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兩年去過省城沈陽幾次,都是來去匆匆,沒留下什么太大的印象,只是感覺沈陽,老大了!</p><p class="ql-block">前段時間為孩子的事,我們一行幾人自駕又去了一趟沈陽,走了幾個地方,沈陽,省會,給我留下一點(diǎn)印象。</p><p class="ql-block">一,張氏帥府就是個土匪頭子留下的一個不倫不類的土匪老巢。</p><p class="ql-block">張氏帥府,即張作霖張學(xué)良父子經(jīng)營的東北王府。中西合璧建筑。始建于1914年。</p><p class="ql-block">中式建筑仿王府建筑,三進(jìn)四合院。進(jìn)門有內(nèi)賬房(張府財務(wù)經(jīng)營處),承接處(接待來賓機(jī)構(gòu)),秘書處(管理張府日常事務(wù)),以及張作霖五位夫人的居住處。</p><p class="ql-block">西式建筑主要有大青樓,小青樓,以及趙四小姐樓(張學(xué)良和趙四居住),屬于歐式羅馬建筑,學(xué)稱中華巴洛克建筑。大、小青樓是張氏父子辦公的地方。大青樓里有老虎廳,是張學(xué)良槍斃楊宇庭、常蔭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外擴(kuò)建筑有沈陽有沈陽金融博物館(原邊業(yè)銀行)。</p><p class="ql-block">老張家老子是土匪,家里各個房間各個辦公場所幾乎沒有什么楹聯(lián),幾乎沒啥文字遺留。土匪,就知道打殺。對文化也不夠重視。兒子就是個花花公子,紈绔子弟,吸大煙(鴉片)嫖女人。九一八日本子占東北,一槍沒放,窩窩囊囊跑到西北!如果說還有點(diǎn)作為的話就是西安事變抓住了蔣介石,逼蔣抗日。抓住蔣介石后的事關(guān)于蔣介石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還不是他做的,是共產(chǎn)黨的周恩來和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做的。蔣介石被釋放回到南京,連個公開的文字宣布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的文件都沒發(fā)表。</p><p class="ql-block">張學(xué)良有點(diǎn)二!釋放了蔣介石,覺得對不住蔣介石,又護(hù)送蔣介石回南京,這一去就被蔣介石軟禁了一生!傻傻的“義”字害了他自己!可也是,沒心沒肺,活的長歲!干了一百多!</p><p class="ql-block">那么這座昔日的東北王大帥府為啥能存在到今天呢?我看這里面有兩個原因——</p><p class="ql-block">一是張作霖的四夫人許澍旸生了個好兒子張學(xué)思,這個人建國后做過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省軍區(qū)司令員,曾擔(dān)任過海軍參謀長,受到周總理的好評“人民海軍的好參謀長”。否則,這座大宅院能不能存在得另說。</p><p class="ql-block">其二,張學(xué)良在蔣介石死后(1976年4月5日),臺灣國民黨開始對他解禁,可他后來移居美國,張學(xué)良曾經(jīng)干過一件驚動海內(nèi)外的事——西安事變抓住了蔣介石!是個名人!名人他的故居就得留存!</p><p class="ql-block">其三,張學(xué)良移居美國后,被他遺棄(二人離婚)的發(fā)妻于鳳至在美國做生意,非常有錢。改革開放后,遼寧人是不是動了吸引外資的心思?官方的事不是我等升斗小民妄加猜測的。</p><p class="ql-block">二沈陽故宮——滿族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經(jīng)營北方的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從大帥府出來向西然后向北折,不遠(yuǎn)處就到了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沈陽故宮是清朝(后金)入關(guān)前的皇宮,也是清朝遷都北京后留下的陪都宮殿。它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另一座是北京故宮),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歷史背景與地位:</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興建和使用。</p><p class="ql-block"> ·1644年清軍入關(guān)后,沈陽故宮成為“陪都宮殿”,歷代皇帝東巡祭祖時會在此駐蹕。</p><p class="ql-block"> 它代表了滿族政權(quán)早期的發(fā)展歷程,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漢、滿、蒙、藏等多民族特色,與北京故宮的純中原漢式風(fēng)格有顯著區(qū)別。</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與主要看點(diǎn):</p><p class="ql-block"> 1. 