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繼續(xù)昨日沒有完成的徒步行程。昨日我徒步游覽了滿洲里三道街以北和東部的國門景區(qū)和套娃廣場,今天開始徒步游覽三道街以南的舊俄國監(jiān)獄以及東部滿洲里博物館和滿洲里火車站。漫步在這些舊時光里,耳畔回蕩了歷史的光影,那些屈辱的、抗爭的、壯烈的、奮進的一幕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滿洲里。這座百年小城,其美麗的草原風光和異域風情的背后,其歷史進程是悲壯和曲折的,從悲憤的血淚史到努力奮進的創(chuàng)新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唯有自強不息,方能國泰民安,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p> <p class="ql-block"> 從三道街步行到一道街,在鐵道邊巍然屹立著一座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銅像,為了銘記周恩來總理對滿洲里口岸建設的關懷,特地修建了雕像以志紀念。</p> <p class="ql-block"> 從周總理銅像向東行即是鐵路人行天橋,<span style="font-size:18px;">該橋全長243米,寬3.5米,高5.58米,1951年8月動工修建,1952年春季竣工。</span>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滿洲里口岸站擔負起了轉運蘇聯援助朝鮮軍用物資的重任。為了防止軍火列車遭到破壞,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修建了滿洲里鐵路人行跨線天橋,確保了援朝軍火列車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橋之上,可以看到鐵路上??恐鵁o數列裝滿煤炭和其它貨物的火車,正準備送往內地,這座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每天見證著無數出入境俄羅斯的火車專列。這座百年老站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和現代的便捷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邊境城市魅力。</p> <p class="ql-block"> 站在鐵路橋上,可以俯瞰周總理銅像,也可以看到俄羅斯等國風格的各式建筑,讓我們仿佛置身于異域。</p> <p class="ql-block"> 下天橋南行400米左右,就來到了一座石頭墻圍著的小院前,這就是前沙俄監(jiān)獄。該監(jiān)獄始建于1905年,歷時三年于1908年建成,因院墻及樓房均由石頭砌筑,故被稱為“石頭監(jiān)獄”。</p> <p class="ql-block"> 監(jiān)獄外觀</p> <p class="ql-block"> 監(jiān)獄主體共三層,地上二層,地下一層,主要關押的有俄籍罪犯,也有中國籍的鐵路員工及其他行業(yè)華人。監(jiān)獄建成后曾先后被前沙俄和侵華日軍用作監(jiān)獄、糧庫,后改為學校使用,現作為對外開放的遺址。這里的臨時守夜人劉福泉曾經在這里度過了他的小學時光,他說,沙皇俄國和日本同時在其他國家修建監(jiān)獄,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少有的,從側面反映了時任舊政府喪權辱國的無能本質。</p> <p class="ql-block"> 監(jiān)獄內部簡介。進入參觀不需門票,只需出示身份證驗證即可。</p> <p class="ql-block"> 南角的守衛(wèi)模具</p> <p class="ql-block"> 一樓西側探監(jiān)室依次是探監(jiān)室、醫(yī)務室和牢房(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一樓東側教誨室、懺悔室(密室)。</p> <p class="ql-block"> 樓梯</p> <p class="ql-block">二樓設有獄長室、獄長餐廳、審判廳等</p> <p class="ql-block"> 前沙俄獄長使用過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審判廳是這座監(jiān)獄擁有生殺大權的中樞,前沙俄設立的中東鐵路部門司法獨立,偵查、起訴、審判自上而下,自成體系,清廷派駐的官員無權干預。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軍隊、警察、監(jiān)獄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維護力量,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征,而前沙俄卻在中國的土地上設置監(jiān)獄,關押中國人,擁有獨立的司法權,清廷的腐敗無能已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 關押犯人的鐵籠子。</p> <p class="ql-block"> 地下室入口。當地的老人說,聽父輩講,這里以前關的都是中國人,而且都是只見犯人進去,很少見犯人出來,還有人說這個監(jiān)獄有地下通道,但是直到今天,文物部門依然沒有找到地道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 前沙俄監(jiān)獄是前沙俄侵占中國領土、殺害中國人的鐵證。走在石頭鋪就的小路上,腳步的每一次叩響,都是關押在這里的每一個無辜中國人的血淚控訴和無聲吶喊。</p> <p class="ql-block"> 離開前沙俄監(jiān)獄,向東前行的500米,即到了滿洲里博物館。滿洲里博物館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竣工建成,是一座風格獨特的俄式建筑,先后為中俄合辦的鐵路技工學校,日本警護隊辦公樓,中長鐵路滿洲里分局辦公樓和滿洲里鐵路醫(yī)院。2002年8月,在原址基礎上改建的滿洲里市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建筑面積4882平方米。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現有藏品有1410余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4件(套),是國家三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是全面了解一個地方歷史、科技、文化、經濟等等最直觀的地方,可以說去一個地方旅游,如果不去當地博物館,那么你就不會全面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風情等等。走進滿洲里博物館,這座百年建筑所陳列的一系列圖文、實物等才讓我真正走入了滿洲里。</p> <p class="ql-block"> 這位蒙古族美女講解員從一樓第一單元開始講解,只至二樓第九單元,向我們詳細講述了滿洲里的歷史、文化、發(fā)展進程,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滿洲里地名之出現,始于20世紀。