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東地中海遊旅途第四站Corfu科孚島、第五站Crete克里特島</p> <p class="ql-block">Corfu科孚島在希臘本土西側(cè)。島上有著名的茜茜公主的宮殿,有著名的新舊古堡壘,當然還有無敵的海灘美景。</p> <p class="ql-block">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丈夫,希臘/丹麥的菲利普親王就是 1921年出生于希臘科孚島的</p> <p class="ql-block">2025/5/4,觀賞了希臘科孚島Corfu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span>的行宮阿喀琉斯宮The Achilleion Palace。</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遊記另篇見《茜茜公主的行宮-阿喀琉斯宮-希臘科孚島Corfu》</span><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geb7vb?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6571080"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www.h-ceramic.com.cn/5dgeb7vb?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6571080</a></p><p class="ql-block">然后前往著名的Corfu島歷史悠久的舊古堡壘。</p> <p class="ql-block">科孚城始建于拜占庭時期。古要塞最早的防御工事可追溯到公元6世紀左右,島嶼古城被羅馬時代的日耳曼民族東哥德人入侵摧毀,迫使人們躲進城市尖端半島上的防御工事內(nèi)。 </p><p class="ql-block">15世紀初,威尼斯人統(tǒng)治Corfu后用自己設(shè)計的防御工事取代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老的拜占庭防御</span>舊工事,并挖了一條護城河將堡壘島與城市的其他部分隔開,將城堡變成了一個人工島。</p><p class="ql-block">這座堡壘成功擊退了奧斯曼帝國三個主要的圍攻:1537 年、1571 年和1716 年的科孚島大圍攻。被公認為歐洲各國抵御奧斯曼帝國的防御最堅固的地方之一??奇趰u是希臘少數(shù)幾個從未被奧斯曼帝國征服的地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前往古堡壘的一路,享受著燦爛的陽光與湛藍海水的浪漫氣息</p> <p class="ql-block">遠遠見到延伸入海的舊堡壘</p> <p class="ql-block">舊古堡正門</p> <p class="ql-block">古堡內(nèi)的Clock Tower</p> <p class="ql-block">Corfu島與希臘歷史息息相關(guān),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戰(zhàn)爭和征服。</p><p class="ql-block">Corfu歷史上歷經(jīng)控制者:</p><p class="ql-block">威尼斯共和國(1204 - 1797 年)、</p><p class="ql-block">法國(1797–99 年、1807–1814 年)、</p><p class="ql-block">塞普廷斯拉共和國(1800–07 年)、</p><p class="ql-block">英國(1814–64 年)、</p><p class="ql-block">希臘(自 1864 年起)</p><p class="ql-block">希臘政府宣布科孚島的首府為kastropolis (城堡城市)</p> <p class="ql-block">歷史戰(zhàn)爭時代,雖然堅守在舊古堡使得來敵無法攻破,但即使在舊堡壘,婦女、兒童和老人——威尼斯人稱之為「無用之人」( inutili )——也被拒之門外,任其自生自滅或淪為奴隸。當奧斯曼軍隊從科孚島撤退時,摧毀了科孚島上不設(shè)防的地區(qū)??偣灿写蠹s20,000名無法進入城堡找到庇護的人被殺害或被擄為奴隸。</p> <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時,納粹利用這座堡壘囚禁科孚島的猶太人。之后這1,800 名科孚島猶太人被驅(qū)逐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這些人中,最終約有120人逃回。</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西拱門</p> <p class="ql-block">Palaia Anaktora「古宮殿」是一座大型羅馬建筑風格的建筑群,曾是希臘國王的住所,更早之前是該島的英國總督府。當時它被稱為圣米迦勒和圣喬治宮</p> <p class="ql-block"> Saint Spyridon Church 東正教教堂建于 1589 年。其鐘樓建于 1620 年。