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206、路漫漫  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

雷一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span></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哪里去呀,</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就在哪安家.</p><p class="ql-block">祖國需要我上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p><p class="ql-block">保家衛(wèi)國把敵殺。</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哪里去呀,</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哪安家</p><p class="ql-block">孝感花園擺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歸國回鄉(xiāng)把汗灑,</p><p class="ql-block">大別山下干勁大</p><p class="ql-block">建好營房把根扎。</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哪里去呀,</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呀哪安家,</p><p class="ql-block">武漢需要我保衛(wèi)呀,</p><p class="ql-block">站崗放哨呀守關卡。</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哪里去呀,</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呀哪安家。</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說的是陸軍第29師87團指戰(zhàn)員,一切行動聽從黨的指揮:黨叫干啥就干啥,1954年,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回國后,自己動手在湖北孝感花園鎮(zhèn)王家崗蓋起了一排排寬暢明亮的紅磚紅瓦房,指戰(zhàn)員們在這兒駐防了6年,又在1962年聽從黨的指揮,從120里外的花園,開進蘆葦叢生,野鴨亂飛,虰螺螢生,水電路都不通的孝感朱湖,經(jīng)過了數(shù)年的拼搏奮斗,在荒湖區(qū)開墾了萬畝良田。1972年,87團指戰(zhàn)員奉命在一夜之間,開出了武漢市,又一次開進孝感朱湖八一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5年,87團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第一個變化是,戰(zhàn)斗人員減少了許多。這一年的年初,根據(jù)中央軍委擴大從會義軍隊精減整編的文件精神,87團的第二批營連排轉轉業(yè)干部30多人,離開部隊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在這批轉業(yè)干部中,就有曾經(jīng)那位關心培養(yǎng)教育我成長進步的老排長,后來提升為團宣傳股股長的畢延生,他轉業(yè)到河南省博愛縣一個鄉(xiāng)鎮(zhèn)當一名副鎮(zhèn)長。這一年的3月份,為了適應未來反侵略戰(zhàn)爭的需要,使部隊的編制更加科學合理,人員更加精練,87團奉命撤銷了2、5、8連,1、2、3營的機槍連、炮兵連合并為營屬機炮連;團直屬的82無后座力炮連、高射機槍連、120炮連合并為團屬炮兵連;特務連、通信連連合并為團屬警通連。這一整編合并,使87團減少了9個連隊,一下子減少了戰(zhàn)斗人員1千多人,87團由一個有3千多人的團,成為了一個有2千多人的團。第二個變化是,這一年的下半年,我入伍后的第三任團長建國前參軍的陳振國(前三任團長是解立根、劉學德和張根太,他們都是抗日戰(zhàn)爭時的老戰(zhàn)士。)調(diào)任步兵第29師后勤部部長。團長的位置有了空缺,武漢軍區(qū)不拘一格的選人才,把原邱少云生前所在連的指導員樊在秀,從團副政委的職位上拔任命為87團團長。樊在秀,一個1960年3月從河南省焦作地區(qū)入伍的義務兵,入伍時,只是高小文化水平。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服役的1年后,被提拔為邱少去生前所在班的班長,3年服役期滿后,被提升為邱少云生前所在排的排長;服役第六年,就成了邱少云生前所在連的指導員;服服役第八年,就由指導員直接提升為邱少云生前所在營的教導員;服役第十年,就由教導員越過副主任的職務,直接提升為團政治處主任,成為了一名年齡不剛30歲出頭的副團職干部;服役第十五年,他由團政治處主任提升為團里副政委;服役第十五年時,他由副政委提升為邱少云生前所在團團長。在那個年代,樊在秀在職務上成長進步很快的原因,是得益于他個人的勤奮好學、不怕困難,積極工作,加上年輕和碰到了難得的機遇。15年后,樊在秀走馬上任,成為了邱少云生前所在團的團長。在七十年代中期,一個六十年代的義務兵,在和平年代里被提拔到野戰(zhàn)軍正團職實職的崗位上,在全國乃至在武漢軍區(qū)管轄領導的部隊中,是不多見的。后來,他又從團長的職位上越過師政治部主任的位置,直接躍進了師里副政委的崗位上,再后來成了政委的職位上。在當時,樊在秀的提升,用戰(zhàn)士們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可以說他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哇!