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國石窟眾多,但說起石窟,當(dāng)以中國四大石窟?最為出名,即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這四大石窟均以佛教藝術(shù)和文化遺產(chǎn)價值聞名于世。還有兩個石窟也不得不提,一個是被稱為“石窟鼻祖”的甘肅武威天梯山石窟,一個是被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近幾年有幸都到訪過了,今天借助美篇平臺做一下小結(ji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梯山石窟</b></p><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又名涼州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位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天梯山石窟創(chuàng)鑿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時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由北涼王沮渠蒙遜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和能工巧匠開鑿,依祁連山支脈天梯山而建,現(xiàn)存洞窟3層共18個。作為中國早期石窟藝術(shù)的代表,天梯山石窟被學(xué)術(shù)界公認(rèn)為中國石窟藝術(shù)的起源,有“石窟鼻祖”之稱。它還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對云岡、龍門等后世石窟的開鑿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陳列館正在維修,完美錯過了</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其造像風(fēng)格,形成了“涼州模式”,高僧曇曜等工匠后來陸續(xù)又參與開鑿了云岡、龍門石窟,直接影響了中原石窟藝術(shù)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1958年因修建黃羊河水庫,除大佛窟外,300余平方米壁畫、76身彩塑等文物被遷至了甘肅省博物館,給現(xiàn)在的天梯山石窟帶來了遺憾。</p> <p class="ql-block">前方就是小洞窟群遺址,因1958年修建黃羊河水庫,洞窟內(nèi)塑像壁畫等文物已整體搬遷,此遺址已不對外開放了。</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第13號窟即大佛窟,是這里的核心文物?,此窟為穹隆式敞口窟,窟高30米,面闊19米,進深6米。唐代釋迦牟尼坐像高28米,兩側(cè)分別是二弟子(迦葉和阿難)、二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二天王像。南北兩壁為歷代壁畫,內(nèi)容豐富,精妙絕倫,堪稱古代塑像、繪畫藝術(shù)的精品。因雕像太大,修水庫時不好移動,所以有幸保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敦煌莫高窟?</b></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始鑿于366年,后經(jīng)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了一座內(nèi)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是一處由建筑、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shù)殿堂,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shù)明珠”。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九層樓是敦煌莫高窟的標(biāo)志性建筑,位于第96窟,始建于695年,高約45米,內(nèi)供奉35.5米高的彌勒佛像,融合唐代建筑與佛教藝術(shù)精華,為莫高窟第一大佛,體現(xiàn)了盛唐的豐腴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現(xiàn)存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飛天4000余身,唐宋木結(jié)構(gòu)建筑5座。</p><p class="ql-block">本組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因為莫高窟實體洞窟內(nèi)的彩塑、壁畫是嚴(yán)禁拍照的,而且莫高窟A類票最多才能進8個洞窟欣賞,B類票只能看4個洞窟,少的有點可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云岡石窟</b></p><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時期,佛教高僧曇曜歷時40余年完成了大多數(shù)石窟,其后又開鑿了一些小石窟。云岡石窟是一座中國石窟藝術(shù)寶庫,它的藝術(shù)主體是東方體系的中華文化,但其身上也同時附著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以希臘文化為代表的西方體系和以印度為代表的次大陸體系,是舉世公<span style="color:rgb(1, 1, 1);">認(rèn)的歷史文化瑰寶和人類古代文明的結(jié)晶,</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span></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的開鑿歷時約150年,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等朝代,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寶庫中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1, 51, 51);">“露天大佛”是云岡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之一,亦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顯露在外,故而稱之露天大佛。大佛姿態(tài)雄偉,氣宇軒昂,生氣勃勃,融合東西方雕塑藝術(shù)于一體。</span></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家授權(quán)開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其諸多西來樣式反映出與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這在中華藝術(shù)寶庫中是獨一無二的,對后世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龍門石窟?</b></p><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洛龍區(qū)伊河兩岸,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后,唐代達到鼎盛?,F(xiàn)存窟龕2345個、造像11萬尊,以皇家造像和石刻藝術(shù)聞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譽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最高峰”。?</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包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大景點,其中西山集中了80%的皇家窟龕。??</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碑刻題記眾多,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shù)的典范。賓陽洞的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shù)水平最高、整體設(shè)計最嚴(yán)密、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稱,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p>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墓地就在白園內(nèi)</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麥積山石窟</b></p><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歷經(jīng)1600余年連續(xù)營建,現(xiàn)存221個窟龕、10632身造像和近千平方米壁畫,以其獨特的泥塑藝術(shù)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麥積山石窟坐落于秦嶺西端北側(cè),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麥積山石窟以泥塑為其特色,塑像的大小于真人相若,被譽為“東方塑像館”。</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石窟體現(xiàn)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shù)發(fā)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為后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樂山大佛?</b></p><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青衣江與大渡河三江匯流處的凌云山棲霞峰崖壁上。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歷時90年完工,兼具佛教藝術(shù)與治水工程的雙重意義,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古代石刻大佛,現(xiàn)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藝術(shù)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背靠山崖,面臨大江。當(dāng)游客們觀賞大佛時,同時也就游覽了凌云山的勝景,這一景觀被世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