</p><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1489年,拜占庭帝國覆滅后,圣人St. Spyridon and St. Theodora的遺體被希臘<span style="font-size:18px;">富商</span>僧侶 Georgios Kalochairetis從君士坦丁堡帶到科孚島作為其家族財產(chǎn)保存。后來圣人的遺體也作為嫁妝的一部分贈予了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女兒阿西米亞,</span>被安置在一座私人教堂中。 16 世紀,圣體被移至現(xiàn)址。</p> <p class="ql-block">因為教堂是有瞻仰圣人的遺物規(guī)定不能拍照,只悄悄拍了天頂和正在為嬰兒舉行的宗教儀式</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廳的照片來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有不少僧侶前來拜謁教堂</p> <p class="ql-block">回返郵輪回望Corfu島</p> <p class="ql-block">清晰地看到Corfu島另一個威尼斯人1576年修建的新堡壘遺址。新舊兩座堡壘環(huán)衛(wèi)著Corfu島。當時舊堡壘與新堡壘的兩位總督任期內(nèi)不得互相交流,以保證安全互相不受影響其各自對國家的忠誠。</p> <p class="ql-block">遠眺這座歷史上成功的使強敵數(shù)次都無法攻克的舊堡壘</p> <p class="ql-block">2025/5/6,航離Corfu島前往下一站:藝術(shù)史上如雷貫耳的希臘Crete克里特島</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是處于希臘本土最南端的大島。<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里特島擁有漫長的文明史。</span></p><p class="ql-block">島嶼地處埃及、希臘、意大利及腓尼基之間,是愛琴海與東地中海的中樞,承接埃及、兩河與愛琴海的互動。<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古為戰(zhàn)略要沖和貿(mào)易重鎮(zhèn)。</span>古時林木茂盛,農(nóng)產(chǎn)豐富,人民善于航海和貿(mào)易。</p> <p class="ql-block">約公元前2850年—公元前1450年,位于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是愛琴海地區(qū)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并在青銅時代得到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文明。</p><p class="ql-block">米諾斯文明被認為是愛琴文明的開端,對后來的來自希臘大陸的邁錫尼文明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整個古希臘文明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后來被邁錫尼文明所取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米諾斯文化之后才有了我們熟悉的希臘特洛伊傳說等等邁錫尼神話傳說和成熟的荷馬史詩。</span></p><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隨后被羅馬統(tǒng)治,之后又被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安達盧西亞阿拉伯人、拜占庭帝國再一次、威尼斯共和國和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 1898年,克里特島短暫獨立,之后并入希臘王國。二戰(zhàn)期間被納粹德國占領(lǐng)。 1913年克里特島成為希臘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克發(fā)現(xiàn)的泥板線形文字 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希臘語文字樣本。大約為公元前 1400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估且表達一下看法:根據(jù)對世界文明藝術(shù)歷史的了解比較,應該發(fā)現(xiàn)克里特文化并不是孤立發(fā)生的,其早期的發(fā)展明顯受到更古早的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影響。</span></p><p class="ql-block">可是,我們以前一直學到的西方世界藝術(shù)史都說是從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化開始的。說它是希臘乃至西方文明的源頭。</p><p class="ql-block">在19世紀,歐洲學者特別強調(diào)米諾斯和邁錫尼,因為他們需要為“希臘—羅馬—歐洲文明”找到一個“本土起點”。