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月6日:趕往圖爾庫</b> 12:18B我們在南碼頭停車場登上大巴車去接早已在喜來軒飯店等候的自由活動驢友。 12:27B我們到達喜來軒飯店,超過約定的用餐時間27分鐘,只能等后續(xù)團隊都吃完才能輪到我們,于是我們接上上午自由活動的驢友們去一個典型的赫爾辛基社區(qū)參觀,這是個旅游團隊很少涉足的地方。 在赫爾辛基市西區(qū)的Seurasaarenselka海灣邊上有幾個立著大煙囪的建筑,不知道的人一定會以為是工廠。 其實這不是工廠而是巨型體育中心,Salmisaaren Liikuntakeskus。這里除常規(guī)體育項目外還有室內攀巖,沙灘排球,30米高的攀登練習塔是芬蘭之最。 過了勞德薩利(Lauttasaari)島以后可以看到一大片美麗的辦公區(qū),這里集中了芬蘭很多大企業(yè),其中有諾基亞,通力電梯,富騰能源,等等......<br> 肖導的講解更加清楚,請看我們在車上拍的實況錄像。 從地圖上看,這個社區(qū)以高速公路為界分南北兩個小區(qū)。南面叫“Westend”即所謂的中產階級小區(qū),北面叫“Tapiola”即所謂的普通居民小區(qū)。 赫爾辛基的“硅谷”就在旁邊。 下車第一件事:舉起相機。 波羅的海波光蕩漾,岸邊長著蘆葦,有人在海邊遛狗。 從地圖上看這里應該是海,但是他們也叫湖,反正都是淡水,感覺差不多。 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是什么感覺? 靠水的幾家都有自己的私人游艇碼頭。更多的小船都集中堆放在岸邊一個突出的部位。 小區(qū)道路也有斑馬線。 我們下來參觀拍照,大巴車在路邊隨行伺候。 有人劃船出去玩,好像是爺孫倆。 沙土路面的林間步行道專供居民跑步散步。 不在水邊住的居民就把船放在這里,他們開車過來,下車后把自己的船推下水就開出去玩?,F在停車場上有不少車,說明這些人開出去都沒回來呢。<br> 由于這里的房子是買了地自己蓋,所以每家都不一樣。 各有特色,都很漂亮。 這家車不少,車庫好大。 別墅之間的小路。 從別墅區(qū)出來我們直接來到Tapiola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參觀。Tapiola社區(qū)是政府專門為工薪階層建立的住宅小區(qū),很多宣傳芬蘭生活的宣傳畫就是在這里拍的。 活動中心室外有2個游泳池。 方形泳池是深水池,設有跳臺。而在我們杭州,全市找不到一個帶跳臺的深池子對外開放。 這樣做雖然安全了一點,但卻剝奪了人們享受水上運動的樂趣,很值得反思。 圓池子是兒童娛樂池,池水雖淺但卻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無窮樂趣。 中心的大樓內打掃得干干凈凈,廁所等服務設施都可以免費使用。 每層上來都有這樣一個大廳,可以布置成不同功能。 有一層樓有音樂廳,大廳里設有酒吧臺和桌椅,居民可以在這里聽音樂,聊天和暢飲。 現在的時間是13:20B,離我們重新約定的用餐時間還有40分鐘。他們的時間觀念很強,過了點就不給吃飯,這在國內不可想像。 這些拖著光導纖維的大燈到了晚上一定好看。 中心還有餐廳,一些居民正在用餐。整個文化中心的文體設施和項目基本都是免費的,飲食服務也是平價,所以大家才會來。 我們回程走北線,Tapiolantie-Tekniikantie-Miestentie-Karhusaarentie,經Lehtisaari和Kuusisaari兩個島回到赫爾辛基市區(qū),以便游覽更多赫爾辛基美麗的景區(qū)。途中經過很多高科技公司,如Nab Lab化學實驗室等,在Miestentie-Karhusaarentie路口我們遇到一群暑假出來郊游的學生。 路標非常清楚,邊上還有地圖,藍色標志表示行人和自行車所走的道路。這個騎車人也沒戴頭盔。 位于萊賀蒂島(Lehtisaari)上的Hiidenkiukaanpuisto公園。 Pikku Kuusisaari島位于Laajalahti 湖與Seurasaarenselka海灣之間。 