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衢州文獻館館藏日本昭和三十三年(1958)夕刊三重新聞社初版,平成二年(1990)再版的松島博所著的《中國の記》一書。書中輯錄了一份松島博在1942年“浙贛戰(zhàn)役”中,于6月21日在戰(zhàn)場上獲取的一份《中國將校の日記》,并由當時的今井下士將其翻譯成日文。 </p><p class="ql-block"> 松島博,1913年生于日本三重縣松阪,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國史系。1940年被征召入伍,進入中國任第116師團第133聯(lián)隊第2大隊第7中隊少尉,曾駐于安徽銅陵、安慶,江蘇蘇州等地,1942年調(diào)師團司令部任中尉。 1943年服役期滿,返回日本。后因日本戰(zhàn)局惡化,又被重新征召入伍,警備于千島群島。后被蘇軍俘虜,拘押于西伯利亞戰(zhàn)俘營,三年后回到日本。歷任神宮廳特約顧問、神宮皇學館大學講師、松阪市教育長、三重圖書館館長、三重大學教授。</p> <p class="ql-block"> 《中國將校の日記》輯錄了自1942年3月15日至6月6日衢州淪陷前夕的情形,史料彌足珍貴。這名記日記的國軍軍官經(jīng)東陽抗戰(zhàn)史研究者蔣經(jīng)飛經(jīng)多方調(diào)查考證,確認這位戰(zhàn)地日記的作者就是時任86軍16師通信連上尉連長的浙江東陽籍軍官張昌棋。</p><p class="ql-block"> 蔣經(jīng)飛在研究過程中還相繼發(fā)現(xiàn)了《日記》另外兩個不同時期的版本。一是1942年11月上海汪偽政權(quán)出版的《曇花一現(xiàn)的抗戰(zhàn)》小冊子中,也刊載了“一個無線電通信排職員的日記”;二是1987年(日本昭和六十二年)2月21日,侵華日軍22師團步兵第84聯(lián)隊的會刊《步八四會志》第七期上,也載有“浙贛作戰(zhàn)中一名中國軍官的日記”,可見這部戰(zhàn)地日記在當時的傳播面和影響力。</p><p class="ql-block"> 1942年“浙贛戰(zhàn)役”爆發(fā)前夕,張昌棋于4月16日從江西上饒驅(qū)車趕赴衢州16師師部報到,并遞交履歷。日記中載:“無線電班人員過多,通信人員達二十多人。”</p><p class="ql-block"> 4月18日,轟炸日本東京的美軍杜立特機群計劃降落衢州機場,由于天氣惡劣與油料耗盡而未果。衢州機場因而成為東南戰(zhàn)場的一座焦點戰(zhàn)略城市,遭受了日軍的頻繁轟炸,直至于5月中旬發(fā)動了以摧毀衢州機場為主要目標的“浙贛戰(zhàn)役”。</p> <p class="ql-block"> 日記載: “5月21日,從一大早起,敵機四架分兩次襲擊衢縣縣城。震天動地的轟鳴聲,驚動鬼神。如此猛烈的轟炸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下午再來,撒播荒誕至極的傳單?!?lt;/p><p class="ql-block"> “5月22日,本軍奉委員長命令:死守衢州,與城堡共存亡。”</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 衢縣民眾奉命明天就完全疏散。市民攜帶著婦孺,連綿不斷,動彈不得。”</p><p class="ql-block"> “5月27日,雨。到城外五里地金村駐扎,16師各單位都在這附近。各部隊已進駐陣地待防。下午敵機來偵查陣地,城邊的戒嚴風聲鶴唳?!?lt;/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五點進入防空洞。雖然天氣不好,但敵機一刻也不離開,繼續(xù)偵察。下午,敵機十余架次低空轟炸,其勢不可擋。為此附近的工程和軍部附近將燃起熊熊烈火,飛機的威力確實很可怕。”</p><p class="ql-block"> “5月29日,起床后細雨連綿,陰沉沉的,氣候不正常。但是,我們預料到敵機一定會有活動,冒雨進入隱蔽所。自昨天起有遭受轟炸的危險,今天逃到樹下去了。幾架敵機在雨中不斷地偵察轟炸,轟鳴聲一時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下午,來了十多架飛機,低空轟炸附近的軍事工程,危險至極?!?lt;/p><p class="ql-block"> “5月30日,居民中的壯丁除了另外編成以外,其余的一切都疏散到衢州西四十里外......細雨夾雜著雷聲,拍打著大地,敵機也不能進行充分的活動。但前方的炮聲極其猛烈,城內(nèi)也遭到數(shù)處炮擊。城邊附近的民宅已被炸得正在燃燒。我們駐扎的西南面被染成一片深紅色,今晚炮聲大作?!?lt;/p><p class="ql-block"> “5月31日,雨天突然變冷......委任狀今天到達,開始正式成為16師的干部?!?lt;/p><p class="ql-block"> “6月2日,今天敵機非?;钴S。