</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因為,如果承認埃及與兩河才是真正的源頭,那么希臘就顯得過于“繼承東方”,缺乏獨立性。</p><p class="ql-block">因此,米諾斯常被塑造成“獨立的第三極文明”,從而為希臘文化提供一個看似更“歐洲化”的發(fā)端。</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者承認:米諾斯確實深受埃及和兩河影響(尤其在藝術(shù)和制度層面),不是完全獨立的“自生文明”。更多是一個“過渡文化節(jié)點”,承接東方并預示希臘,是愛琴海世界的“中介文明”。 </p><p class="ql-block"> * 但它也孕育了后來希臘文化的重要元素;</p><p class="ql-block"> * 愛琴海的海洋性格;</p><p class="ql-block"> * 神話與儀式(迷宮、母神崇拜);</p><p class="ql-block"> * 文字傳承(線形文字 A → B → 希臘文)。</p><p class="ql-block">所以,米諾斯既是“繼承者”,也是“過渡節(jié)點”。</p> <p class="ql-block">在克里特島彌諾斯文明毀滅幾個世紀后創(chuàng)作的荷馬史詩所記說,“在深紅葡萄酒色的海中,是一片美麗,富庶的土地,四面環(huán)水,島上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城市有九十個”。為什么形容大海是葡萄酒色呢?大概是指早霞或晚霞下的海景吧。</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臘神話中,克里特島是一個古老而富足,令人著迷而神往的地方。天神宙斯誕生在克里特島艾達山上的一個山洞里,并與腓尼基國王的愛女歐羅芭在那里度過了美好時光,生育了三個兒子,其中一位是米諾斯國王,統(tǒng)治著島上最為宏偉壯觀的克諾索斯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Lekythos(古希臘細長圓柱形陶器類型,黑紅白繪圖裝飾,通常用于盛放橄欖油,多用于喪葬儀式)。描繪了忒修斯(Theseus)擊敗牛頭怪(Minotaur)的神話。古典時期。公元前</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5世紀</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p><p class="ql-block">神話傳說:從前米諾斯王統(tǒng)治著克里特島。海神波塞冬不滿米諾斯王的失信,遂用公牛勾引了米諾斯王的王后。王后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彌諾陶洛斯。</p><p class="ql-block">米諾斯王命令島上最優(yōu)秀的工匠造了一座根本找不到出口的迷宮,把怪物藏起來避免家丑外揚。</p><p class="ql-block">米諾斯王將雅典人進貢的童男童女關(guān)進迷宮里,以供彌諾陶洛斯充饑。</p><p class="ql-block">波塞冬之子,雅典國王忒修斯帶著第三波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這位充滿青春活力的美男子深得國王嫵媚動人的女兒阿里阿德涅的喜愛,她偷偷地向忒修斯吐露了愛慕之意,并交給他一把利劍和一只線團,教他把線團的一端拴在迷宮的入口,然后跟著滾動的線團一直往前走,直到怪物彌諾陶洛斯居處。忒修斯憑借這兩件寶物斬殺了彌諾陶洛斯。</p> <p class="ql-block">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古老的城市Knossos克諾索斯</span>發(fā)掘出了米諾斯王宮,一個古老的文明重現(xiàn)在世人面前。從此,神話不再是神話,傳說也不再是傳說。</p><p class="ql-block">在現(xiàn)實中,被發(fā)掘的迷宮的真面目,就是克里特文明的克諾索斯宮。面積達2.2萬平方米,王宮內(nèi)廳堂總數(shù)在1500間以上,樓層梯道走廊曲折復雜,錯落,天井眾多,設(shè)計出奇制巧,外人難覓其究竟,因此希臘神話中譽之為“迷宮”。</p><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群是宗教和行政中心。它以其豐富的歷史、復雜的建筑以及牛頭怪神話而聞名。宮殿最早建于西元前1900年左右。在接下來的五個世紀里,宮殿不斷修繕擴建,直到西元前1350年左右才最終被摧毀-或許是因為著名的圣托里尼島火山地震,或許是因為邁錫尼希臘的崛起。</p> <p class="ql-block">該遺址于1877和1900年發(fā)掘。出土了大部分宮殿以及許多如今聞名遐邇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克諾索斯宮的王座室。內(nèi)有一張石制寶座,可能用于舉行宗教儀式或作為權(quán)威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里特島克諾索斯米諾斯王宮女王浴室里的陶土浴缸。約西元前 1700 年。</span></p><p class="ql-block">五英尺長,赤土色,飾有淺浮雕蘆葦?shù)乃皥D案。