第三個變化是,3月份,經(jīng)武漢軍區(qū)批準,87團要在孝感朱湖八一農(nóng)場,自己動手,建設自己的營房。營房建設好后,我團指戰(zhàn)員,就要告別那在六十年代初,我們的指戰(zhàn)員在朱湖農(nóng)場臨時親手搭起的那一間間的茅草房,住進嶄新硬化了的紅瓦房里。莫看我們團的指戰(zhàn)員,在相當長的日子里,住的是茅草房,我們的居住條件,連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如,可是我們的干部戰(zhàn)士卻是毫無怨言,心甘情愿的。因為我們團的指戰(zhàn)員,在部隊生動活潑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下,他們明確了當兵不是來圖享受的,是來為人民報務的,雖然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并不富有,但是我們一個個卻是精神富有者,我們牢記了人民軍隊的宗旨,繼承和發(fā)揚了老八路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思想紅,團風正,作風好,紀律嚴,做到了身在農(nóng)場,胸懷全國,個個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民的好戰(zhàn)士。這一切,就使得87團和團所居住的朱湖八一農(nóng)場,成為了一個鍛煉人,改造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最好場所,成了一些人仰慕的好地方,許多的名人要員都要求到我們團來學習生活鍛煉。武漢市楚劇團的演職人員,87團生活過;前浙江省軍區(qū)的政委和司令員后任湖北省軍區(qū)司令員的張秀龍,兩位共和國的老將軍,被下放在我們的部隊生活學習鍛煉過;原昆明軍區(qū)譚政委,原武漢空軍政委、全國空軍政委廖冠賢和原武漢空軍副司令員、空降兵第15軍軍長方銘,他們不把自己的兒子安排進城市里,不安排進自己所領導的生活條件要比陸軍部隊好得多的空軍部隊里當兵,卻專門托人先后把自己的兒子,廖江生等3個將門虎子,送到87團這個生活相當艱苦住著茅草房生活條件差的部隊里當兵,目的就是要讓兒子,經(jīng)經(jīng)風雨,見見世面,與87團這個保持和發(fā)揚了我軍艱苦奮斗精神的指戰(zhàn)員們一齊生活,摸爬滾打,在學習鍛煉中成長;還有那從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畢業(yè)的6百多名大學生,600多個天之驕子、天之驕女,也在朱湖農(nóng)場,在我們的部隊生活勞動鍛煉了3年多的時間,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覺悟,堅定了他們的革命意志,磨練了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使他們經(jīng)受住了一場風雨的考驗,加深了對勞動人民的感情,為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生活并不是一件吃虧的事,不怕吃苦,是治療貪圖享受、不思奮進的一濟良藥;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朱湖八一農(nóng)場艱苦的環(huán)境,是磨礪一個人,磨礪一個人民戰(zhàn)士成人長成材最好的革命搖籃。</p><p class="ql-block">   87團指戰(zhàn)員不是沒有營房,他們有過自己的的標準營房。那是87團志愿軍的老兵們1954年從抗美援朝鮮的前線回國,移防湖北孝感花園后,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并投資,由那些親愛的志愿軍老兵們,在復員前親自動手為我們這些后來當兵的接班人,修建的一幢幢路通水通電通、有俱樂部、圖書室、練兵場、服務社生活設施齊全的營房,那是87團在法定意義上的營房。營房建好后,有的志愿軍老兵,還沒有來得及品嘗一下自己親手建造的新營房的味道,就復員回鄉(xiāng)了。</p><p class="ql-block"> 時光如流水,一晃流去了14年。也許是為了那寶貴的400萬斤糧食(當時87團在朱湖八一農(nóng)場年產(chǎn)糧食4百萬斤左右。),也許是既能生產(chǎn)糧食,又不耽誤練兵,不影響戰(zhàn)備工作的原因,同時,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把生產(chǎn)當成戰(zhàn)場,還能鍛煉好指戰(zhàn)員的筋骨,磨練出指戰(zhàn)員堅強的意志和品質(zhì),所以,自從離開花園后,87團末能如愿以償?shù)貜闹旌r(nóng)場返回有營房的花園鎮(zhèn)。種種跡象表明,87團要在朱湖八一農(nóng)場安營扎寨、安家落戶了。時間長了,慢慢87團的指戰(zhàn)員對返回花園鎮(zhèn),已不抱多大的希望了,那兒的營房是遠水不能夠解近喝,大家安下了心,決心繼續(xù)艱苦奮斗,要在朱湖農(nóng)場大干一場。正在這個時候,一直在關心、關懷著87團的成長,關注著87團指戰(zhàn)員生活環(huán)境的武漢軍區(qū)的首長和步兵第29師的領導,考慮到我們團指戰(zhàn)員,生活在低凹潮濕的朱湖農(nóng)場,居住的是茅草房,長期這樣,多少會影響到干部戰(zhàn)士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到干部戰(zhàn)士的身體健康問題。為了改變我團指戰(zhàn)員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決定撥款30萬元,讓我團指戰(zhàn)員自己動手,在朱湖農(nóng)場建設一個野戰(zhàn)軍步兵團總面積7千個平方米的營房,讓每一個連隊,都有一幢水泥地坪硬化的房屋居住.