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0日,我們從山東乘車至河南鞏義,游“康百萬莊園”,晚入住陜西西安市臨潼區(qū)“布丁精選酒店”。</p><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24年9月21日)早飯后,我們繼續(xù)趕路,經(jīng)陜西佛坪、城固和漢中市區(qū),中午時分到達(dá)勉縣。吃完午飯,便前往久負(fù)盛名的“武侯鎮(zhèn)”游覽,因為這里不僅有新開發(fā)的“諸葛小鎮(zhèn)”,而且還有武侯祠、武侯墓、馬超墓等歷史遺跡,非常值得一覽。</p> <p class="ql-block">我們游覽的第一站是“諸葛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一到古鎮(zhèn),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氣派的仿漢代牌樓,“諸葛古鎮(zhèn)”四個大字蒼勁有力,一下子就把你帶入了“金戈鐵馬”的三國時代……</p><p class="ql-block">“諸葛古鎮(zhèn)”是陜西省十大重點文化項目“兩漢三國文化景區(qū)”的開篇之作,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約300畝。景區(qū)以諸葛亮八卦陣為布局理念,通過“水街”與“旱街”象征陰陽,串聯(lián)起“八卦廣場”,“孔明燈廣場”等文化節(jié)點,全景展現(xiàn)了諸葛亮從“隆中對”到“六出祁山”的傳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特別是古鎮(zhèn)以諸葛亮的生平為線索,通過對山東沂南(諸葛亮出生地)、湖北襄陽(諸葛亮躬耕地)等七種地域建筑風(fēng)格以及草船借箭、空城計等20余組場景雕塑,還原了三國時期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牌樓里面就是八卦廣場,其設(shè)計靈感即來自諸葛亮的“八卦陣”。廣場中央有諸葛亮的四輪車仿制模型,人們可以在此感受古代軍事家排兵布陣的歷史場景。</p> <p class="ql-block">廣場的周邊分布著以“三國”為主題的手工藝品店、木雕店等,游客可以購買羽毛扇等道具拍照留念,有的店鋪還展示和出售與“三國演義”相關(guān)的木雕作品,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場景的實景模型。</p> <p class="ql-block">諸葛古鎮(zhèn)上的“諸葛文化”場景主要有“郡丞府”“學(xué)業(yè)堂”、“古隆中”、“草船借箭雕塑群”、“天下武侯祠展覽館”以及“冷兵器博物館”等。</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出生于山東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磚埠鎮(zhèn)孫家黃疃村),其父諸葛珪曾任山東兗州泰山郡丞,因此,從諸葛亮出生到在郡丞府生活的那些年,他的經(jīng)濟條件還是比較寬裕的。“郡丞府”即全景展示和還原了諸葛亮兒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后來諸葛亮父母先后離世,他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yǎng)。先是隨任豫章太守的叔父遷居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后又隨其投奔荊州牧劉表。“學(xué)業(yè)堂“就是諸葛亮當(dāng)時在荊州城南讀書的地方。正是在這濃厚的學(xué)術(shù)氛圍熏陶下,諸葛亮才有了滿腹經(jīng)綸之才和經(jīng)天緯地之能。</p> <p class="ql-block">諸葛玄死后,諸葛亮已長大成人,便開始在隆中躬耕。這是古鎮(zhèn)里仿制的古隆中牌坊。</p> <p class="ql-block">然后便是“三顧茅廬”,“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等精典場景,這些場景無不展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過人的膽識,讓人驚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接著就是“天下武侯祠展覽館”和“冷兵器博物館”了。</p> <p class="ql-block">“天下武侯祠博物館”為仿浙江蘭溪諸葛村的“大公堂”建造,它以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十座武侯祠為原型,以圖文模型、多媒體互動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武侯祠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冷兵器博物館”則集聚了華夏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冷兵器,通過復(fù)原展示、兵器演變、互動體驗等方式,讓人們感受中國千年的“兵器文化”。</p> <p class="ql-block">從“冷兵器博物館”出來,我們到錦冠劇場觀看大型實景演藝《出師表》。</p> <p class="ql-block">演出以諸葛亮在蜀中八年鞠躬盡瘁的生命里程為線索,融合七擒孟獲、屯兵耕戰(zhàn)、書寫出師表等情節(jié),通過舞蹈、武術(shù)、特技、音樂劇等不同藝術(shù)形式跨界融合,呈現(xiàn)給大家一個全新的“智圣”孔明。</p> <p class="ql-block">從“諸葛古鎮(zhèn)”大門出來,往左拐前行不遠(yuǎn),就到了我們參觀的第二個景點——“武侯祠”。</p><p class="ql-block">勉縣武侯祠占地面積53333.33平方米(因諸葛亮死時年僅53周歲多),是為紀(jì)念諸葛亮而建的眾多祠廟中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詔修建的一座祠廟。</p><p class="ql-block">據(jù)史料記載,在諸葛亮死后,蜀人思念,紛紛要求為他立廟。朝廷認(rèn)為不合禮制,一概不準(zhǔn),百姓便在道上私下拜祭。后來有人建議在成都立廟,蜀漢懷帝劉禪還是沒有聽從。直到蜀漢五年(263年)春天,習(xí)隆、向充上表以周人懷念召伯,越王勾踐思念范蠡的故事勸諫劉禪為諸葛亮立廟,劉禪這才下詔立祠。