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者: 樑兄<br><br>? 美篇號: 6504031 <p class="ql-block">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處于甘肅、青海、新疆和西藏四省區(qū)交匯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海西地域今年成為熱門打卡地,吸引了眾多游客, 2025年5月29日開啟海西大環(huán)游,行程見圖示。</p><p class="ql-block"> 第一集:俄博梁、黑獨山、胭脂山(已發(fā))。</p><p class="ql-block"> 第二集:大柴旦翡翠湖、艾肯泉、烏素特水上雅丹景區(qū)(已發(fā))。</p><p class="ql-block"> 第三集:可可西里、茫崖翡翠湖、貴德國家地質(zhì)公園(已發(fā))。</p><p class="ql-block"> 第四集:青海湖、察爾汗鹽湖、天峻石林、龍羊大峽谷、塔爾寺。</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被譽為 “高原藍寶石”。</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體面積為 4650.08 平方千米,最長約 104 公里,最寬約 62 公里,最大水深 31.4 米,湖水容積 739 億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形成于距今 13 萬年前的新構(gòu)造運動后,原為外流淡水湖,與黃河水系相通,后因湖東部日月山強烈上升隆起,堵塞倒淌河,使其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青海湖遂演變成封閉湖泊。</p> 雍正四年曾立碑文。 航拍。 青海湖是藏傳佛教信徒的 “圣湖”,“祭?!薄稗D(zhuǎn)湖” 等宗教活動歷史悠久。主要景點包括鳥島、沙島、二郎劍景區(qū)等。 和藏民全家合影,增加民族感情。 <p class="ql-block"> 由于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湖區(qū)北部和東部是風沙堆積區(qū),西部和北部分布著河漫灘、三角洲及河道堆積地,山麓與平原交替地帶有沖積洪積扇,形成以高原湖泊為主,兼有草原、濕地沼澤、沙漠和雪山等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第二大鹽湖。</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柴達木盆地的中東部,鹽湖自西向東分為別勒灘、達布遜、察爾汗和霍布遜 4 個湖區(qū),總面積 5856 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是柴達木古湖發(fā)展演化的產(chǎn)物,第四紀以來的地質(zhì)環(huán)境決定其形成和演化。隨著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形成青藏高原,海水流失形成湖泊,封閉地形使徑流匯聚,鹽分流入,長期風吹日曬,高濃度鹵水結(jié)晶成鹽層,最終形成察爾汗鹽湖。</p> <p class="ql-block"> 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床,有霍布遜、察爾汗、達布遜和別勒灘四個礦段。其中鈉鹽儲量約為 555.2 億噸,伴生著鎂、鋰、硼、碘、鉀等多種礦產(chǎn),鉀、鎂、鋰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潛在經(jīng)濟價值達百萬億元。</p> 美女總是靚麗的風景線。 情侶兩人很般配。 <p class="ql-block"> “萬丈鹽橋” 是用鹽蓋鋪成的寬闊鹽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是舉世罕見的路橋工程。</p> <p class="ql-block"> “千島鹽花” 是鹽田水分蒸發(fā)后形成的鹽結(jié)晶花,形如珍珠、珊瑚等,美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天峻石林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城西部天峻山上的一處獨特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 天峻石林與云南石林一樣,都是喀斯特地貌的產(chǎn)物,形成于距今約 3.5 億年前的石炭紀。但由于在形成過程中遭遇了青藏高原抬升造成的缺水、干旱,水蝕過程未能完成,而是經(jīng)漫長的風蝕,形成了如今獨特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數(shù)以百計的群山石林,造型奇特,有的筆直高大,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像猛虎下山,有的似觀音靜立,形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石林色彩多半呈青灰色,褐紅、灰、白等色摻雜其間,天然渾成,妙趣天成。站在山下,輕云薄霧在山間繚繞,猶如一幅水墨丹青畫。