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編輯:汪滔</p><p class="ql-block">拍攝:汪滔(爸爸媽媽的老照片系逝世后整理)</p><p class="ql-block">文字:汪滔</p><p class="ql-block">音樂:《媽媽的吻》</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3846973</p> <p class="ql-block">2025-8-29上午5:59</p><p class="ql-block">恭喜!你創(chuàng)作的《【迎教師節(jié) 弘強國志20...》已成為精選,將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未來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秀作品?。?amp;gt;</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jié),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y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祝全國所有的老師教師節(jié)快樂!</p> <p class="ql-block">2025年教師節(jié),媽媽已經離開我們12年了,正好一個輪回。</p><p class="ql-block">媽媽在,家就在。媽媽走了,家就也沒有了。</p><p class="ql-block">在我們的心里,媽媽永遠是海,用世界上任何詞語都無法表達我們心中媽媽的慈祥和偉大。</p> <p class="ql-block">媽媽陳甦(1927.9.26~2013.2.22),安徽蕭縣人。1948年底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在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三野戰(zhàn)軍)、華東軍政大學徐州分校、華東軍政大學蘇州第二總隊女生大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工作。1955年授銜前集體轉業(yè),先后在中共南京市鼓樓區(qū)委組織部、南京市婦聯(lián)鼓樓區(qū)辦事處、南京教師進修學院工作,離休干部。2013年2月22日上午8時25分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南京市逝世,享年86歲。</p> <p class="ql-block">媽媽佩戴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p> <p class="ql-block">媽媽榮獲的渡江勝利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媽媽于1948年底在徐州女子師范學校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后,1949年3月16日在軍大(華東軍事政治大學)學習。華東軍政大學政治部于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0月12日頒發(fā)給外公陳宗喬軍屬待遇證明信。</p> <p class="ql-block">媽媽1949年秋天在華東軍政大學第二總隊蘇州分校女生中隊當文書。</p><p class="ql-block">?后來才知道,當時謝振華伯伯(軍事學院首任基本系主任,開國少將)擔任華東軍政大學第二總隊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華東軍大第一期預科結業(yè)二總女生大隊全體教員合影(第四排左起第一人為媽媽),1950年4月5日拍攝于蘇州。</p><p class="ql-block">?從這張照片的題頭注示才知道,媽媽從1950年4月起就開始從事我軍的教員(教師)工作,當年媽媽才22歲。</p> <p class="ql-block">華東軍政大學二總女生大隊全體教員合影(第三排左起第七人為媽媽),1950年4月拍攝于蘇州。</p> <p class="ql-block">媽媽1952年6月在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媽媽1955年轉業(yè)前在南京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媽媽和爸爸60年代拍攝于南京,遠處是作者和妹妹兄妹倆。</p> <p class="ql-block">媽媽在1955年授銜前集體轉業(yè)后,先后在中共南京市鼓樓區(qū)委組織部、南京市婦聯(lián)鼓樓區(qū)辦事處、南京教師進修學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鼓樓區(qū)人民委員會于1957年12月13頒發(fā)給媽媽的《勞動生產證明書》。</p><p class="ql-block">通過媽媽這張的獎狀,知道了媽媽當時在南京市婦聯(lián)鼓樓區(qū)辦事處工作,而且己經時至1957年底,當時我國還在使用繁體字。</p> <p class="ql-block">媽媽六十年代任南京教師進修學院工作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者家的全家福,1960年拍攝于南京軍事學院照相館。</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軍事學院小花園,作者及兩個妹妹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者家的全家福,拍攝于南京玄武湖。