當(dāng)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址于定軍山下的武侯坪、靠近武侯墓的地立建祠。</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目前為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內(nèi)的第一座建筑為樂樓,它是每年8月舉行廟會時祭祀諸葛亮的戲臺。</p> <p class="ql-block">然后就是牌樓。牌樓的匾額上寫著“漢丞相諸葛武鄉(xiāng)忠武侯祠”的字樣。這里的“武鄉(xiāng)”應(yīng)該是指諸葛亮的“封地”,而“忠武”很可能就是他的“謚號”。</p> <p class="ql-block">牌樓的另一面匾額上則是“天下第一流”五個大字。此匾額為清人宋豐緩所題,用以贊頌諸葛亮卓越的智慧與忠誠。</p> <p class="ql-block">牌樓前面有一條用條石鋪砌、橫貫武侯祠的道路,它就是古蜀道中最著名的“金牛道”。</p><p class="ql-block">“金牛道”是從陜西漢中開始到勉縣,寧強進(jìn)入四川,再經(jīng)過廣元劍閣最終到達(dá)成都的一條古蜀道,李白筆下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描寫的就是這條金牛道。</p> <p class="ql-block">勉縣武侯祠因其歷史悠久,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墨跡甚多,唐朝李商隱、宋朝陸游、明朝薛宣和黃輝、清朝王士禎以及清朝乾隆皇帝御前侍衛(wèi)工部尚書松筠、清朝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允禮、清朝同治年間大臣黎庶昌、清朝蜀中才子李調(diào)元、近代愛國名將馮玉祥、國民黨元老于佑任等都在此留有遺跡。</p><p class="ql-block">匾額“大漢一人”、“天下奇才”、“山高水長”也都為歷代名人所題。</p> <p class="ql-block">穿過牌樓,便進(jìn)入了武侯祠的第二間院落——琴樓,它為明萬歷年間重建。</p> <p class="ql-block">琴樓上有石榻一張,上置石琴臺,琴臺邊上的浮雕為雙龍紋飾,臺上置石琴一張,上刻“彰武元年”(221年),石琴上雖無琴弦,但是用手指輕輕敲打,也能發(fā)出清脆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穿過琴樓來到戟門,兩側(cè)排列著各種冷兵器。看到這些,不由讓人想起群雄逐鹿、戰(zhàn)馬嘶鳴的三國古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戟門內(nèi)外還懸掛著“精忠精德”、“大漢一人”、“醇儒氣象”、“季漢伊姜”、“大氣無方”的匾額。</p> <p class="ql-block">戟門內(nèi)的東西廂房里排列著跟隨諸葛亮南征北伐的文臣武將共20人。</p> <p class="ql-block">再繼續(xù)走就是拜殿和大殿了。拜殿是解除兵器、整理衣冠并祭拜行禮的地方。它裝飾華麗,雕梁畫棟,殿內(nèi)懸掛有“大漢一人”的匾額,凸顯著諸葛亮在蜀漢政權(quán)中的歷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殿是武侯祠的核心建筑,它采用南北向布局,店內(nèi)懸掛著清嘉慶八年(1803年)皇帝御賜的“忠冠云霄”匾額,正中供奉著諸葛亮的塑像,兩側(cè)有琴童和書童侍立,一持寶劍,象征著權(quán)力,一持印緩, 象征著信義。龕下兩側(cè)分立著關(guān)興和張苞的護(hù)衛(wèi)像,體現(xiàn)了諸葛亮“忠貫云霄”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大殿后面為“崇圣祠”,它也是諸葛亮的“寢宮”。一般來說,古代的宗廟都分為兩部分,即前廟后寢。</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的大殿里供奉著諸葛亮的牌位,上面的匾額為“大名永垂”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走出崇圣祠,就是武侯祠的最后一座建筑——觀江樓。登樓南瞰:漢水東流,沃野千里,不禁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內(nèi)原有古柏64株,現(xiàn)存18株,大都枝柯參天,壯茂密菁,有“蒼松翠柏有真性,行云流水含天機”之妙。</p> <p class="ql-block">在勉縣,我們參觀的最后一個景點是馬超墓。</p> <p class="ql-block">“馬超墓”又稱“馬超廟”“馬公祠”,是東漢末年軍閥、蜀漢彪騎將軍馬超的墓地,為陜西省第三批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馬超墓和祠是一個整體,分前后兩院,前院為祠,后院為墓。</p> <p class="ql-block">前院有三殿。主殿內(nèi)供奉著馬超的塑像,為明代所塑,非常珍貴。</p> <p class="ql-block">兩側(cè)為輔殿,都有展覽舉辦。一側(cè)為“漢中爭霸展”,一側(cè)則是“馬超生平展“。</p> <p class="ql-block">從前院走過漢惠渠上的石板橋,就來到了后院的馬超墓。</p> <p class="ql-block">墓冢前有一亭子,稱作“獻(xiàn)亭”,獻(xiàn)亭內(nèi)的石碑上刻有“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字樣,為陜西巡撫畢沅在清乾隆四十一年所立。</p> <p class="ql-block">馬超墓為漢制覆斗型,周長90米,冢高8米,蔚為壯觀。</p><p class="ql-block">馬超為馬騰之子,原為東漢末年軍閥,214年歸順劉備,為蜀漢五虎上將,封漦鄉(xiāng)侯,駐守蜀漢北疆門戶陽平關(guān)(今勉縣老城),222年病逝任所,就地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我們繞著馬超的墓地走了一圈,林木簫索,寂靜異常。昔日的一代漦虎,今日的一捧黃土,怎不令人唏噓,讓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離開漢中勉縣,我們驅(qū)車前往劍門關(guān),晚上入住景區(qū)大門外“淮山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1日于陜西漢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