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自駕前往運城市的稷山縣、萬榮縣,游覽了稷山縣的大佛寺、萬榮縣的飛云樓、李家大院、后土祠,從后土祠走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經(jīng)河津市返程,歷時11個多小時、近3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河東大地?是中國古代對今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地區(qū)的稱謂,因位于黃河以東而得名,現(xiàn)為運城市的古稱,涵蓋永濟、夏縣、聞喜等縣市,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河東地區(qū)位于黃河東岸的秦晉大峽谷段,北起乾坤灣、壺口瀑布,南至禹門口(古龍門)及鸛雀樓以東,核心區(qū)域為今山西省運城市。??</p><p class="ql-block">?秦代設河東郡,治所初在安邑(今夏縣西北),后遷至蒲坂(今永濟東南),轄20余縣,包括安邑、聞喜、猗氏等。??</p><p class="ql-block">隋唐時期改為蒲州及河中府,明代后逐漸以“運城”取代“河東”稱謂,因鹽業(yè)管理得名“鹽運之城”。??</p><p class="ql-block">文明發(fā)祥地?:上古堯、舜、禹均建都于此,黃帝、蚩尤等傳說人物活動于此,被譽為“華夏之根”。??</p><p class="ql-block">?安邑鹽池自秦漢即為全國重要產(chǎn)鹽區(qū),平陽、皮氏等地以冶鐵聞名,形成以鹽鐵為核心的古代經(jīng)濟結構。??</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今運城市下轄的永濟、夏縣、聞喜、鹽湖等縣區(qū)均屬古河東范疇,代表性遺址包括解州關帝廟、永樂宮、鸛雀樓等。??</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到達位于稷山縣城郊的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稷山縣大佛寺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東北高崖之上,始建于金代皇統(tǒng)二年(1142年),原名清涼院,因寺內(nèi)依崖雕塑的巨型土佛得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稷山大佛寺始建于金代皇統(tǒng)二年(1142年),原名清涼院,元、明、清各代多次重修或擴建。咸豐九年(1859年)重建正殿二層結構。1996年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布局?:寺院占地1.5萬平方米,中軸線建有山門、天王殿、大殿及兩側鐘鼓樓、碑廊等。正殿為金代單昂五鋪作斗拱結構,十殿閻君洞內(nèi)塑元代泥塑地藏菩薩及十殿閻君像,藝術價值極高。??</p><p class="ql-block">?文化融合?:寺院融合金代建筑技藝與元代泥塑藝術,現(xiàn)存清同治《稷山縣志》及元、清、民國碑碣8件,記錄歷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雕大佛?:寺內(nèi)釋迦牟尼坐佛高20米,寬6.8米,依土崖雕鑿而成,為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土雕佛像之一,工藝獨特且保存完好,歷經(jīng)元代以來18次地震仍屹立不倒。??</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游覽的是位于萬榮縣城里面的東岳廟</p> <p class="ql-block">?萬榮縣東岳廟?是位于山西省萬榮縣城內(nèi)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代,以飛云樓為核心建筑,被譽為“中華第一木樓”,展現(xiàn)了元至清時期的建筑藝術精華。</p><p class="ql-block">萬榮東岳廟(亦稱岱廟、泰山廟)始建年代不詳,但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已有記載?,F(xiàn)存建筑主體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清時期多次修繕,融合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東岳廟正殿后面種植的葫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來到了位于萬榮<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2, 242, 236); font-size:18px; color:rgb(58, 58, 58);">縣的閆景村</span></p><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景區(qū)距運城市區(qū)38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有院落20組,房屋280間,現(xiàn)存院落11組,房屋146間。</p> <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里面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沿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來到了著名的萬榮后土廟,這里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祭祀女媧的神廟。</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的母親河汾河在這里匯入黃河</p> <p class="ql-block">黃河對面就是陜西省韓城市司馬遷祠</p> <p class="ql-block">遠眺秋風樓</p> <p class="ql-block">“河汾同輝”這里的“河”就是黃河,“汾”是汾河。</p> <p class="ql-block">這個過街戲臺也是民間組織的戲臺</p> <p class="ql-block">佛家戲臺</p> <p class="ql-block">道家的戲臺</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里可以看到三個戲臺</p> <p class="ql-block">張儀古道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后土祠景區(qū)內(nèi),是戰(zhàn)國時期張儀入秦拜相的必經(jīng)之路,原名汾陰道。古道穿越峨嵋?guī)X,經(jīng)過秋風樓,蜿蜒至汾陰渡,曾是古代車馬官道和鹽道,見證了張儀入秦、漢武帝祭地等歷史事件。 ?</p><p class="ql-block">張儀古道與后土祠密切相關,其名稱源于張儀曾在此行走。該古道與秋風樓、汾陰渡共同構成重要歷史景觀,見證了戰(zhàn)國至漢代的交通與文化變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