</p> <p class="ql-block"> 沿著小路漫步,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此外這里還有神秘的巖畫群、神奇的天峻冰川等景觀,能讓游客領(lǐng)略到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龍羊大峽谷它是黃河上游氣勢最為磅礴的峽谷群,被譽為 “中國的科羅拉多” 大峽谷。</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與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入口處,峽谷在龍羊峽水電站和拉西瓦水電站之間,全長 33 公里,兩岸巖石為沉積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峽谷巖層嶙峋、層巒疊嶂的景觀,谷內(nèi)溝壑縱橫、奇峰險石、陡壁萬仞、巍然天門,形成了 “奇、幽、深、異、險、密” 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 據(jù)地質(zhì)考證黃河形成已有四萬多年,龍羊峽谷的黃河河道在這四萬多年里從未改變過,而且自黃河發(fā)源地至龍羊峽再沒有比這個峽谷更長、更壯觀、更美麗的峽谷,因此有 “高原古水道、大河第一峽” 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塔爾寺是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城魯沙爾鎮(zhèn)。</p><p class="ql-block"> 2016年去過,2025年舊地重游,不同的是照片旁邊多了2個美女。</p> 2016年塔爾寺留影,一晃9年過去了。 <p class="ql-block"> 塔爾寺建筑群分布在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占地面積達 45 萬平方米,共有 9300 余間(座)建筑。建筑融合了漢藏風格,金瓦寺、經(jīng)堂等采用傳統(tǒng)漢族建筑形式,有三檐歇山式屋頂、彩繪門窗等特點;屋頂?shù)牟厥斤w檐、鞭麻墻的巧砌等則展現(xiàn)了藏族建筑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p> 大金瓦殿是塔爾寺的主殿,位于寺院中心,始建于 1379 年,建筑面積 456 平方米,三檐歇山宮殿式建筑,琉璃瓦墻、鎏金銅瓦屋頂,殿內(nèi)主供紀念宗喀巴大師的大銀塔。 小金瓦殿始建于 1692 年,為兩層正殿,單檐式屋頂覆蓋著鎦金銅瓦,是專門供奉保護全寺僧眾和殿堂安寧的眾護法神殿宇。 大經(jīng)堂是全寺僧眾集體頌經(jīng)和舉行重大佛事活動的場所,也是顯宗學(xué)院的經(jīng)堂,始建于 1612 年,建筑面積 2750 平方米,為典型的土木結(jié)構(gòu)藏式雙層平頂建筑。 <p class="ql-block"> 非常欽佩藏族同胞的求來世的契而不舍的精神,據(jù)說要10萬次起臥,漢人求今生他們求來世,信仰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設(shè)有顯宗、密宗、時輪、醫(yī)明四大學(xué)院和欠巴扎倉,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識分子的高級學(xué)府之一,也是藏傳佛教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和展示中心,在全國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 踏上海西這片土地,就像闖入了一個被歲月塵封、又被自然偏愛的神秘世界,每一眼都是視覺盛宴,每一刻都能感受到心靈的震撼與洗禮。</p><p class="ql-block"> 湖面仿佛踏入夢幻之境。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天地在這里顛倒相融 ,分不清何處是水,何處是天。站在鹽湖之上,腳下是潔白的鹽粒,如同細碎的水晶,一步一痕美得讓人窒息,像是在書寫與這片圣湖的專屬記憶。</p><p class="ql-block"> 遼闊的戈壁灘一望無際,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荒蕪中帶著一種野性的美。一片湛藍的湖水映入眼簾,大大小小的鹽池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xiàn)出不同層次的綠,淺綠、翠綠、墨綠相互交織,與周邊的荒漠形成鮮明對比,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海西,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將自然與人文完美融合,是一場逃離喧囂、回歸本真的心靈之旅。這里的每一處風景,每一種文化,每一口美食,都讓人難以忘懷,仿佛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珍貴禮物 ,等待著更多人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珍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集完(共4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