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這里是終點。這里是起點。__作者:下關(guān)風

下關(guān)風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終點。這里是起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__域外隨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下關(guān)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土耳其的地中海城市安塔利亞直飛伊斯坦布爾,由南到北,幾乎跨越了它的整個國土,航程不算短,但是感覺很快,飛機上漂亮的空姐笑容可掬斟上的一杯紅茶,好象還沒有喝出味道,就抵達了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薩比哈.格克琴機場到入住的地方,行程卻很慢,短短的二十多公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車流中行如螞蟻,十分磨煉性子,百般考驗賴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陌生的城市,往往在你對它剛剛產(chǎn)生了一點感覺,興趣就要“盎然”的時候,猝不及防的就給你一個“下馬威”,令盎然的心情打了好些折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且這個下馬威,時常體現(xiàn)在道路交通上。城市的擁堵,仿佛是一個永遠的現(xiàn)實話題,普通且普遍,經(jīng)久而不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在我們在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對它的交通狀況已有切身的體會(一次晚餐,從駐地到飯館不過二千來米,汽車蠕動了一個多小時尚不能到達,堪比北京,曼谷,東京),因此初識伊斯坦布爾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雖行得“沮喪”且無奈,卻也能“坦然”,一“笑”處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城市分為三個區(qū),位于歐洲的舊城區(qū),位于亞洲的于斯屈達爾區(qū),以及貝伊奧盧商業(yè)區(qū)。它風光秀麗,古跡眾多,四通八達,商業(yè)繁盛,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到伊斯坦布爾,很快意識到的一個困惑,就是方向感極其混亂,忽而立足于東方,忽而又置身于西方,來來去去,往往返返,把人搞得稀里糊涂,時常岀現(xiàn)地理認知上的判斷差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在我們很快清醒,以入住的方位為座標,在住地一側(cè),是亞洲大陸,過橋去了對岸,便是歐洲大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在后來的幾天里,我們時常往來穿梭于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盤桓在高樓大廈,闊街窄巷,山上坡下的時候,仍然經(jīng)常辨不清方位,但是起碼認得在腳底下,踩著的是哪一塊大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下榻的”警察之家“,座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一座大橋傍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座大橋,就是著名的“穆罕默德二世大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穆罕默德二世(Fatih Sultan Mehmet),史稱征服者穆罕默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第七代君主,21歲時統(tǒng)領(lǐng)大軍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占庭帝國。及后他更是西侵巴爾干半島腹地,東抗白羊王朝,為之后的奧斯曼帝國百年霸業(yè)奠下了穩(wěn)固的基石,是歷史上最以尚武好戰(zhàn)著稱的蘇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橋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亞歐兩個大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峽是勾通黑海與馬爾馬拉海的重要水道,也是歐亞大陸的地理分界線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名字,但是這條海峽,一直叫做博斯普魯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它來自古希臘神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斯普魯斯,希臘語“Β?σπορο?”,意為“牛津渡”,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著名傳說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愛上了凡人少女伊娥,為了躲避妻子赫拉的嫉妒和加害,他將伊娥變成一頭白色的母牛,掩人耳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拉得知后醋性大發(fā),派百眼巨人囚禁了伊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宙斯命赫爾墨斯殺死巨人,救出伊娥,指其生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拉更是怒火沖天,放出牛虻叮咬伊娥,迫使她四處逃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娥逃到海峽邊,縱身一跳,奮力游向?qū)Π丁?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片海峽因此被稱為“牛津渡”(Bosporos),“牛的渡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娥逃到埃及,終于恢復了人形,成為女神伊西斯(Isis)。</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為3.6公里,最窄處只有708米。它是分隔歐亞兩個大陸的水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進出外海的關(guān)口,地理位置尤具戰(zhàn)略意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峽兩端的亞歐由幾座大橋連接,穆罕默德二世大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奠基于1986年,1988年3月7日建成,是當時世界第5長懸索橋,現(xiàn)在排名第19。</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警察之家臨街,不甚寬闊但終日車水馬龍。