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霍夫堡皇宮(Hofburg Palace),宛如一部沉默的史詩, 矗立在維也納的心臟,以恢弘的姿態(tài),橫貫了七個世紀的輝煌歲月。</p><p class="ql-block">她曾經是13世紀的防御要塞,然后是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的宮殿,如今是維也納國會和總統(tǒng)官邸。</p><p class="ql-block">霍夫堡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奧匈帝國的瑰寶,收藏著歲月與歷史,有一種莊重、輝煌與深沉的美。</p> <p class="ql-block">奧匈帝國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現(xiàn)任皇帝不能入住前朝皇帝的房間,于是每位新皇都會極盡奢華的加建自己的宮殿,故而如今的霍夫堡皇宮共有18棟建筑物、19座庭院、2500個房間以及54個出入口,總面積高達24萬平方米,儼然是一座小小城池。</p> <p class="ql-block">半月形的米歇爾宮是霍夫堡皇宮的正門 ,彎曲而對稱,大門前面是米歇爾廣場,廣場的下面便是往日的羅馬廢墟—-昔日的宮殿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米歇爾宮的大門中央有四根巨柱如神祇之骨,簇擁著高懸的皇室徽章,盡顯哈布斯堡家族昔日的榮耀。</p><p class="ql-block">門口有四尊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雕像,他是宙斯和赫拉的兒子,是勇猛的化身被奉為戰(zhàn)神。</p> <p class="ql-block">大門有高高的廊廳,有精美圓頂和墻上栩栩如生的雕像。陽光透過穹蒼頂,灑下一抹絢爛,馬車叮鈴鈴掠過,卷起一路風程。</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的外門也叫“英雄門”,建于 1821–1824 年,原本是為紀念奧地利在拿破侖戰(zhàn)爭中的勝利而修建的凱旋門。</p><p class="ql-block">厚重的石材,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寬闊的五孔拱門,氣勢莊重。門額上刻有金色銘文,贊頌皇帝與祖國的榮光。如一道 凱旋的屏障,仿佛將城市的喧囂隔絕開來。</p> <p class="ql-block">通往內廷(Innerer Burghof)還有一個門,瑞士門。建于 1552 年的瑞士門,名字源自17世紀守衛(wèi)此處的瑞士衛(wèi)隊。 這是今日仍保存的最古老宮門, 她宛如一枚莊嚴的徽章,將人帶入奧地利帝國昔日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紅白相間的石材鑲嵌著特蕾莎女皇的兒子—斐迪南一世皇帝的帝國徽章與頭銜,環(huán)繞著帝國雙頭鷹,莊重而典雅。</p><p class="ql-block">紅白色的裝飾象征著奧地利的國色,天花板上有一片色彩濃烈的文藝復興風格繪畫,神祇凱旋,人衣袂飛揚,伴隨卷曲的金色飾紋,以寓言與象征展現(xiàn)帝國的權力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最古老的核心便是內廷,這片方正的庭院,四周環(huán)繞著白色與灰色交錯的宮殿,墻壁間點綴著古典的窗框與低調的巴洛克線條。</p><p class="ql-block">石板鋪就的廣場,幾百年來曾是無數(shù)儀式與慶典的舞臺:皇帝加冕時的莊嚴宣告,士兵整齊的列隊,賓客車馬的轔轔聲,都在這片方寸之間回蕩。</p> <p class="ql-block">正中央高聳的青銅雕像,是特蕾莎女皇的丈夫,弗蘭茨一世皇帝,他頭戴月桂冠,身著古羅馬式長袍,姿態(tài)端莊,象征著智慧與穩(wěn)重。</p><p class="ql-block">正面基座上的拉丁文寫的是:吾愛吾民,基底座四角環(huán)繞著四個圣女雕像,寓意宗教、和平、正義與力量。廣場四周是霍夫堡最古老的核心建筑群,使得雕像顯得格外莊嚴。</p> <p class="ql-block">內廷里還有一個著名的廣場—-約瑟夫廣場。中央高高聳立著弗蘭茨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皇帝的騎馬雕像,神駿凜凜,馬背上的皇帝身影挺拔,長劍浴血,風氅翻飛,如虎添翼…</p> <p class="ql-block">約瑟夫廣場上最著名的便是“ 國家大廳”—奧地利國家圖書館,一張長長的紅地毯從門口延伸到庭院。