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4月11日我接到北京同學的電話通知,要我前去聚會。我以為與上次一樣,幾年沒見,相聚敘敘舊,聊聊各自的人生經(jīng)歷,家人,孩子的狀況,因為即將邁入古稀之年??墒牵搅吮本┎胖?,這次是一次不尋常的校友聚會。會議的主旨是《光榮與夢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我走進國家會議中心宴會大廳時,眼前一亮:大廳擺滿餐桌,餐具,我心想?yún)⒓訒h人數(shù)不會少于一千人。果然,粗略地看一下校友組織機構材料,從1946年老延安外語學校(黑大的前身)到此次聚會有28個院系的在京學友參加,心中更是感慨萬千。當年我考入黑大外語系時,黑大只有外語,數(shù)學,中文,物理,化學系,全校也就一千人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更讓我感慨的是原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是我們聯(lián)誼會的名譽會長。在資深顧問中有省部級校友,軍界少將,高等院校校長,著名學者,行業(yè)精英等,其中中央委員4人。坐在貴賓席上除了黑大校長還有我大學同班同學張*己(某省省長)。</span></p> <p class="ql-block">貴賓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參加此次聚會的只是在黑大畢業(yè)后來京工作和安家的一小部分黑大人。外語系就兩桌,每桌十人。我們這桌有七人是我同屆畢業(yè)生,我對面坐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她就是黑大黨委書記張?zhí)於鞯倪z孀,還有兩位59級的學長夫婦。因?qū)λ齻內(nèi)瞬涣私?,沒有深入交談。交談中我們這屆七人有共同之處:用自己的方式走上了人生的一層層臺階。無論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我們都牢記校訓《博學慎思,參天盡物》,奉獻社會時高調(diào)做事,無怨無悔;待遇面前低調(diào)做人,不爭回報。無論是省社科院的博導,還是總參的外事工作者,翻譯及從事外貿(mào)的成功人士,還是我這個普通教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外語系另一桌都是男生,大多數(shù)是外交部、外貿(mào)部、總參總政的駐外大使和外交官,那一桌離我們較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時間較緊,我們外語系見縫插針地留影拍照。當我們桌的七人走到男生那桌時,顧德華同學指揮我們排好位置,有人站著有人坐著,當大家都選好了位置,等待拍照時,只見一個男生手拿茶杯站在我們對面,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笑。雖然他比分手時臉圓了,白了,尤其他個子顯得比學生時代高多了,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我的初戀男友。記得臨別前他去了我宿舍,拿走了有我的所有照片,他流著淚走的。我傻傻的不明就理。在我們相處的幾年里,開始是我媽不同意,看我不開竅,媽說他們家是郊區(qū)菜社的,窮得幾人蓋一床被子……窮倒是不拍,你們各方面都不會協(xié)調(diào),因為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不同,對事物的看法會不一樣……想想以后的日子怎么過?我半信半疑,懵懵懂懂的。說心里話,他雖然沒走到我心里去,但是我依賴他,像依賴哥哥,像依賴親人那樣信任他,主要是生活方面。相處了兩年,他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那時我接觸的大都是外國名著,小資情調(diào)包裹著我,對感情,尤其對愛情的認識很不成熟,我心里向往的是書中的白馬王子。雖然依賴他,但我們從未拉過手,他每個周末都給我買電影票。我就應邀去了一次,反正對他“沒感覺”。奇怪的是,我們是同一中學校友,他高我一屆,我們都是重點班的,認識他是因為他是我校出名的民歌手,經(jīng)常上臺表演。我上大學時他又是與我同校同一個系的,他也認識我,因為我是他同一中學的優(yōu)秀學生……上大學我因病遲到,他在新生招錄名單上看到了我的名字(他是外語系宣傳部部長),于是天天去車站接我,一連接了20天,沒接到我。我到校后,我們很自然地成為別人眼里的男女朋友——他有事沒事總?cè)ノ宜奚嵴椅遥P照我的學習、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5年他被分配到外交部,據(jù)說政治條件要求極嚴格:祖孫三代都得沒問題,用當時的話就是“根紅”,“三代都紅”。我們系那年就挑出三人。他走了,在給我寫的第一封信里說,當走進外交部大樓時,他對我倆的關系就絕望了!因為我家庭出身不好。所以老祖宗的話說得極是:有緣無份!在給他的回信中我說,你是黨的人,我們不該把個人的感情凌駕于黨的利益之上……你們是精英,祖國需要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久,我們分手了。</span></p> <p class="ql-block">聚會前我在北京植物園</p> <p class="ql-block"> 分<span style="font-size:20px;">手40多年,我們各方面天差地別。他一直是外交官,我只是個普通教師,不在一個頻道,沒有聯(lián)系,無交集,我覺得以后也不會在一個生命軌跡了,沒必要再聯(lián)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路上我們有遇見,也有分離或者錯過,奇妙的是還會有“邂逅”,讓你措手不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悄悄地離開了宴會大廳,踏上了回家的路(那時我家在秦皇島市)。集體照片至今我沒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兩年前總政的老同學告訴我,他(我的初戀男友)去了另一個世界。沒想到2012年4月15日的邂逅竟成了永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慈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圖/自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