路那邊便是海峽,傍水建有廊道,海峽多長,道有多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住的那一間,臨街也鄰橋,放眼望出去,宏偉的大橋仿佛就在眼面前,給人以一種推窗扶欄,“果然一大觀”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朝晚晚聆聽岸邊的濤聲,清晨披東方霞光,傍晚看西方日落,別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從歷史,文化和宗教等等各種角度,哪怕僅僅只是初略的審視一下它,也會有很多浮想聯(lián)想,以及很多思緒思索,立即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古城伊斯坦布爾,位于巴爾干半島的東端,它座落在黑海和愛琴海之間,被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金角灣三面環(huán)繞,是世界上唯一橫跨亞洲和歐洲兩個大陸的城市,亦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城扼守黑海出入門戶,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兩個大陸兵家必爭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曾經(jīng)擁有三個顯赫的名字,在歷史上非常著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為拜占庭,公元前657年由希臘人始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30年由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命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就是伊斯坦布爾,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該城,更名為伊斯坦布爾,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博斯普魯斯海峽為界,亞洲一側(cè)原來叫迦克墩(Chalcedon,今卡德柯伊),歐洲一側(cè)建了拜占庭城(Byzantium)。</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關(guān)于在此處建城,希臘人也編了故事,說是奉了神的旨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希臘時神人共存,而且他們的想象極其豐富,因此神話傳說極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說德爾斐神諭(應(yīng)該是附會)指示希臘人,要他們“在盲人之地的對岸建立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臘先民航行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發(fā)現(xiàn)亞洲一側(cè)的迦克墩已有人居住,不知何故便認為他們就是“盲人”(可能是源于西方世界一種傳統(tǒng)的自以為是,而且莫名的優(yōu)越感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臘人于是在盲人居住的對岸建立了拜占庭城,后來又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爾,成為東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城市與海峽成為了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碰撞的前沿,催生了獨特的文化融合,東西方經(jīng)濟亦在這里集散流通,積累了巨量的財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這座城市歷來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征戰(zhàn)之地,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奧斯曼人,來來去去,去去來來,一方唱罷一方登場,演繹了一段又一段雄霸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叫拜占庭的時候,是由墨伽拉城的希臘首領(lǐng)拜占斯于公元前657年所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5世紀,希臘和波斯帝國發(fā)生戰(zhàn)爭,拜占庭幾經(jīng)易手,成為希波雙方斗爭的重要空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羅馬帝國初期,拜占庭經(jīng)歷了從與羅馬結(jié)盟到淪為附屬地位的重大變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96年,羅馬皇帝塞維魯借口拜占庭支持政敵而將其夷為平地,五年后重建并命名為奧古斯塔-安東尼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3世紀,隨著羅馬帝國周圍蠻族崛起,并且如潮水般的涌入境內(nèi),戰(zhàn)亂紛紛,帝國逐漸陷入地域統(tǒng)治危機,并出現(xiàn)內(nèi)部分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擊敗李錫尼,重新統(tǒng)一羅馬帝國。為鞏固統(tǒng)治并推動改革,他決定將首都從羅馬遷至東部戰(zhàn)略要地拜占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25年,新都主要建筑工程啟動,城市設(shè)計仿照羅馬的格局和風格,在舊址的七座山丘上修建,皇室宮殿,貴族宅邸,教堂,劇院,競技場,浴池,廊柱鱗次櫛比,并賦予“新羅馬”的名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大帝舉行盛大儀式,正式從羅馬遷都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波利斯”,意為君士坦丁之城,世稱君士坦丁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君士坦丁大帝推行的基督教化政策,強化了該城的宗教色彩,使之成為帝國(史稱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乃至地中海東部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于城區(qū)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圣伊琳娜教堂,圣母教堂,大天使米歇爾教堂,圣使徒教堂(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尼科米底亞去世,臨終前受洗為基督徒,安葬于該教堂),大大提升了君士坦丁堡在基督教世界的聲望,使這座未曾出現(xiàn)在《福音書》中的城市,迅速成為“上帝在塵世的居所”和“上帝捍衛(wèi)之城”,并憑借龐大的財富積累和舉世欽羨的裝飾藝術(shù)杰作而被譽為“眾城市的女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君士坦丁大帝之后,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fā)穆阿維葉,哈倫,奧斯曼帝國的蘇萊曼大帝,輪番攻陷該城,大勢掠奪。尤其是十字軍東征,得手后將大批基督教圣物,黃金載回威尼斯,并以此地為首都建立了短暫的拉丁帝國(拉丁帝國,1204年-1261年。拉丁語正式名稱是“羅馬尼亞”或“羅馬尼亞帝國”。是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為取代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在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建立的羅馬天主教國家。因希臘人稱西歐人為拉丁人,故名。