以前這里是游牧民理想的游牧之地,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后,前沙俄更加加大了對清政府的侵略,1895年甲午戰(zhàn)爭后,沙俄以“三國干涉還遼”為籌碼,迫使清政府于1896年簽訂《中俄密約》,取得鐵路修筑權。?東清鐵路(1897-1903年)是沙俄通過《中俄密約》攫取修筑權、貫穿中國東北的“丁”字形鐵路,主線西起滿洲里經哈爾濱至綏芬河,南支線達大連,全長約2500公里。1903年通車后成為列強爭奪遠東的戰(zhàn)略通道,1952年完全移交中國。名稱中的“清”字是清政府在外交妥協中爭取的形式主權,但鐵路的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沙俄手中。??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東清鐵路在霍勒津布拉格建成車站后,便定名為“滿洲站”,“滿洲”是指“滿洲族”,即今滿族。俄語為“滿洲里亞”,當把俄語音譯寫漢語時,便去掉了發(fā)音很輕的尾音“亞”,而成為了“滿洲里”??梢姖M洲里之名完全是前沙俄侵略我國的產物,而不是當時中國政府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第二單元,中東鐵路的建設史(只摘取部分單元)</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滿洲里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中東鐵路彩圖</p> <p class="ql-block"> 中?國第一代國門照片。</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中俄茶馬古道上的中國商人</p> <p class="ql-block"> 20世紀的打字機</p> <p class="ql-block"> 20世紀燭臺(左)和調料架(右)</p> <p class="ql-block"> 20世紀手搖縫紉機</p> <p class="ql-block"> 宣統(tǒng)元年(1909年)10月,黑龍江行省于滿洲里正式設置臚濱府,擔負守邊固防之責。</p> <p class="ql-block"> 民國九年(1920年)2月,復設臚濱縣。民國十二年(1923年)4月,將滿洲里鐵路交涉分局改為滿洲里市政分局,隸屬東省特別區(qū)管轄。</p> <p class="ql-block"> 第六單元:海滿抗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東北軍早期抗日事跡。</p> <p class="ql-block"> 共產黨和抗日志士事跡</p> <p class="ql-block"> 侵華日軍指揮刀</p> <p class="ql-block"> 忠烈碑</p> <p class="ql-block"> 中共北滿區(qū)委建立的秘密交通站。其中照片中兩名女性交通員解放后尚健在。</p> <p class="ql-block"> 滿洲里交通站曾于1928年成功的將71名中共黨員秘送出境參加莫斯科中共六大全會,其中包括蔡和森、李立三、周恩來夫婦等人。周恩來夫婦從南方一路北上,沿途習慣性購買報紙閱讀,不想被便衣特務跟蹤。為了不暴露身份,二人被迫秘密銷毀了一切證件,到達滿洲里后無法與黨的交通站聯系。周恩來就每天派鄧穎超去滿洲里火車站閑逛,終于等到了乘車而來的李立三,才與黨組織接上頭,并順利被護送出境。</p> <p class="ql-block"> 第八單元輸送樞紐。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滿洲里火車站成為蘇俄向中國輸送各種軍需物資的主要通道,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后勤基礎。新中國成立后也一度是前蘇聯援建大型工業(yè)項目重要物資轉運基地,為新中國的建設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國訪問蘇聯,就是從滿洲里出境的。1950年2月26日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歸國也是從滿洲里入境的,并在滿洲里火車站接見了當地相關負責人。</p> <p class="ql-block"> 第九單元:堅實基礎。</p> <p class="ql-block"> 從博物館出來,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滿洲里火車站。鐵路的暢通和商埠的開通帶動了沿線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滿洲里人口激增,一度曾有"萬國商都"的美譽,這座因鐵路而誕生的百年城市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正煥發(fā)勃勃生機。</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第一次訪蘇時,在滿洲里火車站作短暫停留,對當地負責人說:你們車站是中東鐵路的一個大門,是重要口岸,一定要管理好。天氣這么冷,設備條件差,任務又繁重,大家辛苦了,代表我向職工們問好!</p> <p class="ql-block"> 從車站慢慢回走,路邊一位老大哥正在賣烤紅薯和土豆,閑談中口音十分熟悉,一問竟是河南信陽人,算是我半個老鄉(xiāng)了。老大哥說他已來這里三十余年了,在這里安了家,孫子都有了,再也回不去了,俗話說: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老大哥格外熱情,非要送兩個烤紅薯和土豆給我們,我們又怎么會白接這個禮?硬塞給老大哥十元錢。</p> <p class="ql-block"> 作別老大哥,剝開熱乎乎的土豆,一縷馨香飄浮,咬上一口,感覺格外香甜。滿洲里,這座年輕而多彩的城市,正是中俄蒙多元文化的融合,正是我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zhàn),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里,共同奮斗,才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滿洲里,這座曾經是偏遠的游牧草原,因鐵路的修建而誕生的城市,從近代到現代,飽受洗禮,歷經滄桑,與民族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p><p class="ql-block"> 對歷史最好的記念是創(chuàng)造一段新的歷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滿洲里人民必將矢志不渝,砥礪前行,昂首闊步踏上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滿洲里,這座美麗的城市,多彩多姿,如夢如幻,童話般的草原之城。這次呼倫貝爾大草原之旅,我在這里逗留時間最長,我試圖用我的腳步來丈量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但怎么也不能把她的美麗描繪和丈量全面!明天我將離開您,盡管依依不舍!遺憾是不可避免,但這份遺憾才讓我如此眷戀!</p><p class="ql-block"> 滿洲里,我的愛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