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AY 1</p><p class="ql-block">啟程:運城——名古屋</p><p class="ql-block">9:10點從運城機場起飛,14點到達名沽屋。中間有一個小時的時差。真實地感受到“一衣帶水”的便捷。</p><p class="ql-block">名古屋,位于日本佐賀縣唐津市鎮(zhèn)西町,是豐臣秀吉于 1592 年為出兵朝鮮而修建的城堡,作為征朝指揮部兼后勤基地。其規(guī)模在當(dāng)時僅次于大阪城,為日本第二大城。戰(zhàn)爭期間,名古屋城擔(dān)負著補給、聯(lián)絡(luò)等重任。如今,名古屋城遺址被日本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 100 個名城之一。</p><p class="ql-block">乘大巴一個多小時,到達酒店。酒店周圍就是稻田。綠油油的稻苗,像園林一樣干凈整潔。一幢幢居民平房,造型精巧,院子里陽臺上的樹木都修剪得整齊雅致,分不清是城鎮(zhèn)還是鄉(xiāng)村。酒店附近有個便利店,就是最近的可以購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酒店大概是這片地區(qū)比較大的建筑了。大巴來來往往,大堂熙熙攘攘,幾乎全是中國游客。</p><p class="ql-block">酒店很干凈,尤其是衛(wèi)生間,一塵不染,智能馬桶,沒有異味。酒店里,除了前臺的一兩個工作人員,看不到服務(wù)員。</p><p class="ql-block">導(dǎo)游領(lǐng)著去了便利店,類似中國的小超市。買了一盒(大約一斤裝)日本牛奶第一品牌“明治”鮮奶,純純的鮮奶味。我本來是不能喝牛奶的,尤其不能喝涼的。一盒冰鮮奶喝下去居然毫無不適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AY 2</p><p class="ql-block">酒店提供早餐。早餐品種不算奢華,但營養(yǎng)可口,味道與中餐無大異。蔬菜、肉類、米飯、三種湯、水果俱全。尤其是提供小盒納豆。納豆由黃豆經(jīng)納豆菌發(fā)酵制成,有極好的食療作用,納豆激酶可直接分解纖維蛋白,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fēng)險抑制血糖上升,輔助調(diào)控餐后血糖?,富含卵磷脂、維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促進皮膚水油平衡,延緩衰老。納豆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秦漢時期,唐代由禪僧通過寺廟傳播至日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日本的全民食品。開始吃不習(xí)慣那種味道,導(dǎo)游介紹吃法:手心托杯,使其自然加溫,用筷子順時針快速攪動,使其粘度增加,然后配以自帶的醬油、芥末,就米飯吃。果然好吃多了。天婦羅炸魚塊、雞塊皆無骨、刺。對我這個怕骨、刺的,真是福音,可放開吃。去骨就算了,不知道魚刺怎么也去得那么干凈。餐具都很小,讓你不好意思撿一堆剩一堆。用餐結(jié)束后自己擦干凈餐桌,剩的殘渣倒進收集處,把餐具放回指定地點,這是導(dǎo)游預(yù)先交待的。在日本所有吃飯的地方皆如此。看不到服務(wù)員穿梭忙活。</p><p class="ql-block">今天行程是奈良公園,心齋橋,道頓堀,花見小路。最神往的當(dāng)然是花見小路,一部《藝伎回憶錄》取景地讓這里名聞天下。但其實真是看景不如聽景。一是這里的看點主要是夜生活,大白天的都關(guān)著門,別說“偶遇花魁”,連個日本人也很難看到,全是烏央烏央的游客。再說,即便是晚上,一般人能去消費嗎?也就是看看燈光人影而已。</p><p class="ql-block">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這里是在日本期間唯一能聞到“異味兒”的地方——因為這里有大量的梅花鹿群在行人中穿梭。相傳,日本神話中的雷神之子武翁槌命(或稱波斯明王)騎著一頭白鹿來到奈良,鹿因此被奉為神靈的化身。在神道信仰中,鹿是神與人的連接,能給人帶來祥和與福祉。