又稱“十字軍”帝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61年,羅馬拜占庭帝國復國,但君士坦丁堡已千瘡百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世紀,土耳其奧斯曼一世領(lǐng)導的部族崛起,脫離羅姆蘇丹國獨立,并開啟了帝國進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從埃迪爾內(nèi)遷都于此,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城市建設(shè),開創(chuàng)商業(yè)中心卡帕·卡斯大巴扎(一個大集市,近千年延續(xù)至今,難能可貴),加速了突厥文化與拜占庭遺產(chǎn)的文化經(jīng)濟融合,將該城逐漸從基督教的堡壘轉(zhuǎn)化為伊斯蘭文明的象征,一度被歐洲譽為“東方的巴黎”和“東方樂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戰(zhàn)后奧斯曼帝國終結(jié),伊斯坦布爾日益衰敗。土耳其小說家奧爾罕·帕慕克十分痛心,他寫道,“奧斯曼帝國瓦解后,世界幾乎遺忘了伊斯坦布爾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兩千年的歷史中從不曾如此貧窮,破敗和孤立。她對我而言,是個廢墟之城,充滿了帝國斜陽的憂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古老也好,現(xiàn)代也罷,無論曾經(jīng)怎么輝煌,也無論近代如何沒落,亦無論它現(xiàn)在奇跡般的崛起。古今世界類似這樣的國家,地區(qū),城市,例子太多了,算不上十分稀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讓世人津津樂道的,是東方和西方這個話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畢竟,東方文明的古樸厚重,含蓄睿智,與西方文化的喧囂張揚,奔放直白,以及一些深層的東西,在這里近距離碰撞,融合,滲透,變異,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斑駁陸離,讓世界目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東西南北這個簡單的方位和地域概念,被人為的塞進了一些別有用心的地緣政治之后,讓所有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歷史經(jīng)常因此迷失本性,找不到自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市,亦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方和西方,于是成為一個異常沉重的話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在伊斯坦布爾,這種沉重有時候你僅僅從表象上感覺不到,只有在那本《我的名字叫紅》的著名小說里,能夠窺探它沉重的“呼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方和西方,觀念上的感覺遙遠而漫長,因此如果簡單的形容某人置身于兩個大洲,或者思維游離其間,一般來說,會被認為是一種空泛的說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倘若你的腳下,確確實實是亞洲和歐洲的交匯之處,比如在伊斯坦布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在穆罕默德二世大橋或者連接海峽兩岸的其它幾座大橋之上,東方和西方的概念,頓時淡薄如一抹薄霧,繚繞在兩岸紅頂?shù)母缣厥浇ㄖ托◎T樓式的伊斯蘭房屋之間,升騰一種虛虛實實,若有若無的暇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史和現(xiàn)代跨越了時間,在這里相逢。繁復的思緒在高聳的宣禮塔上悠揚的誦經(jīng)聲中飄逸,有一種感覺,被虔誠的聲音高高舉托起來,浮蕩在藍天白云之上,彰顯理念?!?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國詩人吉卜林說,“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它們永不交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種看法既狅妄又無知,更是一種狹隘的短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歌德比他有名,他則說,“東方和西方是不能分離的?!?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走在大橋之上,耳邊拍響著海峽的濤聲,看往來的車輛行人穿梭于兩個大陸之間,細細的品味詩人的深刻含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于兩個偉大的土地,徜徉在兩種古老的文明之間,感受東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激起思緒的朵朵火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來沒有這樣感覺過世界是如此之小,人類是如此之接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必竟,本來我們就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球本來是和諧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殖民主義的貪婪罪惡和地域政治的狹隘偏執(zhí),往往根據(jù)自己的私利,頤指氣使,人為制造矛盾和對立,把世界攪得動蕩不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今世界混亂的源頭,是總有一些愛充六指頭的東東,對別人的事情干涉太多,和東方西方?jīng)]有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3年美國學者亨廷頓發(fā)表了轟動一時的文章《文明的沖突》,就是賣弄地域政治的卑鄙技倆,無非是為冷戰(zhàn)后的美國尋找新的對手和敵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許是良心的譴責,讓他自我解嘲。2004年他裝模作樣的對記者解釋說:我所期望的是,我喚起人民對文明沖突的危險性的注意,將有助于促進整個世界上`文明的對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坦布爾,橫跨偉大的亞洲和歐洲兩個大陸的伊斯坦布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一個大陸來,這里是終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另一個大陸去,這里是起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無論亞歐,也無論東方或者西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球本就是一個圓形,起點也是終點,終點亦是起點,循環(huán)往來,周而復始,形成平面的地域,形成立體的社會,形成多維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史在這種循環(huán)中前進,社會,人類,世界在這種循環(huán)中前進,勢不可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滋擾,攪擾,干擾,阻擾的企圖,既無謂,亦是徒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鮮活的太陽,每天照樣升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