這所紅頂房子很特殊,是烏爾霍·卡勒瓦·吉科寧(Urho Kaleva Kekkonen)總統的官邸,Tamminiemi Villa。吉科寧總統在芬蘭可是個人物,他愛好體育,是20年代初一位杰出的運動健將,曾獲1924年全國比賽3項冠軍,其中跳高成績達1.85米。1956年巴錫基維去世后,吉科寧于2月15日繼任總統。任內主張成立包括芬蘭共產黨在內的中左聯合政府,對外奉行對蘇睦鄰友好、不卷入大國利害沖突、同一切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的積極和平中立政策。并放眼北歐經濟體,使國家逐步走向富裕。因此得以在1962、1968和1978年3次蟬聯總統。1980年獲列寧和平獎和季米特洛夫和平獎。曾獲得芬蘭帶鏈大十字勛章和體育金質十字獎章。另獲得過莫斯科大學、德里大學等學府的榮譽博士學位。曾多次訪問中國。1981年9月,吉科寧因病辭去所有職務。1986年8月31日在赫爾辛基去世。他被認為是芬蘭近代歷史上一位最重要的政治家。芬蘭獨立后,沒有人比他更深深影響芬蘭的政治。他前后擔任總統25年,最大的貢獻是讓芬蘭成為東西方的橋梁。1975年在赫爾辛基召開的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被認為是他外交成就的顛峰之作。著作有《民主的自衛(wèi)》、《芬蘭人民團結之路》和《人民為生活而戰(zhàn)斗》等。 現在這里是吉科寧博物館。<br>“猜猜前面那間黑色的矮房子是什么?”,全車沒人能答得出來。最后肖導解釋說那是桑拿房。桑拿(sauna)一詞來自芬蘭語,也是芬蘭一種古老的沐浴習慣,很多鄉(xiāng)間別墅都帶桑拿房。 這個地區(qū)叫“Saunalahti”,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跟桑拿有關。 河灣,港叉到處可以看見游艇碼頭,可見芬蘭人對于游艇的鐘愛和普及程度。在芬蘭,這類體育運動設施屬于公共事業(yè)的一部分,基本都是免費或者象征性收費。 波羅的海周邊環(huán)境也適合游艇這類水上運動,風平浪靜,水流平緩,除冬天結冰不能玩,有大半年時間可以玩。到了冬天各家都把自己的游艇拖回家了。 14:00B我們再次趕到喜來軒飯店用餐。 喜來軒飯店門口有個幫助殘疾人上下臺階的裝置,過去沒見過。 喜來軒就在Stockmann大百貨商店對面,是赫爾辛基鬧市區(qū)最大的一家中餐館。 午餐以后,14:45B我們乘車趕往圖爾庫(Turku),全程167公里,用時1小時54分鐘,平均時速87公里。沿途我們看到很多湖泊,工廠,看到大片的草場,但是沒有看到農田。肖導說芬蘭沒有農業(yè),因為芬蘭的土壤重金屬超標,種出來的糧食不能吃。 16:40B我們到達圖爾庫大教堂(Turun Tuomiokirkko)下車參觀,圖爾庫大教堂是芬蘭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蘭最有名的中世紀大教堂。教堂始建于1229年,曾多次擴建,到14世紀末達到了目前的規(guī)模。 圖爾庫大教堂位于奧拉河(Aura)畔。 河岸草地上有很多人曬太陽。 圖爾庫大教堂(Turun Tuomiokirkko)長89米,寬38米,塔樓高101.9米,可以容納900人。每天中午12點整,這座教堂的鐘聲就會通過廣播電臺(Channel Yle Radio 1)響遍芬蘭全境。教堂周圍的路上有很多人騎自行車。 原來周圍這些黃色的樓房是圖爾庫大學(Abo Akademi)校區(qū)。 學生們騎自行車往來于教室和宿舍之間。 圖爾庫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步洛赫伯爵(Count Per Brahe,1602.2.18-1680.9.2)銅像。他曾在1637年-1640年和1648年-1654年兩度擔任芬蘭總督,并于1640年創(chuàng)立圖爾庫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 of Turku,即今天的圖爾庫大學)。