槍聲不絕于耳,今天敵機非?;钴S,終日轟鳴不絕。我以前線生活為任務(wù),毎天飯后到郊外躲避空襲,電臺也奉命從萬田村的敵區(qū)撤退?!?lt;/p><p class="ql-block"> “6月3日,槍炮聲隆隆。知道日軍今天應(yīng)該進行攻擊,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飯、躲到隱蔽處去了。不久,傷兵陸續(xù)從前線撤下來,子彈最先落在眼前,情況不妙。敵機不斷地轟擊陣地。因此,前線陣地很難固守。此時,敵人突然出現(xiàn)在了正面山腰上。同時,據(jù)說金家也會出現(xiàn)敵人。他們聽見此話,就立刻往東撤退,秩序十分混亂,沿途能扔掉的東西堆積如山。</p><p class="ql-block"> 我等渡過小溪,爬上姜山家附近的山坡。幸好一艘民船、恰巧地從上游流下來,我們立刻渡過了江,立即奉命赴46團工作。</p><p class="ql-block"> 46團駐扎在城門。今夜能進城門,必死無疑。命令只能遵守,深夜到達城門團部。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面臨死亡。不過是一種幸運,雖說是進城了,但究竟能否再次出城呢,一切聽天由命?!?lt;/p><p class="ql-block"> “6月4日,昨夜到達團部后,奉命在西門附近駐扎。上天賜下大雨,讓我們真正幸福吧。清早一聽,軍部都往城外撤退。城門只有46團1營,兵力單薄。因此我們也沒有時間不安,沉著地工作。請團長也不許派別的人去,只許遷移到東門團部。這時四周響起了槍聲,雨勢也更加猛烈。16師師部陸續(xù)向46團部撤退......敵正規(guī)軍今天必須入城,幸虧大雨,敵機也能發(fā)揮威力,槍炮聲不絕于耳。好容易熬過今天一天,明天怎么樣?也許明天是我們決定命運的日子?!?lt;/p><p class="ql-block"> “6月5日,晴天。由東門向府山掩蔽處轉(zhuǎn)移,這個防空洞在中山公園(即今府山公園)里,隱藏得相當巧妙。</p><p class="ql-block"> 昨夜軍長在外圍,16師和67師師長等堅守外圍線。隨著太陽的升起,敵人的炮擊也越來越厲害了。敵機又狂轟濫炸府山附近,炮彈能飛過城墻,危險至極。我們的電臺架設(shè)在隱蔽部,卻無法與其他人取得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 兩點鐘左右,軍長和師長也從外圍線入城來了,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敵人攻占了外圍防線,并靠近城墻,雙方的槍聲大作。</p><p class="ql-block"> 今晚敵人可能攻入城門,那樣的話大家就是刀下之鬼了。雖然昨天幸運地逃脫了,今晚這里難逃一死。生于東陽,今天在這片土地上結(jié)束生命。人生是虛無縹渺的。啊,我的妻子和父親怎么報答他們呢?”</p><p class="ql-block"> “6月6日,雨季已盡,又活了一天。昨天晚上在府山的洋房住一宿,一刻也睡不著,炮聲不絕于耳。凌晨起床的戰(zhàn)況愈演愈烈,一直持續(xù)到中午。聽說敵人幾百陣亡,一個接一個。但是,根據(jù)給團長的報告,剩余的彈藥已為數(shù)不多,等待死亡。下午,敵方炮彈落在隱蔽部正面。寫電報的時候,有時甚至會讓人膽戰(zhàn)心驚。</p><p class="ql-block"> 逃回城門的那天晚上,雖然可以預想到恐怕不會再有出城的機會了,預感果真能成為事實。由于連日暴雨,敵機無法活動。雖說今天過得很幸福,明天會怎么樣呢?雖說現(xiàn)在是人,但過了一會,說不定會成為黃泉之鬼。真是危在旦夕的時候 ,如果明天能再長久的話,或者還有一線希望。但是,今晚恐怕不會平安無事吧......嗚呼!日記到此結(jié)束。抱著堅定的信念,抗戰(zhàn)的革命軍官的手記才是值得永遠紀念的。</p><p class="ql-block"> 六月六日我寫下了這封信。這六天半夜里,山內(nèi)兵團(按,即日軍第15師團長山內(nèi)正文)的精銳們冒雨攀登城墻,終于沖進了城內(nèi)......妻子知道這個嗎?不知道那悲傷會變成什么樣子。爸爸知道這個不知道那嘆息會變成什么樣子?</p><p class="ql-block"> 一名畢業(yè)于軍官學校的青年軍官,與其活在世上遭受俘虜?shù)男呷?,不如期待干凈利落地選擇死亡之路,戰(zhàn)爭是悲慘的!”</p><p class="ql-block"> 張昌棋的這份戰(zhàn)地日記,在相當程度上真實地記錄了衢州保衛(wèi)戰(zhàn)中的那段悲壯歷史,也充分展示了一位中國軍人在山河破碎時,那種不屈不撓、慷慨赴死的家國情懷!</p><p class="ql-block"> (秋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