浴缸是手工裝水和排空的。用過的水被倒入地板的一個空洞中,并通過完美的承插式接頭燒制陶管道直接相連磚石主排水管排入河。</p><p class="ql-block">另有世界上最早的「沖水式」廁所,兩側(cè)用石膏隔板。使用雨水或蓄水箱里的沖水。墻內(nèi)嵌有兩條管道。</p><p class="ql-block">這座浴室的管道、抽水和排水系統(tǒng)顯示當時的工程和城市規(guī)劃水準很高,比羅馬系統(tǒng)早了幾個世紀</p> <p class="ql-block">克諾索斯的皇家之路</p> <p class="ql-block">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p><p class="ql-block">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Heraklion,Iraklio 建於1883年,位于克里特島。它是希臘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米諾斯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了迄今為止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最重要、最完整的文物-米諾斯宮殿和克里特島其他米諾斯遺址的大部分出土文物。經(jīng)歷了地震和二戰(zhàn)德軍轟炸,藏品仍然完好無損</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米諾斯文明文物——“牛頭容器”(Rhyton, Bull’s Head)。<span style="font-size:18px;">約公元前 1550–1500 年。</span></p><p class="ql-block">出土地克里特島,克諾索斯宮殿(Knossos Palace)。</p><p class="ql-block">材料為黑色透閃石(steatite),眼睛鑲嵌著巖晶與紅碧玉,口鼻部分用白色貝殼裝飾,角是后期復原的鍍金木角。</p><p class="ql-block">屬于祭祀用的容器(Rhyton),用于宗教儀式,象征對神祇的獻祭。</p><p class="ql-block">公牛在米諾斯文明中是極其重要的宗教象征,與神話原型相關(guān)。象征力量、生殖力與神圣的犧牲。</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大量壁畫發(fā)掘自克里特島諾索斯宮遺址</p> <p class="ql-block">兩幅彩繪石膏浮雕壁畫殘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棟建筑的壁畫裝飾的一部分。</span>描繪了衣著華麗的女性形象,可能是女祭司,端坐在巖石上(約公元前1450年)。</p> <p class="ql-block">“百合王子”是克里特島米諾斯的標志性壁畫人物,曾是一幅更大的高浮雕壁畫的一部分。這尊人物與真人大小相同,身著色彩豐富的短裙,配以褲襠和鈴鐺,頭戴王冠,王冠上裝飾著紙莎草百合和孔雀羽毛。他可能是克諾索斯的統(tǒng)治者,是宗教和世俗權(quán)威的化身——“祭司國王”,又或者可能是一位運動員、拳擊手或一位統(tǒng)治者,而戴有王冠則可能表示這是一位女祭司或Sphinx??酥Z索斯宮殿,公元前1600-1450年。</p> <p class="ql-block">壁畫殘片</p> <p class="ql-block">獅鷲壁畫</p> <p class="ql-block">藍鳥壁畫</p> <p class="ql-block">藍衣女子壁畫</p> <p class="ql-block">海豚壁畫</p> <p class="ql-block">藍猴壁畫</p> <p class="ql-block">看臺壁畫局部</p> <p class="ql-block">侍酒師壁畫</p> <p class="ql-block">宮殿的跳牛壁畫(公元前 1600-1450 年),描繪了雜技演員跳過一頭公牛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神林壁畫</p> <p class="ql-block">八面盾牌壁畫</p> <p class="ql-block">公牛浮雕局部</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7 世紀建了一座供奉宙斯的圣殿 sanctuary of zeus Thenatas at Amnisce。圣殿建于早期米諾斯人定居點的遺址上。圣殿因與希臘神話中的主要神祇宙斯的聯(lián)系并因在圣殿內(nèi)發(fā)現(xiàn)的雕塑而聞名 ,其中包括一對石灰?guī)r鳥,可能是鷹。</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宙斯圣殿出士的兩尊頭像:</p><p class="ql-block">左:石灰石人物雙眼鑲嵌材質(zhì)已失去,公元前8世紀晚期。</p><p class="ql-block">右:大理石留胡須的男子頭像,希臘化時期,公元2世紀初。</p> <p class="ql-block">低溫燒制的赤陶面具,公元前6世紀至5世紀。</p> <p class="ql-block">一位佩戴珠寶的女性人物、大型獅子模型雕像。