芬蘭語中的“伯爵時代”(Kreivin aikaan,好時光的意思)就是指這個時期。銅像基座上銘刻著伯爵的名言:“我對這塊土地很滿意,這塊土地對我也很滿意”。 正門不開,我們從教堂側門進入參觀,門口有個銅像。這個人是16世紀初葉圖爾庫的主教米卡爾·阿格雷考拉(Mikael Agricola),他翻譯的新約全書是芬蘭語言的文字基礎。大概就相當于我們中國的倉頡造字一樣。 正當我們要進入教堂參觀的時候看到一群帶海員帽的老人也來教堂聚會。 教堂內部很大,一排排座椅能坐不少人,最后一排椅子背上有免費的圣經可以拿。 教堂正門上方掛了一架巨大的管風琴,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管風琴。 現在的教堂是在1827年一場大火之后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重新修復的。描寫耶穌降生的祭壇畫是瑞典藝術家Fredrik Westin 1836年的作品。祭壇畫背后的高大屏風和過道上的布道臺都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由德國建筑師Carl Ludvig Engel設計的。 圣壇周圍墻壁和穹頂上描寫耶穌生活的浪漫繪畫出自宮廷畫家Robert Wilhelm Ekman之手。 祭壇左右各有幾個側室。左邊這個側室放著瑞典國王埃里克十四世(Erik XIV)的皇后卡琳·蒙斯多塔(Karin Mnsdotter,1550–1612)的靈柩。 棺槨上的皇冠代表其身份。 埃里克十四與卡琳的結合是瑞典皇家歷史上第一次貴族與平民聯姻??赵瓉硎前@锟耸牡那閶D,幾個月后于1565年被冊封為皇后。 側室原來是供奉各路神仙的祭壇,后來被改為墓穴,到十六世紀末連教堂的地板下面也都成了墓穴。這里埋葬了很多芬蘭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其中有圖爾庫教堂第一位大主教Paulus Juusten,瑞典公主Sigrid,蘇格蘭雇傭軍領袖Samuel Cockburn,瑞典元帥與政治家Ake Henriksson Tott,等等。 這座教堂中有3架管風琴,其中主要的這架81-管管風琴是芬蘭埃斯波市Veikko Virtanen Oy公司1980年制造的,為機械鍵盤式。 這是一架比較小的管風琴。 教堂南走廊是個博物館,這里的展品會把你帶回到14世紀。 館藏中的古老十字架。 館藏中的圣船模型。 博物館門口是米卡爾·阿格雷考拉(Mikael Agricola)的半身像,可見他對芬蘭文化的突出貢獻。 參觀完圖爾庫大教堂,我們乘大巴車到圖爾庫茉莉中餐館吃晚飯,時間是17:22B。 餐廳很干凈,雖然是中餐廳但是桌椅布置跟西餐廳差不多,也是長方形桌子,沒有轉盤,主要還是為當地人服務。 17:53B我們吃完晚餐出來,太陽還很高,大街上沒什么人。茉莉飯店地處市中心,按理說應該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人呢? 在趕往圖爾庫城堡和碼頭的路上途徑鬧市區(qū),街上也看不到有多少人。 圖庫爾城堡 (Turun Linna /Abo slott)位于奧拉河入??凇_@座軍事防御城堡始建于1280年,舊城堡部分使用了280年。文藝復興式的新城堡部分則是在1574-1588年建修建的,其中包括國王和王后大廳。當時芬蘭屬于瑞典領地,瑞典國王來芬蘭都住這里,有14位瑞典國王以此為行宮。二戰(zhàn)中城堡遭到破壞,戰(zhàn)后修復,新城堡部分改成圖爾庫文化歷史博物館。城堡中展出有18-20世紀的古錢幣和徽章。 城堡18:00B關門,我們到達這里的時間是18:07B,因此只能在外面看看。 城堡周圍是一大片草地,綠樹成蔭,是個不錯的公園。 城堡旁邊就是火車站和游輪碼頭,非常方便。 18:30B我們準時進入游輪碼頭的大樓。肖導去辦理好票務后就在這里跟大家告別,在臨走的時候特別囑咐大家今晚開船以后和明早到達斯德哥爾摩灣的時候到甲板上欣賞波羅的海風光。她說明天在船上的早餐要早點去搶最前面靠觀景窗的位置,邊吃早餐邊觀賞斯德哥爾摩灣,景色非常漂亮,最窄的地方只有2條馬路那么寬。 