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烽火宛平城掠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25年7月8日,位于宛平城內(nèi)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恢復(fù)對公眾開放的第二天,我和妻子就來此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而獻身的英烈、國際友人,以及被日本侵略者殘害的無辜百姓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難忘烽火宛平城</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37年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也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端,而古老的宛平城則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如今,盧溝橋下永定河水靜靜流淌,盧溝橋東宛平城高高矗立,從東到西640米巍峨的南城墻上,大大小小的彈痕依舊清晰可見,訴說著1937年發(fā)生在這里的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在中國,很少能有哪座古城能像宛平城一樣能讓億萬同胞刻骨銘心,那古城墻上的累累彈痕時刻警示今天的人們,一定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銘記歷史主題展</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25年7月7日,北京市宛平城內(nèi)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歷經(jīng)8個多月的閉館改造,人們期盼已久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正式拉開了帷幕。新推出的“主題展覽”共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奮起抵抗,中國人民打響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第一槍”,第二部分“全民族抗戰(zhàn),開辟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東方主戰(zhàn)場”,第三部分“砥柱中流,中國共產(chǎn)黨堅定不移站在抗戰(zhàn)最前線”,第四部分“戰(zhàn)略支撐,中國艱苦抗戰(zhàn)打破法西斯稱霸世界的圖謀”,第五部分“罄竹難書,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抗戰(zhàn)的支持”,第七部分“偉大勝利,中華民族走向復(fù)興的歷史轉(zhuǎn)折點”,第八部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攜手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人們看到,象征中華民族團結(jié)抗戰(zhàn)的大型浮雕《銅墻鐵壁》與頂部全新設(shè)計的星光屏里交相輝映——在強寇入侵、山河破碎的危急關(guān)頭,四萬萬同胞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我們新的長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人們看到,七七事變中犧牲的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證明書》、趙一曼烈士從被捕到英勇就義的詳細檔案……不少珍貴文物首次展出;雪景、白樺、彈坑……東北抗聯(lián)艱苦斗爭、臺兒莊戰(zhàn)役、地道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等經(jīng)典戰(zhàn)役被進行了場景化復(fù)原和情景化展示;浮雕《一二九運動》、雕塑《我要去延安》、大型組雕《根據(jù)地軍民》等極具感染力的藝術(shù)作品,在提升展覽藝術(shù)氛圍的同時,將觀眾的思緒一下子帶入戰(zhàn)火紛飛的那段崢嶸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人們看到,展廳中由5098張抗戰(zhàn)老照片組成的照片矩陣令人震撼不已。這是四億五千萬中國人民從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共計5098天、14年浴血抗戰(zhàn)歷程的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動人心魄雕塑園</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0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完美的布局,成為了緬懷抗戰(zhàn)英烈、傳承抗戰(zhàn)精神的重要場所。園內(nèi)的主題紀念碑,以巨石壓碎侵略者武器殘骸的形象構(gòu)思,象征著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和抗戰(zhàn)勝利的偉大意義,其巍峨壯觀、莊嚴肅穆的姿態(tài),令人深受震撼。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 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歷史過程,分為“日寇侵凌”、“奮起救亡”、“抗日烽火”、“正義必勝”四個部分,擺放了38尊直徑2米,高4.3米的柱形雕塑,青銅鑄造,均重6噸。雕塑群以國歌為主題,以傳統(tǒng)碑林形式布陣,借鑒傳統(tǒng)雕塑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抗戰(zhàn)的勝利,是河山光復(fù),也是民族的洗禮,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而奮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盧溝曉月緬英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937 年 7 月 7 日,盧溝橋的冷月依舊映照著斑駁的石獅,侵略者的槍聲卻劃破了北平郊外的寧靜。當侵略者的鐵蹄踏碎盧溝石橋的晨曦,中華民族迎來了近代史上生死攸關(guān)的轉(zhuǎn)折點 ——盧溝橋事變,這不僅是全面抗戰(zhàn)的起點,更是一個古老民族在危難中覺醒、在絕境中奮起的精神豐碑。今日之中國,雖早已告別了積貧積弱的過去,但盧溝橋事變留下的精神火種,從未因時代變遷而熄滅。當盧溝曉月再次灑滿山河,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座石橋承載的是一個民族永不低頭的尊嚴與信仰。從盧溝橋出發(fā),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將永遠是我們跨越風雨、走向輝煌的力量源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