都能有自來水吃用。</p><p class="ql-block">  30萬元,如果是現(xiàn)在,別說是建一個團2千多指戰(zhàn)員居住的營房,就是用來建設一個連隊100多人居住的營房,那也是根本不夠用的。但是,在上個世紀的1975年,30萬元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盡管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但要用這筆錢,建設野戰(zhàn)軍一個團隊7千多平方米的讓2千多名指戰(zhàn)員居住的營房,顯然是有點緊張的。因為除了建設用的土地是免費的外,(朱湖八一農(nóng)場的土地,是六十年代初遵照當時國家的開荒政策,像開發(fā)建設東北北大荒和新疆建設兵團開發(fā)建設新疆廣闊的荒地那樣,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和湖北省政府批準由駐防湖北省的陸軍第29師辛勤開墾的,這兒已成為了我們邱少云生前所在團的駐防地。)每平方米的計劃造價只有40多元,人平只有300多元。建房的資金緊張,團里就在節(jié)省開支上下功夫,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做到了能夠不請的工人的盡量不請,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就千方百計地自己去解決。87團指戰(zhàn)員一邊生產(chǎn),一邊訓練,一邊像當年的志愿軍回國后在孝感花園修建營房那樣,建立了石灰場和窯場,自己燒磚,自己生產(chǎn)石灰,自己運輸,自己作小工,自己出力氣,自己動手在朱湖農(nóng)場修建營房,這樣,就為建房節(jié)省了一大筆資金。</p><p class="ql-block"> 87團,要在孝感朱湖八一農(nóng)場修建營房的消息,傳到了每一個連隊。干部戰(zhàn)士知道了這一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動,他們摩拳擦掌,決心要為建設新營房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975年的4月上旬,營房的建設以各個連隊為單位,在武漢市東西湖大堤孝感朱湖淪河的西邊、漢宜公路途經(jīng)孝感朱湖八一農(nóng)場的東邊1公里長的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段,擺開戰(zhàn)場,自力更生正式開工建營房了。在營房建設中,全團的指戰(zhàn)員明確肩負的責任,縱觀五洲風云,牢記了刀要天天磨,兵要時時練的道理,做到了生產(chǎn)、訓練和建房三不誤。指戰(zhàn)員們一邊不誤農(nóng)時地種好收獲好莊稼,一邊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堅持每天跑早操、爭分奪秒地參加軍事訓練,一邊以很高的熱情積極投入到了營房的建設。全團從政委宋進儒、團長樊在秀,到每一個營連的營長教導員、連長指導員;從司政后機關的參謀長、主任、處長、參謀干事助理員,到連隊的每一個戰(zhàn)士,都成了營房建設中的“建筑泥瓦工”。除了砌墻上梁蓋瓦,由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建筑師傅來指導完成外,其余的例如挖地基,修道路,運磚瓦,運沙石,運石灰,運水泥,搬磚送瓦和沙石,攪拌泥漿扛木料等建筑工地上的一切雜活,都是由我團指戰(zhàn)員充當小工來完成的。這樣,自己動手,自力更生建營房,能夠為國家省下一筆很大的建筑用工費用。經(jīng)過3個多月的緊張勞動,20多幢紅磚上墻,紅瓦蓋頂,上有天花板隔熱層,下是抹得平展展、亮光光的水泥地面的7千平方米的平房,矗立在了昔日蘆葦叢生臭泥滿湖的朱湖農(nóng)場。這新建的營房,室內(nèi)沒有衛(wèi)生間,每一幢房子旁邊建有一個公用廁所,供100多號人使用,它的生活設施雖然比大都市里的那些高樓大廈的設施要差一些,但是,有了這一幢幢水泥硬化了的再也不會被大風揭去房頂?shù)臓I房,87團的指戰(zhàn)員已是非常的滿意啦!</p><p class="ql-block">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87團團指戰(zhàn)員以3個多月的并肩作戰(zhàn)、艱苦勞動的汗水,以一個星期建起一幢房屋的速度,換來了一排排一幢幢嶄新的營房矗立在朱湖八一農(nóng)場。1975年的7月15日,87團正式告別了昔日的茅草房,2千多名指戰(zhàn)員,喜笑顏開地搬進了各自自己動手新建的營房里生活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是普通的人,沒有末卜先知的本領,我們是在正常的狀態(tài)下,在無意中像當年的志愿軍戰(zhàn)士那樣,做了一件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好事。我們誰也沒有想到,我們出大力、流大汗,親手建造的營房,一年后將會由兄弟部隊的戰(zhàn)友來接防、居住、生活。當時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在心里甜蜜蜜的想著,如今我們團有了新營房,我們可能會在朱湖這個魚米之鄉(xiāng)住上幾年,大家決心要大顯身手,一邊練好兵,時刻準備 去打仗;一邊種莊稼,多為國家生產(chǎn)糧食。</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水無常勢,兵無常態(tài)。我們誰也沒有想到,新營房建好后,就進入了邱少云生前所在團全體指戰(zhàn)員離開湖北省,離開孝感縣,離開朱湖農(nóng)場的到計時的日子里。