</p> <p class="ql-block">作者三兄妹和媽媽在一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1日在南京軍事學院照相館拍照的,那年我八歲半,那時候的彩色照片是人工上色描畫的。</p> <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這是1969年2月軍事學院撤銷建制后,爸爸媽媽離開南京前的最后一張在南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0年9月,兒子和媽媽在寧波市鄞縣合影,當時兒子在東海艦隊服役。</p> <p class="ql-block">兒子和爸爸媽媽及小妹妹的合影,1970年9月拍攝于寧波市。軍事學院撤銷建制后,父母親在分配到江西省宜春軍分區(qū)工作上任途中,在杭州下車到寧波看望作者并合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家的全家福,1981年7月拍攝于江西省宜春市,當時已經是三世同堂,媽媽抱著的是她的孫子。</p> <p class="ql-block">這一張張的全家福,永遠記錄了我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場景,這些全家福,最早的己有近70年,最近的也有40多年,看著照片中爸爸的威嚴和媽媽的微笑,恍惚就在眼前。我們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就永遠定格在這一張張的全家福中。</p> <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份作者(左一)和媽媽、呂秋生(軍事學院子女,當時在福建省軍區(qū)通信站當兵)拍攝于福州市。</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幸福,來自于媽媽慈祥的笑臉,來自于媽媽在家中的守望,</p><p class="ql-block">少年的幸福,來自于媽媽諄諄地教誨,從“愛祖國,愛人民”到“要誠實,不要撒謊”……</p><p class="ql-block">青年的幸福,來自于媽媽貼心的關心,不管我們多大,在媽媽眼里,永遠都是她的孩子。就像放飛的風箏,線頭永遠牽在媽媽的手里。</p><p class="ql-block">媽媽送我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去接受毛主席的接見;</p><p class="ql-block">媽媽送我去當兵;</p><p class="ql-block">離開部隊后媽媽送我到地方單位工作;</p><p class="ql-block">我結婚的時候,媽媽拖著虛弱的身體和暈車的痛苦,瞞著我乘坐長途汽車奔波幾十公里到吉安地區(qū)安??h去幫助我買家具;</p><p class="ql-block">媽媽年老了,還在幫我們帶她的小孫子……</p><p class="ql-block">成年的幸福,仍然來自于媽媽的嘮叨和啰嗦,這便是生活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家和媽媽就是這樣,深深地鐫刻在了我們每一個子女的心底。</p><p class="ql-block">隨著年輪的遞增,人們會越來越感覺到,縱然是歲月改變了容貌,縱然是滄海變作了桑田,枯守著不變的依然是那份對媽媽的深深地眷戀。</p><p class="ql-block">有媽媽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馬行空獨闖天下了,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規(guī)劃你的理想,路的前方還有路,你不可能一口氣到達終點, 累的時候,永遠有一個寧靜的港灣,那便是媽媽在那里為你守候。</p><p class="ql-block">人們最最不能動搖的情感,也許就是那深深的母愛。</p><p class="ql-block">人們心底最深的牽掛,真真就是那生你養(yǎng)你的媽媽。</p> <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的墓碑</p><p class="ql-block">爸爸的骨灰是2002年清明節(jié)落葬在南京雨花臺功德園;媽媽是2013年3月22日在南京病逝后,骨灰于同年清明節(jié)與爸爸合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2013年2月22日,媽媽在南京市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當年清明節(jié)和爸爸合葬在南京雨花臺功德園。</p> <p class="ql-block">媽媽,您在天國還好嗎?我每天都在想念您,我一直都在深深地懷念您。</p> <p class="ql-block">附錄:媽媽手寫的自傳</p><p class="ql-block">? 媽手寫回憶錄</p><p class="ql-block">我1927年9月26日(這1949年3月參軍推算出來的)。</p><p class="ql-block">那時戰(zhàn)亂,我生下一個半月父親陳景運病死,哥哥3歲,我的母親才21歲。在我父親墳地上,外祖父把我們孤兒寡母接到他們家住(江蘇銅山縣滕莊)。我的哥哥陳宗喬在日本鬼子到了家鄉(xiāng),那時哥哥上小學。母親為了保住哥哥這個根,跟著他們校長到了大后方(四川、重慶等地),經過八年抗日勝利后才回來。我九歲時才在本村(滕莊)上私塾,因我母親生下我一個月父親死,她常以淚水洗面,吃不下飯,我沒奶吃,都是做面糊給我吃,身體弱,經常暈倒,九歲上學都是母親接送。又因日本鬼子常下鄉(xiāng)掃蕩,常常夜里穿著衣服鞋襪睡覺。那時是夏天,村莊里男老年人輪流站崗放哨。