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到延安,整個延安城瞬間沸騰了!軍民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喜悅,其中就包括唱歌和扭秧歌。雖然確切記錄當時每個人具體唱了哪幾首歌的文獻可能不完整,但根據(jù)歷史記載和親歷者回憶,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歡慶場面中唱的一些歌曲和使用的秧歌音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延安軍民歡慶勝利的歌聲與樂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歡慶時的歌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1945年8月15日那個狂歡之夜,延安軍民激動萬分,他們唱起了各種能夠表達勝利喜悅和革命熱情的歌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前進,人民的解放軍》**:</b></p><p class="ql-block">這是當時慶?;顒又幸皇妆幻鞔_記載的歌曲。人們高唱著“前進,人民的解放軍!解除敵人的武裝,去恢復交通和城鎮(zhèn)!堅決、大膽、迅速向前進,誰敢阻擋,就把他消滅得干干凈凈”的歌詞,抒發(fā)勝利的喜悅和繼續(xù)前進的決心。</p><p class="ql-block"><b>* **《義勇軍進行曲》</b></p><p class="ql-block">等抗戰(zhàn)歌曲**:在自發(fā)性的狂歡中,**人們很可能也會唱起那些他們耳熟能詳、貫穿了抗戰(zhàn)歲月的革命歌曲和抗戰(zhàn)歌曲**,例如《義勇軍進行曲》(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八路軍進行曲》(現(xiàn)《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黃河大合唱》中的選段等。這些歌曲在當時的延安和各抗日根據(jù)地廣為流傳,能極大程度地凝聚人心、鼓舞士氣。</p><p class="ql-block"><b>* **《恭喜恭喜》**:</b></p><p class="ql-block">這首如今我們常在春節(jié)聽到的歌曲,其實誕生于抗戰(zhàn)勝利之際。由作曲家陳歌辛(署名“慶余”)創(chuàng)作于日本投降之后,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慶祝劫后余生”,恭喜贏得勝利。歌詞中“皓皓冰雪溶解,眼看梅花吐蕊;漫漫長夜過去,聽到一聲雞啼”充滿了對戰(zhàn)爭結(jié)束、和平來臨的欣喜和希望。雖然不能確定1945年8月15日當晚延安是否立即唱響了這首歌,但它作為抗戰(zhàn)勝利的歡慶之歌,其誕生背景與這個歷史時刻緊密相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扭秧歌的音樂</b></p><p class="ql-block">扭秧歌是延安軍民慶祝勝利時最主要、最普遍的舞蹈形式。</p><p class="ql-block">* **傳統(tǒng)曲牌與熱烈鑼鼓**:秧歌是一種融合了音樂、舞蹈、戲劇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通常有**鑼、鼓、镲、嗩吶等民間樂器伴奏**。當時的慶?,F(xiàn)場,**各路秧歌隊紛紛涌上街頭**,如“魯藝的花籃舞、延安大學的龍燈舞、留守兵團的大秧歌隊、中央直屬機關(guān)的跑驢舞、西工團的傘舞、民眾劇團的高蹺隊、北關(guān)的獅子舞、杜甫川的旱船隊”,這些表演都離不開喧天的鑼鼓和歡快的嗩吶曲牌。</p><p class="ql-block">* **即興與混響的熱烈氛圍**:在那個欣喜若狂的夜晚,音樂的**即興和熱鬧氛圍可能比固定的曲目更重要**。鑼鼓喧天,有人甚至興奮地**亂敲銅盆**,各種聲響共同奏成了“激昂、歡快的勝利樂章”。這些傳統(tǒng)曲牌節(jié)奏鮮明、旋律歡快,能極大地烘托出喜慶和熱烈的氣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歡慶現(xiàn)場的歷史場景</b></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后,延安城瞬間沸騰,軍民自發(fā)涌上街頭。</p><p class="ql-block">* 人們點燃火把(有的學生甚至把不穿的棉衣和被子里面的棉花扯出來,纏在樹枝上蘸油制作火把),舉行盛大的火炬游行,無數(shù)火把映紅了山巔河畔。</p><p class="ql-block">* 各處黑板報、墻報都用大字報道日本投降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機關(guān)與群眾團體的樂隊、秧歌隊紛紛上街,在喧天的鑼鼓聲中,歡樂的人群跳著、舞著、唱著、笑著。</p><p class="ql-block">* 賣水果的小販歡喜得跳起來,高呼“不要錢的勝利果,請大家自由吃”;新市場的商店整夜開門,店主人拿出水果、香茶、糕點等讓過往的人免費吃喝。</p><p class="ql-block">* 美軍駐延安觀察組也乘汽車趕來,情不自禁地加入扭秧歌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來到歡慶現(xiàn)場,與軍民共慶勝利。</p><p class="ql-block">* 朱德總司令在延安王家坪八路軍總部舉行雞尾酒晚會,宴請盟國友人,共同慶祝勝利。</p><p class="ql-block">* 詩人的歌頌:詩人艾青寫下《人民的狂歡節(jié)》,蕭三寫下《延安狂歡夜》,記錄了這一歷史性的夜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80年前那個激動人心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主要依靠以下幾個方面取得抗戰(zhàn)勝利:</p><p class="ql-block"><b>1. 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戰(zhàn)略方針:</b></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了全面抗戰(zhàn)路線和持久戰(zhàn)戰(zhàn)略,強調(diào)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共同抗日。</p><p class="ql-block"><b>2. 廣泛的群眾動員和組織:</b></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深入農(nóng)村和基層,發(fā)動和組織廣大群眾,建立抗日根據(jù)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形成了人民戰(zhàn)爭的強大力量。</p><p class="ql-block"><b>3. 靈活的戰(zhàn)術(shù)和戰(zhàn)斗精神:</b></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運用游擊戰(zhàn)、運動戰(zhàn)等多種戰(zhàn)術(shù),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展現(xiàn)了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p><p class="ql-block"><b>4. 國際支持和合作:</b></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爭取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與盟國合作,共同對抗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b>5. 堅強的領(lǐng)導和堅定的信念:</b></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在毛澤東等領(lǐng)導人的堅強領(lǐng)導下,始終保持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和挑戰(zhàn),最終領(lǐng)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p><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的這些努力和貢獻,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