因此東大寺鹿群作為日本的文化遺產(chǎn)受到保護,1300多頭梅花鹿在行人中自由行走、點頭乞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的一大景觀。</p> <p class="ql-block">在奈良公園,拜謁阿倍仲麻呂紀念碑。阿倍仲麻呂生于日本奈良,開元五年(717年),十九歲的阿倍仲麻呂作為日本遣唐留學(xué)生入唐,他為自己起了中國名字叫晁衡。他先在國子監(jiān)太學(xué)學(xué)習(xí)禮記、周禮、禮儀、詩經(jīng)、左傳等經(jīng)典。畢業(yè)后參加科考,竟考中進士。后來官至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被封北??ら_國公。一個外國人成為大唐高官,見證了大唐的開放氣度。他與王維、李白等著名詩人是至交,多有詩詞唱和。他促成了鑒真東渡日本傳教。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和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從奈良,驅(qū)車大阪道頓堀。道頓堀位于日本大阪中央?yún)^(qū)的一條運河兩岸,以密集的餐飲店、娛樂場所和霓虹燈廣告牌聞名。在日本有食在大阪之說,這里是大阪“吃趴下”飲食文化的發(fā)源地,兼具江戶時代的歷史底蘊與現(xiàn)代都市活力。美食街上密密麻麻的小店小到難以轉(zhuǎn)身,只能在門口的點餐機上排隊點餐,排隊就餐。餐館里操作區(qū)和顧客區(qū)隔一條窄長幾臺,就是餐桌了。廚師幾乎是和顧客面對面操作。如此窄小的餐館里,衛(wèi)生間就更是小到只有一個坐便和小小的洗手盆。但依然是智能馬桶,廁紙充足,干凈無異味。費了很大勁點了一碗日本拉面,合人民幣50多元。名為拉面,其實是機制面。但靈魂在湯,熬湯的用料、火候十分講究,味道的確不錯。據(jù)說在日本吃面最好發(fā)出稀里呼嚕的嘬面聲響,這是對師傅手藝的最高褒獎。但就碗里這幾口面,實在用不著那么夸張。和太原十元管飽的大碗面比,只能是淺嘗輒止了。</p> <p class="ql-block">DAY 3</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覽的主題是富士山。</p><p class="ql-block">富士山是日本人的精神圖騰,在平安時代前,富士山便與神道教的“八百萬神”信仰結(jié)合,形成以修驗道為核心的修行實踐。?修行者視其為溝通神界的靈山,登山苦修可獲精神超脫。我們當(dāng)然不是登山,這需要專業(yè)的工具和批準。是乘車直達富士山“五合目”,也就是半山腰。</p><p class="ql-block">路上,導(dǎo)游告訴我們,富士山常年被云層遮擋,平均每年能看到富士山全貌的時間只有50天,而且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也就是說這個季節(jié)能否看到富士山全貌,全靠運氣了。</p><p class="ql-block">幸運的是,在我們游覽富士山的半天時間,富士山峰頂雖然在浮云中時隱時現(xiàn),但基本上清晰可見。導(dǎo)游說,這太難得了!</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海拔3776米,因為是一座孤峰,且主峰由火山石構(gòu)成,無植被,因此看上去十分巍峨。浮云不斷掠過峰頂,仿佛巨艦在波濤中穿行,蔚為壯觀。</p><p class="ql-block">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描寫道:“甲斐與駿河,富士立其間。山高云不過,飛鳥越巔難。火為落雪滅,雪為火融減。”寫出了富士山的壯闊和人的敬畏之情。日本人有“一生必登一次富士山”的執(zhí)念。川欣伸以80歲高齡創(chuàng)下登頂2230次的紀錄;三浦雄一郎在90歲時借助輪椅輔助登頂;?五十嵐貞一在105歲時成功登頂富士山。我們雖然無緣登頂,能于倏忽間一窺富士山全貌,也是一種幸運。</p><p class="ql-block">不可思議的是,富士山作為日本人的精神象征,居然是“公私產(chǎn)權(quán)共存”的自然遺產(chǎn),這大概是全球唯一了:富士山?海拔3360米以上區(qū)域,包含登山路徑、火山口及神社設(shè)施,?歸屬于靜岡縣的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1606年,德川家康將山頂土地賜予淺間神社,以鞏固富士信仰(淺間信仰)的宗教地位。