</p><p class="ql-block">這是全天下最美的國立圖書館,那是黃金與知識交織的殿,這里融匯了建筑、藝術和文化的精髓,是巴洛克時期建筑與歐洲文明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建筑群里最著名的是皇帝寓所,也就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和茜茜公主生活過的地方,走進這里,就如同穿越到19世紀的帝國歲月里。</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等待大廳,皇帝每周安排兩次接見,每個臣民無論出身和地位都可以與皇帝談話,按照約定的時間提前在這里等候。</p><p class="ql-block">墻上掛著幾幅贊頌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宏大畫作,有1814年拿破侖戰(zhàn)敗并被迫簽署《巴黎和約》后奧地利軍隊進入維也納;有1809年法軍撤離維也納后弗朗茨一世返回維也納的,有弗朗茨一世在久病后首次出行….</p> <p class="ql-block">隨后是接待室,紅色織錦覆蓋墻面,金色鑲邊在吊燈水晶的映射下閃爍。房間里排列著厚重的巴洛克式扶手椅,桌面鋪著絲質桌布,上面擺放著象牙鑲嵌的信件盒與印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墻上懸掛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的肖像,他身著陸軍元帥白色制服,胸前掛滿勛章,眼神堅定而威嚴。</p><p class="ql-block">皇帝在這里站著接見來訪者,一天要接見上百人。房間中央擺著他的最后一幅肖像畫,于1915年繪制,次年皇帝駕崩,享年86歲。</p> <p class="ql-block">大臣會議廳是皇帝主持大臣國務會議的地方,中央是一張深色木制長桌,四周排列著雕刻精美的高背椅。高大的窗戶,綢緞織就的墻面,暖色的地毯與水晶吊燈交相輝映。家具精致古樸,紫檀、桃花心木與金葉工藝交融,展現(xiàn)著帝國晚期的審美。</p> <p class="ql-block">墻上掛著奧地利帝國各時期疆域的地圖,地圖邊緣的金色框線在燈光下微微閃爍。每一份奏折、每一次外交決策,都曾在這間房間中形成,仿佛空氣中還殘留著歷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緊鄰會議室的是書房。房間雖不大,卻布置得井井有條。深色木桌上堆疊著密密麻麻的奏折與信件,墨水瓶和羽毛筆整齊擺放在小托盤中。墻上書架排列整齊,收藏著法律、歷史與外交文獻。</p> <p class="ql-block">書桌旁的椅子磨損處微微發(fā)亮,記錄著皇帝無數(shù)伏案的時光。這里是他日復一日、夜以繼日工作的地方,回蕩著他每日清晨四點半起床的足音,每一件陳設都顯露著帝王的勤勉與責任,有著19世紀中后期的莊重與細膩。</p> <p class="ql-block">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非常勤勉,一生的皆大部分光陰都在這里度過。深色木質的書桌上,墨跡與羊皮紙似乎仍在低聲訴說帝國的政務,而正對著這片案幾的墻壁,卻懸掛著兩幅溫柔而動人的畫像——茜茜公主的身影,宛如皇帝心底永恒的光。</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的長發(fā)如夜色的瀑布,自肩頭傾瀉至背后,波浪般的卷發(fā)在畫布的光影中泛起柔和的光輝。她不加修飾的神情中,帶著一份近乎詩意的孤獨與自由,那是她靈魂深處對自然與天空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這一幅畫像,則捕捉了她將繁密的長發(fā)攏至胸前的姿態(tài)。纖細的雙手輕柔地抱住那一瀉而下的發(fā)絲,像是護著一份秘密的心事,也像是將歲月與憂思環(huán)抱在懷中。她的眼神幽遠而寧靜,仿佛在透過時間與空間,與案前的皇帝默默相望。</p> <p class="ql-block">茜茜的畫像,被兒女們的畫像簇擁著,懸于皇帝書桌前,不是裝飾,而是慰藉。在政務的重負與帝國的喧囂之下,弗朗茨·約瑟夫始終可以抬起目光,看見他所深愛的皇后——她的美,她的自由,她的倔強,她的孤寂,都凝固在這一瞬間,成為永恒。</p> <p class="ql-block">書房緊挨著臥室,皇帝沒有皇后陪伴時便獨自睡在這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生活十分簡樸,無論在霍夫堡還是美泉宮,都只睡一張鐵質的行軍床。鐵制床低矮而堅固,床單潔白整齊,墻上掛著圣像和宗教畫作,床頭擺放念珠與祈禱書。</p> <p class="ql-block">房間內還有一個小祈禱臺,供皇帝每天早晚祈禱。室內沒有多余的裝飾,簡樸中透出莊重?;实凵砭拥畚?8年,卻親歷帝國衰落、戰(zhàn)爭頻仍,茜茜在1898年被刺身亡,他又孤獨的生活了18年。