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3日,我與兩位妹妹及雪梅妹妹再度相聚,共赴一場懷舊與探索交織的旅程——重返被譽為“東方巴黎”的哈爾濱,攜手開啟東北大興安嶺之旅。大興安嶺山脈綿延1400多公里,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32.72萬平方公里,橫跨黑龍江西北部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此次旅程,我們以哈爾濱為起點,開啟一段穿越自然與人文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哈爾濱,這座融合了北國風情與現(xiàn)代科技的城市,不僅是通往大興安嶺的門戶,更是中國北方的重要文化與科技重鎮(zhèn)。我們首站探訪了以航天、機械、計算機、材料等工科領域見長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這所被譽為“國防七子”之首的高等學府,曾深度參與“神舟”“天宮”等國家重點工程,是中國科技教育的重要陣地。在校園內(nèi),我們近距離觀賞了航天館外陳列的長征一號火箭實體和空間站對接模型,還在教工食堂品味了地道的東北美食,感受了濃厚的學術(shù)氛圍與生活氣息。</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們踏上了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中央大街。這條始建于1898年的百年步行街,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南至經(jīng)緯街,全長近1.5公里,以其保存完好的俄羅斯風格建筑群和百年歷史積淀,成為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日均接待游客逾30萬人次,街道鋪設的地磚已有百年歷史,耗資30億元修復,踩在腳下,仿佛穿越時光隧道,步入了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舊夢。</p> <p class="ql-block">與中央大街一街之隔的斯大林公園,是哈爾濱夏季避暑的熱門去處。園內(nèi)矗立著莊嚴肅穆的防洪紀念塔,錯落分布著俄式風情建筑與藝術(shù)雕塑群,構(gòu)成一幅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畫卷。這里不僅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更是游客了解哈爾濱歷史與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亞教堂,作為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之一,以其獨特的拜占庭式風格矗立在城市中心,是近代歐式建筑的典范之作。教堂紅磚綠頂,穹頂高聳,內(nèi)部陳列著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研究哈爾濱城市變遷與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一座承載著城市記憶與建筑美學的藝術(shù)瑰寶。</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們前往松花江北岸的太陽島風景區(qū)。這座總面積達88平方公里的江漫灘濕地草原型景區(qū),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春有百花爭艷,夏有綠蔭清涼,秋有層林盡染,冬有冰雪奇觀。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太陽島不僅風景如畫,更以全年免費開放的形式,成為集生態(tài)休閑、運動健身于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這樣的開放姿態(tài)在全國5A景區(qū)中實屬罕見,值得點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