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這幅仕女圖,有明顯的唐朝風韻。</div><div>一個體態(tài)豐腴的女子慵懶地坐在床榻上,好似剛剛起床的樣子,一側(cè)的衣服滑到臂灣,露出一截小香肩,更增添了幾分嫵媚和隱秘,著實惹人愛憐。<br>她斜倚在床榻的一邊,一手支撐著身體,一手搭在胸前,蘭花指微翹,似在拉住繼續(xù)下滑的衣襟,一切是那么隨性優(yōu)雅。身后一枝高大的美人蕉圖畫,大紅的花朵正好在頭的一側(cè),就好像鬢間戴的一朵花。柳葉眉,丹鳳眼,杏仁小嘴一點點。長發(fā)像瀑布一樣散落身后,一直垂到大紅的床榻上。目光望向一側(cè),若有所思。</div>款識:蜀人張大千爰,鈐?。? 張大千《秋風美人圖》。題款云:<br>冰機自是生來瘦,那更紛飛后。<br>日長簾幕望黃昏;<br>及至黃昏時候,轉(zhuǎn)消魂。<br>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br>不辭迢遞過關山,<br>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br>東坡居士《虞美人》<br>乙亥(1935年)六月二十四日,將有沽上(天津)之行,寄此意于毫端云。<br>爰,鈐印二:張爰之印、大千。 <div>張大千《旗袍女郎》</div>題款釋文:<br>寒天翠袖照明星,倚竹立屏日又斜。<br>瘦到骨時香到骨,只因薄命是梅花。<br>落款:癸未春日,大千張爰,莫高窟寫。<br>鈐印三:張爰之印、大千、大風堂。 <div>張大千《云山萬重寸心千里》,為四夫人徐雯波作。</div><div><br></div>題款一,【摩登姥爺釋文】:<br>云山萬重,寸心千里。<br>壬辰(1952年)三月蜀人張大千寫于貝宜諾斯愛麗斯(阿根廷首都)。<br>鈐印二:張爰之印、大千居士。<br><br>題款二,【摩登姥爺釋文】:<br>節(jié)物變清商。西風生晝涼。<br>裹春衫淺淡梳妝。 <br>肯說別離情味苦,任繡被,罷薰香。 <br>愁畫兩眉長,歸飛雁帶霜。<br>恨穿簾紫燕成雙。<br>況是新來風雨惡,待蓮葉,蓋鴛鴦。<br><br>落款:<br>四月二日得雯波(四夫人徐雯波)三月廿五日覆書,并媵(寄)近影。<br>故國春酣,此邦已是金風送爽。天南地北離索何堪。隱括其(),倚《唐多令》賦此,題畫上卻寄。<br>阿爰 【署名極親密】<br>鈐印二:張爰長壽、大千富貴大吉。<br><br>張大千五十年代初,因時局而離鄉(xiāng)背井,留下剛離開中國,只有二十多歲的嬌妻徐雯波在香港,當年張大千已是不惑之年,還要遠走南半球的阿根廷,尋覓棲身之處。在這極度孤單的處境,收到年輕妻子的復書和近照。張大千和徐雯波何止相隔萬重山,隔的是南北半球,他們的心還是千里神馳。 張大千與四夫人徐雯波 張大千《春醒圖》。<br>題詩:<br>海棠春睡忽驚秋,一朵妖紅翠欲流。<br>我比放翁顛更甚,看花思作少年游。<br>落款:<br>癸酉 (1933年) 九月,(蘇州)網(wǎng)師園海棠忽放,一花妖艷照人,欣賞欲顛,酒闌弄筆戲題,并記。<br>大千居士。 張大千《天竺吉祥紅》 設色紙本 庚寅(1950年)作于印度。<div><br>圖上題識:印度教無論男女,于眉間點朱,曰吉祥紅,女子尤增嫵媚,正如我國壽陽妝也。大千居士并記。<div><br>圖下題跋:</div><div>阿誰此際不愁顏,虛把端陽令節(jié)刪。</div><div>大吉嶺頭三日雨,何殊白浪漫金山。</div><div>偶愛印女紗麗,遂為涉事,客有指為白娘子,且言國中今日,無南北無西東,莫不演奏白蛇傳以應此佳節(jié)者。而此間霪雨連朝崖閣崩淪,廬舍傾圯,人畜傷亡數(shù)以百計,鐵道公路于以阻絕災異之情,有史以來所未有也,言念故國何日得歸?漫吟俚語用答客問。</div><div>落款:庚寅午日(1950年端午節(jié))戲?qū)懹诖蠹獛X(印度城市名)借居。</div><div>大千居士張爰。</div></div> 車中見天竺(印度)女郎,于濟()齋頭寫之,阿爰。 學畫宮眉細細長,芙蓉出水斗新妝。<br>只有一笑能傾國,不信相看有斷腸。<br>雙黃鵠,兩鴛鴦。迢迢云水恨難忘。<br>早知今日長相憶,不及從初莫作雙。<br>六一居士(歐陽修)鷓鴣天,<br>庚辰(1940年)秋八月寫于青城山中。<br>張大千爰。鈐印二:張爰之印、大千。 《仕女擁衾圖》,創(chuàng)作于1946年。畫中美人,秀發(fā)垂肩,膚若凝脂,以錦被裹身,側(cè)身俯臥于屏風前的床上。其眼神深情凝視,仿佛能聽見她輕柔的呼吸聲,感受到那份典雅與浪漫交融的氣息。<div>題畫詩:<br>長眉畫后尚惺忪,紅豆江南酒面濃。<br>別有閑情怪周昉,不將春色秘屏風。</div><div>【注】周昉,唐代畫家。善作仕女畫,有《楊妃出浴圖》《妃子數(shù)鸚鵡圖》《簪花仕女圖》等作品。</div> 楊柳輕輕乳燕飛,樓頭思婦試春衣。<br>劇憐不作凝妝態(tài),恐有天涯人未歸。<br>落款:癸未(1943年)十二月,煥文仁兄法家正之。<br>大千張爰并題于大風堂。<br>鈐印二: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楊柳青青》之局部 楊柳輕輕乳燕飛,樓頭思婦試春衣。<br>劇憐不作凝妝態(tài),恐有天涯人未歸。<br>落款:癸未(1943年)十二月,煥文仁兄法家正之。<br>大千張爰并題于大風堂。<div>鈐印二:張爰之印、大千居士。</div> <div>戊寅(1938年)十一月朔,稚髯學長周蘊如嫂夫人送予夫婦還(四川成都)青城山中,留三日而去。越一月重來成都,內(nèi)子文素(二夫人黃凝素)、姬人畹君(三夫人楊婉君)索寫此,以奉蘊如夫人清賞。大千弟爰。</div>鈐印二:張大千、三千大千 戊寅十一月朔,稚髯學長周蘊如嫂夫人送予夫婦還,青城山中,留三日而去。越一月重來成都,內(nèi)子文素姬人畹君索寫此,以奉蘊如夫人清賞。大千弟爰。鈐印二:張大千、海客。<br><div>【注】此題款與上圖題款不是同一副畫,鈐印不同。</div> 1956年,張大千在法國,與抽象派畫家畢加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