那時鬼子兵都是夜來,老遠就看到燈籠火把來了,村里人銅鑼報告,老少百姓帶著吃的干糧向高粱地里藏。有時白天來,在高粱地里把鼻子都曬破了。在這種情況下,我讀了小學。日本投降后,徐州女師從大后方遷回徐州,成立了省女師,我考取了初中部,讀書兩年半。1947年淮海戰(zhàn)役取得勝利,我回到家鄉(xiāng)。這時華東軍政大學在徐州分校在徐招生,當時是一個青年學校是培養(yǎng)地方干部的。這時我的姨夫參加地下黨回來了,經請示他叫參加華東軍政大學徐州分校。我1949年3月參軍了,為了社會發(fā)展,很快組織吸收我為共產主義青年團,3個月后南京解放,我們乘帆船到南京。那時南京的原國民黨蔣介石的辦公室內還有沒寫完的字還在桌上。不久我們單位會蘇州招收京滬杭的青年男女知識分子培養(yǎng)成骨干,當時我在女生中隊當文書,當時條件很艱苦,開始吃飯在地上一盆菜,端著碗站著吃。我們住的是一個倉庫,國民黨逃跑時把圍墻推倒了,老百姓都看看我們。有時飯是北方運來的小米,老百姓說我們吃的是小米。冬天我們2個女同志住一間小房子,玻璃被國民黨逃路時打破了,2個人一人一床薄被子,下面鋪草放一個小被子,上蓋一個,又冷又怕。蘇州很小的巷子很多,有時把我們糊上報紙給撕破了。</p><p class="ql-block">熱天晚上蚊子又大又多,學員在蚊帳內坐著學習討論,我們在蚊帳外,學員要送我們蚊帳,我們堅決不要。這(是)紀律。學員學習結業(yè)了,他(她)們都分配了工作。</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我們單位又回到南京,經人介紹我和老汪認識了,老汪和我談到結婚時,我要求提干、入黨后結婚,因女同志不提干沒有保姆,一定要提干后才行。女同志結婚后因生孩子反應、哺奶勢必影響工作,怕影響入黨。1050年12月先后提干入黨,于是在我們雙方領導關心下,舉行別開生面結婚典禮,辦一桌酒宴,毛英奇政委、女生隊領導王菊村、李明霞(參加)。還分了一室一廳的小房,后面還有個小房做飯。老汪有一個勤務。(我)不久懷孕,反應好重,什么都不想吃,吃了就吐,1951年11月9日生了汪滔。汪滔還不到一歲10個月又懷第二胎,汪群1953年7月生。第三胎流產了,流產不到一(年)又懷上汪清,1955年5月9日生。4年半生了3個孩子,既要哺奶又要上班,所好工作和住房在一個院子里,上午9點下午4點回家給孩子喂奶,公家給兩個保姆。為了三個孩子,在孩子小時有兩全家(包括保姆)可以外出休假二個月全公費,但我們沒有去。但生活條件也好轉,開始在高級步校,繼而在總高步校,后總高和軍事學院合并。孩子上幼兒園及小學,都是住校。星期天用交通車接來,下午家人送去,都是老汪推自行車送去,我拿著孩子的食物。</p><p class="ql-block">經過文化大革命,因軍事學院也分成兩派,老汪因在外訓系,這單位中央軍委有規(guī)定,如造反派沖擊,可開槍射擊。所以我和老汪都沒有中斷組織關系,每月交黨費。老汪在鎮(zhèn)江交際處外訓隊領導是印度尼西亞的地下黨,因工作重要顧不了家。我因南京天冷,重感冒發(fā)燒得了心肌炎,住在軍院病房,三個孩子和大云二云照顧我。有時老汪回來到醫(yī)生那問問病情,再來病房看看我。孩子們每天輪流陪我洗臉、洗腳、喂飯。1970年因軍院被林彪取消,工作人員全國分配,因我心臟不好,只好到宜春來工作。那時我身體極度不好,都是老汪幫我洗臉,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那時他在宜春軍分區(qū)副政委管干部工作。</p><p class="ql-block">孩子們汪滔在東海艦隊工程部,退伍后在風動工作。汪清初中畢業(yè)作小兵至福州工作,退伍后分配到宜春電信部門工作后上了師專。2年畢業(yè)后又分配在紀委、監(jiān)察局工作,后在市委工委副書記,現(xiàn)在宜春電大工作。汪群退伍后考了南京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南京婦幼保健院任主治醫(yī)生。</p><p class="ql-block">我原來身體很好,不幸去年跌斷了雙手,雖經治療好了很多,但因傷了兩次,所以恢復的雖不錯了,但還不是那么快。又加天冷,偉楨體質不很好,坐骨不好,她為我盡了力。找保姆那么難,我心里很難過。</p><p class="ql-block">我現(xiàn)在非常想老汪,但現(xiàn)在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我真想跟老汪走算了,不要給孩子們增加這么重的負擔。我不是對保姆不好,她老懷疑我對她不好,我現(xiàn)在心情實在不好,給你負擔很重,尤其是偉楨買菜、做飯,很辛苦。</p><p class="ql-block">你們爸爸病重時,那時你們工作不象現(xiàn)在這么忙,那時我也可幫忙?,F(xiàn)在我沒人照顧再跌交。</p><p class="ql-block">昨天說保姆再做半個月,今天早上起來要走。我怎么辦??你們不要說我對保姆不好,我最需要的時候我怎么能對她不好呢。</p><p class="ql-block">汪清你回來也不要覺得我對保姆不好,你對我有耐心好好聽我說。我真身邊沒人,再跌交就不好。保姆找不到我多急嗎,比如穿衣、加煤我都不行。</p><p class="ql-block">我不是缺錢,我是缺人。</p><p class="ql-block">要是你爸爸活著多好,可以給我做個伴,他錢100元、200元總可以請到人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媽媽自己撰寫回憶錄的時候,身體極度不好,骨質疏松,多次摔跤骨折,在床上將回憶錄完成?;貞涗浿幸恍┟黠@的錯別字用括號注明,其他地方均沒有修改變動,可能有些地方不是很通順,以保持回憶錄的真實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 : 汪滔</p><p class="ql-block">?編輯日期:2025年8月25日教師節(jié)前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