東路:以大政殿和十王亭為中心。大政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其帳篷式的八角攢尖頂造型極具滿族特色。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這種“帳殿式”布局反映了清朝早期的八旗制度,是沈陽故宮最獨(dú)特的景觀。</p><p class="ql-block"> 2. 中路:以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為主體。崇政殿是皇帝日常朝會的地方;鳳凰樓是當(dāng)時盛京(沈陽)的最高建筑,是皇帝議事、宴飲之所;“清寧宮”是皇太極的寢宮,其口袋房、萬字炕、索倫桿等充分體現(xiàn)了滿族的居住和祭祀習(xí)俗。</p><p class="ql-block"> 3. 西路:主要為乾隆時期增建,包括文溯閣(為存放《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戲臺等,建筑風(fēng)格更接近北京故宮。</p><p class="ql-block">東北,遼寧,沈陽,出過皇帝,統(tǒng)治中國268年(1644清軍入關(guān)——1912宣統(tǒng)退位)。這座融合了滿、蒙、藏、漢等多民族建筑,迄今保存完好。得利于歷代政府的保護(hù)與修繕。</p><p class="ql-block">帝王沒了,宮殿還在。有句唐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庇迷谶@里再恰當(dāng)不過!前來游覽觀賞的中外游客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我們出來后,落日殘照打在故宮西面的紅墻上,幾許滄桑,幾許落寞,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三,沈陽地鐵</p><p class="ql-block">故宮出來我們在中街乘坐地鐵一號線,在青年大街換乘地鐵二號線回到下榻酒店。</p><p class="ql-block">無論是一號線還是二號線,滿滿的車廂內(nèi),幾乎都是青年人!有的看著手機(jī),有的坐在地鐵上養(yǎng)神,有的靠在廊柱上失神發(fā)呆。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疲倦!</p><p class="ql-block">我在家鄉(xiāng)小城,走到大街上,或者坐在公交車上,或者在河邊遛彎,看到的幾乎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年輕人哪兒去了呢?</p><p class="ql-block">在地鐵站,在地鐵里,我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大城市,像一座吸金石,年輕的生命緊緊的粘附在地鐵里,公司里,資本家的公里廠里……</p><p class="ql-block">四,酒店前面正良四路的夏夜</p><p class="ql-block">每到黃昏前,燒烤攤,各種小吃攤,早早地就開始擺在酒店前面大街旁邊。我看也沒有多人買。早晨五點(diǎn)多,賣蛋撻的也早早就來到酒店前面的空場上擺攤。有趕早點(diǎn)上班的年輕人或許還買早點(diǎn)。然后邊走邊吃或者進(jìn)入地鐵再吃。</p><p class="ql-block">盡管生意不好,人們?nèi)匀徊粎捑氲孛刻熘貜?fù)著日常。</p><p class="ql-block">各類燒烤攤,小吃攤幾乎都干到十點(diǎn)多,才猶猶豫豫或者是依依不舍或者是萬般無奈地收攤回家。</p><p class="ql-block">五,深夜送外賣的摩的。</p><p class="ql-block">不管是深夜,還是白晝,沈陽送外賣的小哥,都騎著摩的。放著狂躁的音樂。尤其是深夜,我在酒店里就聽到摩托車突突轟響,音樂像炸裂似的撕碎寧靜的布滿燈火的夜空。</p><p class="ql-block">我就納悶了,深夜還再吃飯?。窟@不是黑白顛倒嗎?</p><p class="ql-block">六,蒲河。</p><p class="ql-block">源頭是大伙房水庫,由東南流向西北,入遼河。市區(qū)地段在沈北,兩岸樹木蓊郁,河里魚很多,夏天悶熱,缺氧,不時間有大魚跳出水面換氣。岸邊濕地有許多白鷺覓食或棲息。新修的彩虹橋很美,綠色的植被,渾濁的河水,配上紅色長廊,蒲河人或者說沈北人休閑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說實(shí)話,沒有朝陽大凌河風(fēng)景好。河水淺且渾濁。河面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省城沈陽四天往返。自駕。去的時候開得快,316公里,四個多小時到達(dá)下榻酒店。</p><p class="ql-block">回來較慢,一共五個服務(wù)區(qū)(新民、那四、阜新、馬友營、桃花吐),停了四個服務(wù)區(qū)休息。到家下午兩點(diǎn)多。</p><p class="ql-block">沈陽之行四天,我對大城市有點(diǎn)敬而遠(yuǎn)之。我覺得我是被社會邊緣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