雕塑像,石棺四周的浮雕描寫的是希臘神話故事,人物雕刻栩栩如生,生動形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騎駱駝的武士,威風(fēng)凜凜,眉清目秀,氣勢軒昂。敘利亞地處亞、非、歐的交通樞紐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殘缺不全的石雕駱駝像,被歲月滄桑無情地摧殘的遍體鱗傷,仿佛在無言地記錄著絲綢之路往日輝煌與衰容,讓人情不自禁地愴然淚下,留下深深的懷舊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利亞考古工作者挖掘發(fā)現(xiàn)的中國古代絲綢服飾,薄如蟬翼,圖案精美,可惜因戰(zhàn)亂保存條件簡陋,完整的絲綢服飾被風(fēng)化成殘缺不全的碎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世紀(jì)的彩色玻璃器皿,色彩斑斕,晶瑩剔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羅馬時期的奴隸斗獸雕刻,仿佛穿越時空,見證了斗獸場上的刀光劍影,人獅大戰(zhàn)和貴族們的噬血狂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臘化時期的彩繪壁畫,描寫的多是希臘神話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博物館出口處,有一處獨立的展廳,展示敘利亞建國初期有相當(dāng)聲望的總理捐獻的自己辦公室里的所有家具和文物。該展廳也是一座可容納百人同時與會的學(xué)術(shù)交談會議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博物館寬大的庭院里,綠樹掩映著許多出土的石雕文物,有石獅、石馬、武士像、怪獸、神像等,任憑風(fēng)霜雨雪,巍峨矗立。這些石像雕刻象征著不屈不撓的敘利亞人民,世界讓他們遍體鱗傷,生靈涂炭,但傷口長出的卻是涅槃重生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博物館拱門出口處,遠處舉世無雙的倭馬亞大清晨寺里的宣禮塔傳來一陣又一陣阿訇的領(lǐng)頌《古蘭經(jīng)》的聲音,再過一會,又傳來'一群小姑娘的笑語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博物館出口拱門時,,我被一群前來現(xiàn)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正在上初中的敘利亞小姑娘們包圍,紛紛要求與她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們的表情中充滿著天真、純潔和善良,如水出芙蓉般的美麗,似鮮花一樣鮮嫩綻放,像水銀瀉地一樣晶瑩剔透,心底善良。在她們的眼神中似乎看不到敘利亞14年內(nèi)戰(zhàn)而帶來焦灼不安的悲傷,充盈著對和平渴望和末來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利亞14年內(nèi)戰(zhàn),是全世界自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時間最長、難民最多、損失最大(1.6萬億美元)的一場內(nèi)戰(zhàn),讓一個2200余萬的國家的一半以上民眾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背井離鄉(xiāng),死亡人數(shù)高達46.萬,難民人數(shù)多至1300萬。其中600余萬難民逃至國外,如土耳其311萬、德國78萬、黎巴嫩77萬、約旦63萬、伊拉克28、埃及16萬、奧地利11萬,其他國家50余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蕩漾在姑娘們的歡聲笑語中,我內(nèi)心卻在哭泣,這個國家被戰(zhàn)爭毀了,國家財富空了,硬件設(shè)施恢復(fù)正常狀態(tài)需要20年時間;這個民族被戰(zhàn)爭蹂躪的體無完膚,千瘡百孔,步履蹣跚。正像敘利亞曾經(jīng)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詩人阿多民斯的詩句那樣,讓人無比心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當(dāng)我把眼睛沉入你的眼睛,我瞥見幽深的黎明,我看到古老的昨天,看到我不能領(lǐng)悟的一切,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動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的心仍然止不住地哭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這就是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旅行中讀懂歷史,明辨是非,放下自我,看清末來,釋放善心,感同身受,寧靜致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謝謝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