檢票以后上二樓候船大廳,開始的時候沒什么人,整個大廳空空蕩蕩。靠海的一面設有吧臺。 我們占據兩排座椅耐心等候,雖然邊上有圖書供大家消磨時間但大家都看不懂。 19:00B整我們乘坐的波羅的海公主號游輪靠上了碼頭。19:00B整我們乘坐的波羅的海公主號(Baltic Princess)游輪靠上了碼頭。波羅的海公主號屬于塔林集團詩麗雅游輪公司,專跑圖爾庫-斯德哥爾摩航線,2008年由赫爾辛基新船廠(Helsinki New Shipyard )建造,長212.10米,寬29米,排水量48300噸,12層甲板,航速24.5節(jié),載客2800人,載車420輛。 船一靠上來大廳里的人就多了起來,登船口都排上了長隊。 20:00B開始登船,這次登船很方便,大家拉著行李順著登船橋走就行了。進入登船橋時有2個穿紅馬甲的人給拍照,然后給你一張領照片的優(yōu)惠券,上船以后可以去看,如果滿意花點錢拿走,不想要就算了。 登船橋挺復雜,中間有樓梯,兩邊有電扶梯。 登船橋寬敞,明亮,走起來很爽,比圣彼得堡的碼頭設施好多了。 船艙門口有人扮成一個大寵物迎接乘客。 船很大,上來以后大家先要找到去自己船艙的通道入口。 各艙門都是打開的,靠船舷的A等艙有圓形舷窗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突然看到另一邊通道門口有個人牽著一條大白狗。 后面又跟了一個牽著黃狗的。我們這里的狗白天都不準上街,人家的狗還能和主人一起乘船,看來世界上各國給寵物的待遇也大不相同。 我們住的B等艙設計很巧妙,看似舷窗實際是鏡子,給人以視覺寬廣的感受。 長長的走廊,兩邊都是客艙。 每層客艙甲板都有左右兩條這樣的通道,這條船之大可想而知。 聽從肖導的建議,放下行李先跑到頂層甲板上去看風景。 一艘游艇剛從海上開回來。 站在頂層甲板可以拍攝圖爾庫市容,詩麗雅游輪公司的碼頭上有Silja Line幾個醒目大字。 旁邊是維京游輪公司(Viking Line)的碼頭,正在??康腣iking Grace號也跑圖爾庫-斯德哥爾摩航線,是一條2013年交付使用的新船,由芬蘭圖爾庫的 STX Europe船廠建造,長118米,寬31.8米,排水量57000噸,時速22節(jié),12層甲板,載客2800人,載車通道長1000米。 波羅的海公主號的頂層甲板是通的,可以自由走動拍照。 20:27B登船橋與船體脫開,準備啟航了。 與船體對接的登船橋有2個,一前一后,有軌道可以沿長廊移動。 20:30B游輪緩緩開始移動。 旁邊還停了一條海風號(Sea Wind)游輪,這條游輪也屬于塔林集團(Tallink),跑圖爾庫-斯德哥爾摩航線,掛瑞典旗,排水量15587噸,1972年開始建造,1989年交付使用。 頂上兩層都有露天甲板,還有少量座椅,供乘客欣賞風景。 遇到一條回港的游艇,橡皮艇吊在船尾,這種方法很特別。 回頭看看圖爾庫,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 游輪駛離圖爾庫港。 美麗的圖爾庫漸漸遠去。 出港的航線在小島之間穿行,很多綠樹覆蓋的小島上都有別墅。 小島上的游艇碼頭。 夕陽照耀之下人們在海里玩游艇。 這個島上好像是牧場或者草場。 航道兩側的小島上能看到很多美麗的小別墅。 這家人晚飯后在海上兜風。 這個港灣是一個桅桿林立的游艇碼頭。 航道兩側都是這樣的景色。 遠處一個熱氣球騰空而起。 波羅的海公主號游輪沿著島嶼間的航道緩緩駛入波羅的海。 中間一個小孤島上有房子和碼頭,還??苛艘粭l船。 走出港灣航道,水域逐漸寬闊起來。 隨著波羅的海公主號游輪加速,大煙囪冒出的黑煙越來越多。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我們走下頂層甲板回艙休息。 有一層甲板專門是名品街,有時裝,化妝品,兒童游樂場,酒吧,飯店,這間是名煙店。 酒吧里面有演出的舞臺。 昏暗的燈光下還真有演出。我們中國人晚上喜歡燈火通明,人家西方人晚上喜歡暗。<br>明天清晨我們又要到達一個新的國度,瑞典。記住肖導的話:“晚上早點休息,明天早起觀看斯德哥爾摩灣的絢麗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