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品茶時空</span> </p><p class="ql-block"> 王繼興</p><p class="ql-block"> 品茶,不同于喝茶。喝茶,是為了解渴;品茶,是為了怡心----“怡”乃“心曠神怡”的“怡”、“爽神怡性”的“怡”。解渴,是身體的需要;怡心,是精神的需要。所以,喝茶不必講求環(huán)境、條件,可以使用大碗,可以牛飲海喝,一飽了之。而品茶則不同。</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品茶應(yīng)求四個字:一是清,二是靜,三是閑,四是和。----四個字,實(shí)際上是四種境界?!扒濉?,乃“氣境”,即氣候、氣味;“靜”,乃“聲境”,即聲音、聲響;“閑”,乃“心境”,即心緒、心事;“和”,乃“情境”,即情感、情誼。</p><p class="ql-block"> 先說“清”字。----氣候、氣味形成的“氣境”,往往影響品茶的情味。什么樣的“氣境”不適宜品茶呢?比如:或狂風(fēng)貫耳;或污塵撲面;或襪臭嗆鼻;或濁氣熏天……這樣的“氣境”敗興有余,何來興致?而至好的“氣境”是:或秋雨初停;或春雨蒙蒙;或雪霽天晴;或月白風(fēng)清……</p><p class="ql-block"> 次說“靜”字。----聲音、聲響形成的“聲境”,也影響品茶的情味。諸如下列“聲境”會使品茶敗興:或潑婦嘈罵;或幼兒鬧啼;或隔壁戧鋸;或門口殺雞……而適宜于品茶的“聲境”是;或萬籟俱寂;或雨打芭蕉;或松濤盈窗;或隔簾聽簫……</p><p class="ql-block"> 三說“閑”字。----心境的閑與躁,當(dāng)然影響品茶的情味。比如下列“心境”就會使品茶敗興:或有急事相催;或有瑣事相擾;或有難事棘手;或有煩事相燎……而下列“心境”則宜于品茶:可閉門謝客;可遠(yuǎn)離塵囂;可悠然侃山;可通宵神聊……</p><p class="ql-block"> 四說“和”字。----茶友、茶伴如何,自然更影響品茶的情味。不宜共同品茶者為:或貌合神離;或情趣迥異;或陌路偶逢;或話不投機(jī)……最宜共同品茶者為:或恩愛情侶;或父子親情;或事業(yè)同道;或久別遠(yuǎn)朋……</p><p class="ql-block"> 我就有過幾次難忘的體驗(yàn)。</p><p class="ql-block"> 一次是在深圳。小兒子陪我到大鵬灣附近的三洲田茶山去品茶。那里,群山起伏,煙遮霧罩,雞鳴犬吠,環(huán)境極幽。加上我年逾花甲,業(yè)已退休,遠(yuǎn)離家鄉(xiāng),心無了事,不僅地偏,而且心閑,又有父與子的親情,所以情味特濃,銘懷難忘。我有小詩記之: 綠竹掩映小山村,家家茶樓迎客人。 雞鳴犬吠遠(yuǎn)鬧市,煙遮霧障隔紅塵。 一杯烏龍沁心脾,滿腹思絮蕩古今。 窗外飄來采茶歌,遙望峰巔云正深。</p><p class="ql-block"> 另一次是在江蘇的周莊。我陪幾位摯友,穿過幽幽窄巷,登上吱呀作響的木板樓梯,在古色古香的三毛茶樓上品茶。透過閣樓雕窗,可以看到如煙似霧的柳梢,有玫瑰色的晚霞在燃燒,情韻如畫。那天,我們品的是阿婆茶,不僅茶香怡人,茶食也頗考究,茶桌上拼得像一朵朵牡丹。當(dāng)然,更重要的是幾位茶伴,心心相印,話題多多,那境界也讓你銘心難忘。我也有一首小詩作記: 閣樓雕窗含晚霞,偕友漫品阿婆茶。 龍井沏出翡翠綠,茶食拼就牡丹花。 談天說地論古今,神聊閑侃話桑麻。 原來茶釅也醉人,把盞慨唱浪淘沙。 </p><p class="ql-block"> 如果茶好,比如是上等龍井或碧螺春,又有高水平的茶藝茶道為你演繹茶文化,還有僻靜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比如是荷塘岸邊的一座小小竹樓,再加上茶伴是一位離別多年的遠(yuǎn)道摯友,以茶助興,推心置腹,別事滄桑,話舊神聊,那該是多么怡神的快事啊!我曾試填一首小詞,調(diào)寄“搗練子”: 碧螺春, 紅酥手,荷塘岸邊小竹樓。久別遠(yuǎn)朋滄桑事, 推心置腹敘個夠。 寫的就是這種境界。 </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品茶,有以上些許感受,不知他人以為然否? </p><p class="ql-block"> (已收入我的詩文集《醉享夕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