可能是屋頂?shù)捻旓?,是古風時期希臘雕塑的泥塑變體,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6世紀。</p> <p class="ql-block">作為威望象征的儲存:古風時期的大型<span style="font-size:18px;">浮雕陶罐</span>容器,公元前7-6世紀。</p><p class="ql-block">比人還高的陶罐(Pithoi)用于儲存液體和固體物品。在利姆諾斯島、克里特島、萊夫卡斯島、基亞島、圣托里尼島、阿提卡島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據(jù)估計,古代城市房屋中儲存在陶罐的物品,加上當?shù)厣a(chǎn)的季節(jié)性產(chǎn)品,足以為五名成年人全年提供生活必需品。</p><p class="ql-block">這種習俗在希臘和克里特島的鄉(xiāng)村地區(qū)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中葉。</p> <p class="ql-block">在瓶身和瓶頸上有浮雕裝飾帶。其主題包括奇幻生物、動物和幾何形狀。屬于奢華花瓶類別,是主人彰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形狀奇特的青銅刀,手柄末端為蓄須男子的頭部造型??赡艹鲎援?shù)啬硞€作坊,北意大利類型。發(fā)掘于克里特島的一個古老的米諾斯神圣洞穴Psychro Cave,洞穴是宙斯誕生的傳說地點。制作于公元前12th-18th 世紀。</p> <p class="ql-block">青銅胸飾,飾有一人形和兩只貓科動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知原產(chǎn)于 Luristan 盧里斯坦</span>。公元前8世紀。</p><p class="ql-block">盧里斯坦青銅器在伊朗西部洛雷斯坦省和克爾曼沙阿被大量發(fā)現(xiàn),制造者很可能是伊朗人。 </p><p class="ql-block">特點是早期鐵器時代鑄造的小型裝飾器物,扁平,采用鏤空工藝的青銅雕塑,代表了季節(jié)性遷徙民族的藝術(shù),對他們來說,所有物品都要求輕便易攜,諸如武器、尖頂飾(可能用于帳篷桿)、馬具配件、別針、杯子和小配件等必需品在其狹小的表面積上都經(jīng)過精心裝飾。</p><p class="ql-block">有點奇怪的是,在希臘世界的克里特島發(fā)掘出這樣非常有特色的伊朗盧里斯坦文物。</p> <p class="ql-block">奢華寶劍,象牙劍柄,劍身飾有精致的螺旋形刻紋。兩件水晶劍柄套。這些是象征身份的珍品,出自克諾索斯工坊,由高級奉獻者奉獻給位于 Syme Viannou 的赫爾墨斯與阿佛洛狄忒圣殿(也稱為 Kato Syme)是克里特島一個重要的古代宗教場所,從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一直持續(xù)到公元 7 世紀,公元前1450-1370年。</p> <p class="ql-block">盛油罐,以紅彩技法裝飾,即在黑底上顯示紅色人物,并涂上白漆。</p><p class="ql-block">罐體描繪了亞馬遜戰(zhàn)爭場景,或獅鷲與戰(zhàn)馬之間的女性(可能是亞馬遜女戰(zhàn)士)形象,以及供品??藸査鲀?nèi)索斯,古典-希臘化時期,公元前4-3世紀。</p> <p class="ql-block">三角形底座,可能用于支撐燈或香爐。底座飾有塞壬浮雕,塞壬是神話中的惡魔,與水、愛和死亡相關(guān)??死锾貚u南部的科莫斯圣殿遺址,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2世紀。</p> <p class="ql-block">小型大理石阿佛洛狄忒雕像。是復制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尊公元前3世紀據(jù)說由杜達爾薩斯創(chuàng)作的青銅雕像</span>“蹲伏的維納斯”。阿佛洛狄忒被塑造成裸體蹲跪,左臂佩戴臂環(huán)。克里特島的北部Gortyna,羅馬時期,公元2世紀初。</p> <p class="ql-block">這尊大理石軀干雕像是希臘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其原型是公元前 4 世紀最著名的雅典雕塑家 Praxiteles普拉克西特列斯創(chuàng)作的著名雕塑《克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p><p class="ql-block">女性裸體像的出現(xiàn)比希臘雕塑中最早的男性裸體像晚了近三個世紀?!犊四岫嗨沟陌⒎鹇宓疫繁徽J為是希臘藝術(shù)中最早的真人大小的裸體女性雕像之一,在當時為藝術(shù)中描繪女性裸體樹立了新的標桿和比例標準。</p><p class="ql-block">原作雕像真跡已佚失。它于公元 4 世紀被帶到君士坦丁堡,后遭毀壞,要么是故意毀壞,要么是在 476 年毀在勞索斯宮的那場大火中。但雕像影響深遠,導致羅馬時期出現(xiàn)了眾多復制品和變體——專家已編目了 192 件現(xiàn)存的古代復制品,包括這件。</p><p class="ql-block">這件“阿芙羅狄蒂軀干”。