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短歌行》是魏武帝曹操的名篇。說起曹操,真是一言難盡。學(xué)生時代讀《三國演義》,得知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后來看京劇《捉放曹》,講述曹操刺殺董卓遭遇通緝,被縣令陳宮擒拿。陳宮對曹操寄予厚望,棄官一起逃跑。不料曹操生性多疑,對盛情款待他的呂伯奢一家斬盡殺絕,并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駭世名言。之后又看《蔣干盜書》,曹操誤中周瑜的借刀殺人之計,將荊襄降將蔡瑁張允斬首,導(dǎo)致赤壁之戰(zhàn)大敗,剩下十八騎殘兵敗將退走華容道,遂有關(guān)云長義釋曹操的精彩大戲。在京劇的劇目中,曹操都是一副大白臉,呈現(xiàn)奸臣相,剛愎自用,生性多疑,草菅人命,是典型的反派角色。</p><p class="ql-block"> 及至年長,閱讀魏晉時代的詩歌,尤其是曹操的《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等名篇,受到震撼。他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dāng)嗳四c”的名句,與青少年時代了解的曹操形成強烈反差。他的《短歌行》至今我尚能背誦,詩中的通達徹悟和瀟灑自如的表述,令人嘆服,百讀不厭。</p> <p class="ql-block"> 《短歌行》</p><p class="ql-block">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觀看京劇《群英會》《借東風(fēng)》《華容道》,內(nèi)有“橫槊賦詩”一折,由京劇名家袁世海扮演曹操。袁世海素享”活曹操”的美譽,他把曹操縱橫天下、躊躇滿志的心態(tài)表演得淋漓盡致。劇中袁世海誦讀《短歌行》,慷慨激昂,蒼涼悲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劇情需要,詩中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契闊談?,心念舊恩”的十六句省略了。這多少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 我上中學(xué)時,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時任中國科學(xué)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在報刊上高調(diào)發(fā)聲,為曹操”翻案”,并寫了一出話劇,名曰《蔡文姬》。話劇中的曹操不再是大白臉,而是一位正氣凜然的政治家形象?,F(xiàn)在回首往事,郭沫若此舉并非是猛然發(fā)現(xiàn)歷史真相,為曹操仗義執(zhí)言,而是另有原因。曹操在中國文學(xué)史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更無須后人為他“翻案”。他的種種作為,表現(xiàn)了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的性格的復(fù)雜性和多樣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此而已,豈有他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