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原名“天地壇”,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天壇內(nèi)東里7號。</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為“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總面積273公頃,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祈年殿以圓形、藍色象征天,殿內(nèi)大柱及開間又分別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處處“象天法地”。</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天人對話的圣殿?。</p><p class="ql-block">建筑地位:天壇主體建筑,明清兩代皇帝春季祈谷之所,現(xiàn)存唯一古代明堂式建筑實例。</p> <p class="ql-block">設(shè)計奧秘:三重檐圓形攢尖頂象征“天圓”,藍瓦金頂對應(yīng)“天藍地黃”哲學(xué);28根楠木柱暗含星宿分布(4根四季柱、12根月柱、12根時辰柱)。</p> <p class="ql-block">獨特看點:龍鳳和璽彩繪藻井、無釘榫卯結(jié)構(gòu)抗震設(shè)計,冬季雪景與紅墻藍瓦形成經(jīng)典視覺構(gòu)圖。??</p> <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由兩道壇墻環(huán)繞,被分為“內(nèi)壇”“外壇”兩部分;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禱豐年的“祈谷壇”,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壇”,皇帝祭祀前居住的齋宮、演習(xí)祭祀禮樂的神樂署四大古建筑群組成;祈谷壇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標(biāo)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放暑假的原因吧,感覺到天壇公園里是人山人海,特別是祈年殿周圍人更加多,還好拍照的C位,大家都很有秩序排著隊,沒有拍成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還有挑選位置、角度也很重要,在這個地方,就可以拍到?jīng)]有其他游客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圜丘壇——祭天儀式的數(shù)學(xué)密碼?。</p><p class="ql-block">儀式功能:冬至祭天主場地,三層漢白玉圓壇象征“九重天”。</p><p class="ql-block">數(shù)字玄機:臺階、欄板、地磚數(shù)皆為九或九的倍數(shù)(如上層直徑9丈、中層15丈、下層21丈),體現(xiàn)“九五之尊”帝王禮制。</p><p class="ql-block">聲學(xué)體驗:站在天心石呼喊可感受聲音共振,古人視為“億兆景從”的天人感應(yīng)。??</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回音壁)——古代聲學(xué)奇觀?。</p><p class="ql-block">建筑用途:存放祭祀神牌的“天庫”,單檐藍瓦圓頂與圜丘形成建筑呼應(yīng)。</p><p class="ql-block">聲學(xué)奇跡:60米弧形墻面可清晰傳遞低聲對話(需面朝墻壁);三音石擊掌可形成三重回聲。</p><p class="ql-block">工藝秘密:山東臨清澄江磚經(jīng)特殊打磨,縫隙小于0.3毫米成就完美聲反射。??</p><p class="ql-block">但這次沒有進到里面,一是人太多,二是現(xiàn)在的回音壁周圍用攔桿圍起來了,只能看看而已,不像以前可以面朝墻壁大聲呼喊。</p> <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占地面積205公頃,由兩重壇墻環(huán)護,分為內(nèi)、外兩壇。外壇墻周長6553米,南北相距1657米、東西相距1703米。內(nèi)壇墻周長4152米,南北相距1283米、東西相距1025米。</p> <p class="ql-block">民國七年(1918年)1月1日,辟為天壇公園,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8日,天壇公園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外壇種植有大量古柏林。外壇早上開放比較早,以供市民早上休閑、鍛煉身體。</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是中國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于1707年,歷經(jīng)康雍乾三代擴建形成占地350公頃的園林群,1860年遭英法聯(lián)軍焚毀后成為遺址公園。? 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西路28號,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tǒng)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p> <p class="ql-block">這些是大水法對面石屏風(fēng),當(dāng)中是皇帝觀看大水法噴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將北京西郊的園林賜予皇四子胤禛(雍正帝),初建時僅600畝,包含牡丹臺等景觀。??</p><p class="ql-block">雍正即位后擴建為皇家離宮,形成福海為核心的山水格局,并增設(shè)正大光明殿等政務(wù)建筑。??</p><p class="ql-block">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將長春園、綺春園并入形成“圓明三園”,并引入西洋樓建筑群,總占地達350公頃。??</p> <p class="ql-block">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間,圓明園開始興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乾隆帝繼位后,在圓明園內(nèi)調(diào)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筑組群。</p> <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圓明園,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zhèn)均被燒。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圓明園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清朝滅亡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建國后,中國政府對圓明園開始了保護整修工作。</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dāng)年12生肖噴水報時的大噴泉。12生肖每個時辰輪流準(zhǔn)時噴水,中午時12生肖一起噴。</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12生肖中已找回7個,還有4個生肖還不知下落。</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dāng)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shù)之大成。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其主要建筑類型包括殿、堂、亭、臺、樓、閣、榭、廊、軒、齋、房、舫、館、廳、橋、閘、墻、塔,以及寺廟、道觀、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種。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文物也保護的越來越好了,不少文物都用玻璃框給保護起來了。最早到北京時,大水法都可以爬上去拍照;十年前部分石塊就在路邊,還可以坐在上面拍照?,F(xiàn)在基本上都被圍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圓明園遺址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31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景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