是在克里特島重要的羅馬時代考古遺址戈爾蒂納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是高品質(zhì)羅馬時期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浮雕匾額描繪了勒達與天鵝的性愛題材,天鵝由愛神厄洛斯驅(qū)趕。勒達與天鵝在希臘古代是一個熱門題材,神話故事是宙斯愛上了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的妻子勒達,化身為天鵝。他遭到愛神維納斯的迫害,于是投入勒達的懷抱尋求庇護。他們的結(jié)合孕育了狄俄斯庫里、卡斯托耳、波呂丟刻斯,以及特洛伊的海倫,海倫后來成為了特洛伊戰(zhàn)爭的導火索??酥Z索斯,公元1-2世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擁有獅子的身體及鷹的頭、喙和翅膀</span>的獅鷲獸griffin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之前的古埃及和古波斯藝術(shù)。其最早的形象可能受到古人對恐龍化石的聯(lián)想啟發(fā),后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出現(xiàn)安祖怪鳥形象,并流傳至波斯、希臘及歐洲文化,成為守護寶藏的神圣象征,象征著力量、尊貴和無畏。</p><p class="ql-block">獅鷲的形象通過希臘文化傳播至歐洲,其名稱演變自希臘語"grups" 和拉丁語"gryphus"。</p> <p class="ql-block">這組雕像描繪了冥王和珀耳塞福涅,他們被描繪成埃及神祇薩拉皮斯和伊西斯,自希臘化時期起便受到希臘世界的崇拜。冥王-薩拉皮斯頭戴一種用于測量谷物的器具。珀耳塞福涅-伊西斯頭戴蒙頭,額頭上飾有她的象征符號新月、太陽圓盤和蛇形圖案。她右手握著叉鈴,一種埃及樂器,在史前時期克里特島也為人所知,左手可能握著束縛著惡犬刻耳柏洛斯的皮帶。這組作品是融合主義的典型例子,即希臘化和羅馬時期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死锾貚u北部戈蒂納鎮(zhèn)(Gortyna),埃及神廟,羅馬時期,公元 2 世紀中葉。</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南部的Gortyn戈爾特斯城的供奉泉水仙女的寧芙神殿大理石雕像。羅馬時期,公元1世紀末。</p> <p class="ql-block">希臘化時期年輕女子的裝飾頭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發(fā)現(xiàn)于克里特島北部赫索尼索斯墓地,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世紀。</span></p><p class="ql-block">下葬時頭骨上裝飾<span style="font-size:18px;">佩戴</span>著一個<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致繁復</span>鍍金的桃金娘青銅花環(huán),花環(huán)上鑲嵌著鍍金陶珠。</p><p class="ql-block">表明這位年輕女子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或出身名門望族。</p><p class="ql-block">桃金娘在葬禮花圈中的使用象征著愛情和永恒,因為它被認為是女神阿芙羅狄蒂的圣物,反映了古希臘人對喪葬儀式和來世的信仰。</p><p class="ql-block">這件文物讓我們得以一窺古希臘人的懷念和哀悼儀式,彰顯了他們在葬禮習俗中體現(xiàn)出的關(guān)懷和精湛的工藝,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身披斗篷的青年青銅雕像??死锾貚u東南部的耶拉佩特拉,晚期希臘化時期(公元前一世紀)</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完成了對如雷貫耳的克里特島之旅,深切感受了米諾斯文化遺產(chǎn)之魅力。更了解了西方文化發(fā)展之脈絡。</p><p class="ql-block">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化透過航海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受到更古早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文明的影響。</p><p class="ql-block">這些互動豐富了米諾斯社會,米諾斯人保持和發(fā)展著獨特的文化,使其成為希臘文明的先進先驅(qū),成為了整個愛琴海世界主要文明的起源地和最初的搖籃,進而影響了后來希臘大陸的邁錫尼文明。之后的之后,便是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歐洲。。。。。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前往土耳其的Kusad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