因為29師87團終究不是地方部隊,不是武警城防部隊,可以像他們那樣長期地駐防在一個地區(qū),一個城市,29師87團是中央軍委的一支野戰(zhàn)軍,是一支機動性很強的時刻準備開赴前線打仗的部隊,一般來說,這支部隊,是不會長期地駐防在一個地方的,87團指戰(zhàn)員,隨時都有可能被黨中央、中央軍委一聲令下,調(diào)動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駐防。</p><p class="ql-block">離開湖北省的日子,離87團指戰(zhàn)員已不遠了。</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篇。</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土,最聽黨的話。</p> <p class="ql-block">一切行聽指揮,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親切地與戰(zhàn)士們握手。</p> <p class="ql-block">指戰(zhàn)員正在演唱《毛主席的戰(zhàn)土最聽黨的話》。</p> <p class="ql-block">  1963年,時任伊犁軍分區(qū)政治部宣傳干事的李之金到連隊蹲點,被官兵們“三峰駱駝一口鍋、兩把鐵鍬住地窩”的忠誠戍邊精神所深深感染。他連夜寫出《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的歌詞。這首詞譜成曲后,很快從阿拉馬力邊防站傳唱到了祖國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歌詞:李之金; 作曲:李之金</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哪兒安家</p><p class="ql-block">祖國要我守邊卡</p><p class="ql-block">扛起槍桿我就走</p><p class="ql-block">打起背包就出發(f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哪兒安家</p><p class="ql-block">祖國要我守邊卡</p><p class="ql-block">邊防線上把根扎</p><p class="ql-block">雪山頂上也要發(fā)芽</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哪兒安家</p><p class="ql-block">祖國要我守邊卡</p><p class="ql-block">頂風冒雪把武練</p><p class="ql-block">練好本領準備打</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到哪里去</p><p class="ql-block">哪里艱苦哪兒安家</p><p class="ql-block">祖國要我守邊卡</p><p class="ql-block">翻山越嶺去巡邏</p><p class="ql-block">敵人侵犯決不饒他 </p> <p class="ql-block">陸軍第29師87團是一支聽黨指揮,作風過硬,不怕吃苦,勇于奮斗的部隊。</p> <p class="ql-block">1975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朱湖“八一”農(nóng)場的雷一聲。</p> <p class="ql-block">圖片:孝感市孝南區(qū)朱湖農(nóng)場。</p> <p class="ql-block">朱湖八一農(nóng)場的茅草房。</p> <p class="ql-block">87團指戰(zhàn)員,1975年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在孝南朱湖淪河之濱建起來的營房,營區(qū)有三公里長。</p> <p class="ql-block">由漢口通往漢川荊門的公路,公路西邊,是87團指戰(zhàn)員開墾出的萬畝田園。</p> <p class="ql-block">磚瓦結構的營房。</p> <p class="ql-block">營區(qū)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87團司政機關辦公室的樓房?,F(xiàn)在已被孝感某單位借用。</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日,雷一聲和兒子雷進軍,訪看50年前生活過的孝感市孝南區(qū)朱湖農(nóng)場,公路的西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良田。</p> <p class="ql-block">圖片是87團政治機關干部的合影,圖片中的干部在1975年都當過“泥瓦工”,為建設營房,流過汗水。</p> <p class="ql-block">圖中左雷一聲,右雷進軍。地點是孝感市孝南區(qū)東山頭。人物背景后原是87團120炮連和75炮連指戰(zhàn)員生話軍營,那位1971年入伍被推薦進入武漢大學學習的丹江口入伍的戰(zhàn)土陳景學,就是來自75炮兵連。</p> <p class="ql-block">圖片:孝感花園29師的大門。其他五個團的營房,已是殘垣斷壁。</p> <p class="ql-block">前人載樹,后人乘涼。圖中的營房是1954年抗美援朝的上萬名志愿軍老兵們修建的標準營房,保存得這樣好的營房,在王家崗少能見到了。筆者2023年10月1日國慶期間,曾專門去王家崗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圖是在大西北武威29師(56師)87團(168團)的營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