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染紅了河水,染紅了被稱作“石林”的那片石壁。那里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 去石林要乘坐當?shù)氐挠瓮?,然后再乘坐景區(qū)的旅游觀光車。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zhì)公園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及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 。其核心景觀為形成于數(shù)百萬年前的砂礫巖古石林群,經(jīng)地殼運動與風化侵蝕作用,形成高80-200米的峰叢、石柱及9公里長的飲馬溝大峽谷,兼具黃河曲流、戈壁、綠洲等復合地貌,構成雄奇蒼涼的西北地質(zhì)奇觀。園區(qū)涵蓋飲馬溝、蟠龍洞、地灣等景區(qū),擁有“大象吸水”“屈原問天”等象形石景,以及盤龍洞、清涼寺等人文遺跡。 果然,石林也是黃河岸邊上的一條峽谷,谷里的巖石千奇百怪,大都被風化成“森林”的模樣。 據(jù)介紹,黃河石林生成于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于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zhì)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tài)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qū)內(nèi)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回路轉(zhuǎn),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杰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fā)的飲馬溝大峽谷內(nèi)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fā)、西天取經(jīng)、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游開發(fā)價值。石林景區(qū)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抬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上升。 說實話,來石林里游覽之前我并沒有做功課查看資料,我是希望能在看景之前保持更多的神秘感;我也不想被資料里那些圖片和文字所裹挾,而影響到自己的真實感受。而當我真正看到它們的時候卻是被震撼到了!它們像一個個破土而出的春筍,像一簇簇剛從土里刨出來紅薯,像……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究竟是什么樣的偉力才能雕琢出如此這片石林! 在溝里坐一會兒車,走一會兒路,石頭變化多的地方便停下來觀賞拍照。我仔細地欣賞著它們,似乎想從它們的身上發(fā)現(xiàn)點新奇的東西;那些沒有生命的石頭似乎也都有了溫度,或湊到一起交頭接耳議論著,或昂首挺胸擺出各種造型,讓我按動快門的手指不停跳動,欲罷不能。我希望能從它們的身上找到生命的體征;它們似乎也有意向通過我來證實自己生存的價值。在溝里我無數(shù)次地回頭張望,感受著它們的奔放和熱情…… 溝的一頭頂在黃河的腰上,而另一端卻一頭扎進騰格里沙漠的臺地中。終點有路可通山頂?shù)挠^景臺,從那里可以俯瞰整個石林。 山頂上有觀景臺 這段路途原來有纜車可直達山頂,不知何故纜車被拆掉了。 對面石崖上蜿蜒盤旋的路便是我們進村時所走的那條路。 從這里俯瞰,來時的路上那些孤峰巨石都不過是些小土坷垃 從這條路走過去可以看到黃河一角 山頂上有石碑專門介紹黃河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