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連綿起伏的群山之中,荔波猶如一顆被大自然精心打磨的璀璨明珠,靜靜鑲嵌在黔南大地上。這里的山水脫離了喧囂塵世的浮躁,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詩意,每一處景致都勾勒著畫卷。而翠谷瀑布的秀美、銀鏈墜潭的精致、小七孔橋的古樸與大七孔橋的雄渾,便是這顆明珠上最耀眼的四顆寶石,引得游人不遠千里前來探尋。 沿著小七孔景區(qū)的步道緩緩前行,最先撞入眼簾的便是翠谷瀑布。此地群峰相擁,蒼翠的山巒層層疊疊,仿佛是大自然將無數(shù)塊綠色翡翠鋪展在天地間,“翠谷”之名由此而來。懸掛在山腰的瀑布,以六十多米的落差成為小七孔景區(qū)內最高的瀑布,遠遠望去,宛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玉帶纏繞在青山之間,與周遭濃得化不開的綠意形成鮮明對比,一眼便讓人挪不開視線。 走近瀑布,轟鳴聲逐漸清晰,水流順著陡峭的山勢傾瀉而下,浪花在巖石上飛濺,水霧如輕紗般彌漫在空中,仿佛有無數(shù)條銀龍從山間奔涌而出,帶來沁人心脾的清涼。夏日里,站在瀑布前,細密的水霧落在皮膚上,瞬間驅散了旅途的疲憊,只余下滿心的清爽與舒暢。瀑布周邊的空間格外開闊,沿著蜿蜒的小路漫步,還能發(fā)現(xiàn)隱藏在山林間的無名溪流與奇花異草,每一步都是與自然的溫柔邂逅。<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相較于黃果樹瀑布的氣勢磅礴,翠谷瀑布多了幾分小家碧玉的秀美與寧靜。在這里,無需追趕行程,只需放慢腳步,聽水流潺潺,看枝葉搖曳,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若體力尚可,不妨從翠谷瀑布繼續(xù)向鴛鴦湖或臥龍?zhí)肚靶?,雖途中暫無休息站,但沿途的風景絕不會讓人失望——澄澈的溪流倒映著藍天,茂密的樹林遮擋著烈日,每一處都值得細細品味。待陽光穿透云層,瀑布飛濺的水花便會閃爍出耀眼的光芒,下方的水潭則如一塊巨大的翡翠,將天空與山巒的色彩盡數(shù)收納,讓人沉醉在這份純粹的美好之中。 離開翠谷瀑布,循著水聲繼續(xù)前行,便來到了銀鏈墜潭瀑布。初見時,腳步會不自覺地放緩——這哪里是傳統(tǒng)印象中的瀑布?分明是老天爺將銀河拆散,化作千千萬萬條銀鏈,輕柔地向潭中墜落。它沒有黃果樹瀑布“砸得地動山搖”的轟轟烈烈,反倒像被無數(shù)雙溫柔的手細細梳理過,順著鈣華灘巖層層漫溢而下。細弱的水流如銀絲般纏繞在石棱間,隨著微風輕輕晃動;稍粗些的則似玉鏈,或疊成簾幕,或串成鏈條,綿綿不絕地垂落。就連水流跌入潭中的聲音,也輕柔得像有人在耳邊搖動銀鈴,清脆卻不吵鬧,將“溫柔”二字詮釋到了極致。 <p class="ql-block"> 最初,我們本是跟著大部隊沿著上方觀景道前行,想著景區(qū)指示牌指引的路線總不會出錯??赏械膶O女突然扯了扯我的衣角,清脆的聲音帶著孩童特有的好奇:“爺爺,我們往下邊走看看吧!”正是這一句話,讓我們拐進了另一條狹窄的石階小徑。山路越走越陡,耳邊的水聲卻愈發(fā)清晰,還未等我們做好準備,銀鏈墜潭的全貌便毫無保留地撞入眼簾——陽光下,無數(shù)銀鏈在鈣華巖上流光溢彩,潭水綠得仿佛能滴出翠來,連風里都裹著清甜的水汽,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p> 后來看到其他游客仍在上方的路上遠遠張望,我心中不禁暗嘆:有些風景就像靈俏的山精,只肯與那些愿意多拐一個彎、多信一次直覺的人相見。若不是小孫女這聲提醒,我們恐怕會帶著“好像差點什么”的遺憾離開,又怎能擁有蹲在潭邊,靜靜欣賞這片碧水銀鏈的愜意時光?潭邊人流如織,幾乎每個人都舉著手機、相機,手臂林立如一片臨時長出的小樹林。我踮著腳、側著身,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空位,剛舉起手機,身后便傳來“借過一下,拍個照”的笑語。我笑著讓開,心里卻明白,在這般美景面前,誰都貪心,都想把這抹溫柔的綠、這片碎銀似的光,多帶走一些。朋友說這是“最精致的瀑布”,我卻覺得它更像藏于深谷的精靈,不聲不響便將溫柔編織成網,讓人懂得:原來瀑布不只會怒吼,也能將磅礴化為細膩的美好。 不知不覺已至正午,陽光變得柔和,清風帶著草木的清香拂過臉頰。我們一路說笑,終于來到了小七孔橋。這座古老的石橋橫跨在清澈的小河之上,橋身由青石砌成,七個圓潤的橋洞倒映在水中,與實景相映成趣,“小七孔橋”的名字便由此而來。走近石橋,能看到石頭表面被歲月磨得發(fā)亮,每一道紋路都像是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橋的兩側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雖歷經風雨,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匠心,古樸而典雅。 站在橋上往下看,河水在腳下靜靜流淌,時而湍急,沖擊著巖石濺起一片白浪,如碎玉飛花,在陽光下亮晶晶的;時而平緩,像一匹攤開的綠緞子,溫柔地托著橋的倒影,微風拂過,水面晃動,連橋影都仿佛活了過來。河兩岸的樹木郁郁蔥蔥,將枝葉伸到水面上,與石橋、流水構成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橋上橋下滿是游人,大家擠在石欄邊拍照、說笑,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歡快的氣息。我找了個角落停下腳步,什么也不說,就靜靜地看著水流,看它奔涌,看它平緩,心中滿是平和——那么急的水,那么綠的波,配上這么穩(wěn)的橋,竟有種奇妙的沖突與和諧。 最后,我們來到了大七孔橋。與小七孔橋的精巧不同,大七孔橋更顯雄偉壯觀。橋身更高大,橋洞也更寬闊,站在橋上抬頭望去,能看到橋拱如長虹般橫跨河面,氣勢十足。極目遠眺,遠方的群山連綿不絕,云霧繚繞在山間,仿佛一幅水墨長卷。橋下的河水洶涌澎湃,水流撞擊著橋墩,發(fā)出渾厚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歷史。這座橋不僅是荔波的一道風景線,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它默默矗立在此,見證著歲月變遷,也迎接著每一位前來探尋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