</p> <p class="ql-block">與之相對,茜茜皇后的房間則充滿柔美與精致。柔光下的鏡臺、化妝鏡與綴滿花紋的日常用具,細膩地還原了一位傳奇皇后的日常。鏡廳中一面面高大的鏡子,不僅映出貴族的剪影,也映照著歷史的流轉。</p> <p class="ql-block">起居室中絲織壁布映襯金色暗紋,光影流轉,墻上懸掛她優(yōu)雅的騎馬裝與白色長裙畫像。房間角落擺放著柔軟的沙發(fā)與小型寫字臺,她在這里寫信、讀書、沉思。</p><p class="ql-block">茜茜一生學會了七門外語,包括她喜歡的匈牙利語和希臘語。墻上掛著茜茜公主的家人和她喜歡的德國詩人海涅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茜茜的化妝室最是令人著迷。墻上掛著茜茜皇后的畫像,更衣室里保存著一些她的個人物品:梳妝臺、鏡子、珠寶盒,以及用于打理她著名長發(fā)的工具,她的秀發(fā)每天要花2-3個小時梳理。</p> <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紀的宮廷中,稀罕之物是健身器械,茜茜非常喜歡運動,是當時的健身先驅,她的單杠,吊環(huán),木桿整齊排列…,茜茜公主一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旅游與健身。</p> <p class="ql-block">茜茜的臥室比皇帝的房間溫馨許多。房間布滿織錦與柔和的色彩,床鋪典雅而舒適。茜茜公主的臥室,木地板被鋪上紅地毯,上面再鋪一塊花色地毯。她采用了與丈夫類似的小鐵床,用屏風略做遮擋。</p><p class="ql-block">墻上懸掛的畫像中,她常以飄逸的白色長裙或騎馬裝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更顯她的浪漫與獨立。</p> <p class="ql-block">這間充滿異國海岸風景畫的貝爾格廳,是女皇聘請來自波西米亞的巴洛克畫家貝爾格裝飾的,茜茜公主把這里作為自己的更衣間。</p> <p class="ql-block">皇后大沙龍廳是茜茜公主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皇帝與家人歡聚的地方,茜茜公主對希臘的歷史與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墻上裝飾著多幅地中海地區(qū)的風景畫。她去世后,這個房間再沒有使用過。</p><p class="ql-block">廳內有一尊意大利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卡諾瓦創(chuàng)作的波呂許漠尼亞雕像,她是古希臘神話中主管頌歌的繆斯女神。</p> <p class="ql-block">皇后小沙龍廳是家庭聚會的場地,廳內掛著弗朗茨·約瑟夫一世23歲時的肖像,那一年他與茜茜公主訂婚。另一幅為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的母親的肖像。弗朗茨·斐迪南夫婦在薩拉熱窩的遇刺觸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p> <p class="ql-block">家庭餐廳,宛如一幅盛宴畫卷,金色的光影從高大的窗牖間傾瀉而入,映照在鋪著潔白亞麻臺布的長桌上,邊緣垂落如靜靜流淌的溪水。</p> <p class="ql-block">絲質桌布上銀器與瓷器整齊排列,燭臺映出柔和光芒,房間既莊重又溫馨?;实?、皇后與子女在這里共享家庭時光,彌散著一種溫暖的生活氣息。</p><p class="ql-block">金色的椅背以胡桃木雕刻而成,線條優(yōu)雅,坐墊覆著繡有金線的緋紅錦緞,與室內的紅色基調相得益彰。</p> ………… <p class="ql-block">沿著寓所走廊緩步而行,水晶燈光輝與織錦溫暖映照在身邊,這里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人性的舞臺、這里有帝國的輝煌、權力的莊嚴、也有生活的細膩,人性的孤獨…</p><p class="ql-block">弗朗茨·約瑟夫以勤勉守護帝國,茜茜皇后在華麗與束縛之間追求自由,生活的莊重與柔美、責任與孤獨、榮耀與犧牲,在這片空間里交織成一部無聲的史詩。</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間,成為時間的旅人,聆聽百年前宮廷的呼吸,感受帝國心臟的跳動,歷史變成了在歲月深處流淌的光影,華麗與樸素交織的空間里,有帝國的跌宕起伏,也有人性中的柔軟與堅毅,讓人久久感嘆,不忍離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