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雞”為名的城市索源</b></p><p class="ql-block"> 我國的城市在命名上五花八門,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有以風(fēng)景名勝命名的,有以歷史人物命名的。自古以來在我國龍和鳳就被視為祥瑞的象征,龍鳳呈祥,代表著吉祥如意。所以有不少城市以龍和鳳為名,比如鳳城、鳳翔,龍游、龍海、來鳳和龍山等等,多不勝數(shù)。有趣的是,我國居然還有以“雞”為名的城市。雞作為一種家禽,很少會用在城市名稱上,全國共有四座城市名字中帶“雞”,其中兩個市兩個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陜西寶雞</b></p><p class="ql-block"> 寶雞是陜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關(guān)中平原最西端,西接甘肅天水、平?jīng)?。全市下?區(qū)8縣,總面積1.8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325萬。寶雞歷史極其厚重,這片土地是華夏始祖炎帝的誕生地,是周秦王朝的發(fā)祥地,故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之盛譽!</p><p class="ql-block"> 寶雞自古有陳倉、雍州、西虢、西岐、西府等多個名稱,每個名字都是撲面而來的歷史滄桑感。寶雞之名始于唐代,因城東南陳倉的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稱寶雞。</p><p class="ql-block"> 唐肅宗至德二年,正值安史之亂,唐玄宗避亂四川,太子李亨在靈州登基,掛帥平叛。相傳大軍行至陳倉一帶,就是那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發(fā)源地。忽聞陳倉雞峰山上石雞啼鳴,聲傳十余里。聞神雞鳴叫,此后唐軍節(jié)節(jié)勝利,叛軍則一蹶不振,最后潰敗。肅宗認(rèn)為“石雞啼鳴”乃是祥瑞之兆,神雞為國之寶,遂改陳倉為寶雞,一直沿用至今。寶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法門寺、炎帝陵、九成宮、大唐秦王陵、姜太公釣魚臺等眾多享譽國內(nèi)外歷史名勝區(qū)。寶雞還是我國西部工業(yè)重鎮(zhèn)和鐵路東西大動脈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陜西的第二大城市。如今是關(guān)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jié)點城市、關(guān)中——天水經(jīng)濟區(qū)副中心城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黑龍江雞西</b></p><p class="ql-block"> 雞西市是黑龍江省下轄的一座地級市,位于省境東南部,東部和南部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為鄰,全市下轄6區(qū)3縣市,總面積2.25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146萬。古肅慎人很早以前就開始生息繁衍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漁獵文明——新開流文化。</p><p class="ql-block"> 秦代時,屬遼東郡管轄,西漢時期歸玄菟郡管轄。唐朝時,雞西地區(qū)正式和中原地區(qū)有了交往,渤海國在此設(shè)立了東平府。而雞西的名字來自于一座山,此山名為雞冠山,因市區(qū)位置在雞冠山以西故稱雞西。雞冠山是當(dāng)?shù)孛剑澘讨凭玫牡赜蛭幕?,它是世代雞西人引以為豪的地標(biāo),是雞西的象征。有意思的是,雞西市主城區(qū)就叫雞冠區(qū)。雞西是東北的老工業(yè)基地,是中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及石墨的生產(chǎn)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城市。雞西煤炭儲量巨大,遠超“煤都”撫順,另外石墨儲量近5億噸,居亞洲第一。曾經(jīng)被中國礦業(yè)會授予“中國石墨之都” 礦業(yè)名城的稱號,成為建國以來被授予礦業(yè)名城稱號的第11個城市,是黑龍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雖然如今也面臨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但曾經(jīng)困難時期,雞西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另外雞西還是一座美食城市,當(dāng)?shù)氐臇|北特色美食小有名氣;雞西大冷面,拌菜,烤串,烤肉,雞西刀削面,烤冷面深受全國人們的喜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黑龍江雞東</b></p><p class="ql-block"> 既然有雞西相對就有雞東,顧名思義,雞東就在雞冠山以東。雞東是個縣,隸屬于雞西管轄,全縣總面積3243平方公里,下轄8鎮(zhèn)3鄉(xiāng),總?cè)丝诩s26萬。雞東1965年建縣,因行政區(qū)域位于雞冠山以東而得名,距離雞西市區(qū)16公里,南部與俄羅斯交界,邊界線長111公里。雞東縣境內(nèi)資源十分豐富,素有“聚寶盆”的美譽。地下礦產(chǎn)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的煤炭儲量達34億噸,是黑龍江省煤炭儲量最大、產(chǎn)量最高的縣,也是全國10個重點產(chǎn)煤縣之一。另外,其南北山區(qū)盡為森林覆蓋,森林覆蓋率達42.6%,盛產(chǎn)人參,黃芪、黨參,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藥材,還有木耳、蘑菇,核桃、榛子、蕨菜、松茸等各種東北野山珍。</p><p class="ql-block"> 在兩山之間還有10萬畝草原,分布著3個牧場,每到夏季,呈現(xiàn)出“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肥”的壯美草原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河北雞澤</b></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個帶“雞”字的城市很低調(diào),很多人可能都沒聽過,它是河北的雞澤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隸屬于邯鄲市,全縣面積340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30萬。雞澤縣并沒有什么名氣,它僅是華北平原上眾多的小縣城之一,默默無聞,不過卻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雞澤之名有將近三千年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史書《春秋經(jīng)》,當(dāng)時屬晉國,稱“雞澤晉地”。原本不是縣名,而是個自然的沼澤地,因此地地勢低洼,在古代有諸多湖泊沼澤,沼澤地魚蝦草蟲較多,于是,戶戶養(yǎng)雞鴨,出現(xiàn)了雞鴨遍地的景象。古人稱此地“井丘聯(lián)比,可以盈澤,雞以氏澤、澤曰雞澤”。雞澤是“雞澤同盟”發(fā)生地、名士毛遂故里。公元前570年6月,在邯鄲市東北65公里處的雞澤一帶,發(fā)生了一次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歷史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相繼稱雄,出現(xiàn)了相互兼并的格局。年僅17歲的晉悼公為對付楚國,奉周天子之命,召集中原各國諸侯在晉國雞澤舉行同盟大會,共九國諸侯達成共識舉行結(jié)盟。雞澤之盟確定晉國取得盟主地位,此后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雞澤也因此名震中原?,F(xiàn)今雞澤縣舊城營村北仍存有“晉侯盟臺”遺跡。從漢至隋此地稱廣平縣,從隋朝開始正式稱雞澤縣,已1400多年,是一個名副其實千年古縣。</p><p class="ql-block"> 我國歷史悠久,每一個城市名字就像一張張名片,每個地名都蘊涵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具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內(nèi)涵。每個地名都承載著其厚重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是我們的先人在不斷總結(jié)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和人生百態(tài)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高度提煉概括,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