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來到洛陽古墓博物館,漢白玉石門闕的兩側(cè)分別懸有兩塊牌匾,一塊上書“洛陽古墓博物館”,另一塊上書“河南古代壁畫博物館”。因壁畫館設(shè)立的時間早于古墓館,所以,壁畫是博物館的一大看點。</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為壁畫展取了一個相對雅致的名字,叫做“地府千秋”,即“人間的繁花似錦,化作地府的千秋壁畫”之意。</p><p class="ql-block">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脊虐l(fā)掘的歷朝歷代壁畫墓葬近百座。</p> <p class="ql-block"> 壁畫墓葬最早出現(xiàn)于西漢早期,真正開始流行則是在東漢。這一時期的壁畫主要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人物傳說等內(nèi)容居多。</p><p class="ql-block"> 目前,全國發(fā)現(xiàn)的漢代壁畫墓有80多座,其中河南有25座,僅洛陽就有19座。這是西漢墓出土的天界圖和祥云圖壁畫,雕刻形象、線條流暢,經(jīng)過兩千多年歲月洗禮,仍然色彩鮮艷,實屬難得。</p> <p class="ql-block"> 出土于偃師杏園村的東漢墓壁畫,共兩幅,一幅為車騎出行圖,長12米,畫面中共有9乘車,80多個人,50多匹馬;另一幅為庖廚圖。</p> <p class="ql-block"> 出土于北魏元懌墓的儀衛(wèi)武士壁畫,墓主為孝文帝第四子,王元懌,年代為525年。</p> <p class="ql-block"> 色彩鮮艷的天界圖</p> <p class="ql-block"> 四神,即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四神被認(rèn)為具有“鎮(zhèn)四方、避不詳”的神性,出現(xiàn)在墓中,是為了鎮(zhèn)守四方,驅(qū)兇辟邪。</p> <p class="ql-block"> 新莽墓壁畫,內(nèi)容有西王母、鳳鳥、伏羲女媧等。</p> <p class="ql-block"> 宴飲圖</p> <p class="ql-block"> 隋唐兩朝,經(jīng)濟(jì)繁榮、文化發(fā)達(dá),東西方交流活動頻繁,墓葬壁畫發(fā)展到了頂峰。</p><p class="ql-block"> 一幅胡人牽駝壁畫,無論形象、著裝,胡人特征非常明顯,手牽駱駝,大步行走,駱駝高大雄健、動感十足。畫面生動形象、色彩鮮艷,繪畫水平高超,是一幅十分難得的精品壁畫,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 西漢“卜千秋”壁畫墓發(fā)現(xiàn)于洛陽邙山南麓燒溝村之西,年代約為西漢中期稍晚,因墓內(nèi)出土銅印一方,陰刻篆書“卜千秋印”四字,故知墓主人是卜千秋?!安非锓驄D升仙圖”壁畫長4.15米,寬0.32米,全用朱砂紅等礦物顏料精細(xì)著筆,勾勒在20塊空心磚上,“講述”了西漢一對夫婦死后升仙的“故事”。是中國壁畫精品,被學(xué)術(shù)界和文物考古界譽為“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 唐安國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墓壁畫,壁畫內(nèi)容包括皇家儀仗出行以及貴族生活等方面。繪畫水平高超,代表唐代壁畫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 唐安國相王,其實就是后來的唐睿宗李旦。而他的兒子則是唐玄宗李隆基。</p> <p class="ql-block">一些侏儒侍者壁畫圖</p> <p class="ql-block"> 閣樓壁畫</p> <p class="ql-block"> 武士壁畫</p> <p class="ql-block"> 女主人宴飲圖壁畫</p> <p class="ql-block"> 門吏壁畫。《地府千秋——河南古墓壁畫大觀》,共展出河南地區(qū)從兩漢到民國18組65幅185平方米的古代壁畫,件件皆精品,其中更不乏國寶級精品。</p> <p class="ql-block"> 來到古墓博物館,當(dāng)然要參觀古墓。博物館的《河洛遺?!尻柕湫湍乖彡惲小钒磿r代順序分為青陽古冢、荊棘銅駝、煙云邙嶺和古墓丹青四個篇章。搬遷復(fù)原上自西漢下迄宋金時期共九個朝代的25座典型墓葬,內(nèi)容囊括墓室建筑、磚雕藝術(shù)、墓室壁畫、出土文物等。</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著名的“婦人啟門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婦人啟門圖”是宋、金、元時期墓葬藝術(shù)中獨特圖像,多見于河南、山西等地。女子半掩門扉的形象象征仙界接引、家居生活或女性角色,對后世文學(xué)藝術(shù)影響深遠(yuǎn)。</p><p class="ql-block"> 時間關(guān)系,25座墳?zāi)?,我們不可能一一參觀,只挑選了幾座去參觀。由于“你懂得的”原因,我們一張照片也沒拍。</p> <p class="ql-block"> 走出位于地下的墳?zāi)梗瑥年幍疥?,無論墓葬多么豪華,不過是一種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 北魏景陵展區(qū)位于博物館園區(qū)西部,占地約70畝,建筑面積600平方米,主要分為拜殿和景陵地宮。北魏景陵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陵墓,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由封土(呈圓形,夯土堆直徑110米,現(xiàn)高24米)、神道石刻和地宮組成,地宮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構(gòu)成,全長54.8米,甬道、墓室以特制青磚砌筑而成。展區(qū)的主要展覽為《洛陽北魏帝王陵》,位于拜殿中。</p><p class="ql-block"> 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生前是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死后到了陰間,至少也要保持著生前的狀態(tài),如果可能,甚至還要有所超越。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座座豪華的墓葬,將生前所能享受到的生活全面、極致地從此岸帶到了彼岸。</p><p class="ql-block"> 沒有哪個人會活著離開這個世界,死,是每一個人的最終歸宿。如何看待死,在這座博物館,了解到了古往今來人們的智慧、達(dá)觀、祈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