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土地國有化政策,強制收回富士山。后來淺間神社向法院提出收回富士山頂所有權(quán)的申訴,1974年日本最高法院判決淺間神社勝訴,2004年日本政府正式歸還山頂產(chǎn)權(quán)。?富士山?3360米以下區(qū)域?及周邊土地為日本政府所有的國有財產(chǎn),游客可免費進入游覽。為了維護民眾對富士山的精神向往,日本政府每年需向淺間神社支付巨額租金,用于道路維護與環(huán)境管理,方便游客順利登山。這體現(xiàn)了對私有財產(chǎn)的尊重。順便一提:日本這樣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不論城市還是鄉(xiāng)村,電線居然都架在空中,顯得很凌亂。原因在于,一是日本地震頻發(fā),架在空中維修方便;二是日本的土地私有,地下走線涉及產(chǎn)權(quán)問題很麻煩。</p><p class="ql-block">DAY 4</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目的地是東京銀座、淺草寺等地。?</p><p class="ql-block">東京銀座是全球頂級購物區(qū)之一,與紐約第五大道齊名,以奢侈品店、高端餐飲和精致文化體驗著稱。但是,身臨其境,卻感受不到想象中的繁華:高層建筑不多,建筑物的設(shè)計和裝潢也沒那么夸張,全然沒有中國一線城市的喧鬧,走在大街上、商場里,耳邊盡是漢語。導(dǎo)購也大都是中國打工的學(xué)生,或者是能講漢語的東南亞人。?</p><p class="ql-block">淺草寺(Sensoji Temple)位于東京都臺東區(qū),是日本現(xiàn)存的具有“江戶風(fēng)格”的民眾游樂之地,這里有東京都內(nèi)最古老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東京的地鐵很發(fā)達,但是走在銀座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地鐵站。經(jīng)導(dǎo)游指點,才勉強看見一個地鐵站。導(dǎo)游介紹,日本的地鐵站都很不顯眼,一是地面空間有限,二是日本人骨子里的低調(diào),不好做表面文章。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地鐵線是英國倫敦1863年1月10日正式運營的,而亞洲最早的地鐵線就是東京1927年開通的。如今的日本地鐵系統(tǒng)在全球范圍內(nèi)以高效和密集著稱,東京地鐵有些地方達到地下四層。有的地鐵站是直接嵌入商場或?qū)懽謽堑?,只為方便行人?lt;/p><p class="ql-block">路過日本警察廳,耳邊立刻響起《杜丘之歌》的旋律,恍若看見杜丘與真優(yōu)美相擁而行的背影。</p><p class="ql-block">淺草寺匆匆一游,銀座的行程主要就是購物。日本無假貨,重信用,性價比高,因此在日本購物無須誘導(dǎo),更不必強制,所有來的人都做好購物的預(yù)算,化妝品、保健品、第三類藥(非處方藥)、小家電、廚具......一直買到導(dǎo)游一催再催。若不是時間有限,要人人買到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DAY 5</p><p class="ql-block">今天要去的主要景點是鐮倉大佛。鐮倉大佛位于神奈川縣鐮倉市的高德院內(nèi),是日本三大佛像之一。最初的鐮倉大佛,自1238年始建,歷經(jīng)6年方才完成,主體為木造結(jié)構(gòu)。但在建成3年后,便毀于臺風(fēng)。1253年開始重鑄銅制坐佛像,供奉于大佛殿之內(nèi)。而大佛殿也歷經(jīng)多次臺風(fēng)、火災(zāi)破壞,1498年,終因海水倒灌,將整個大殿沖毀。從此,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直到如今。20世紀40年代,老舍旅居日本期間,曾寫下《鐮倉大佛》,詩中寫道:“十丈莊嚴百煉身,幾朝劫火淚成塵。東方今日東風(fēng)起,誰道櫻花無主人。”</p> <p class="ql-block">大巴途經(jīng)鐮倉高校前站。鐮倉高校前站位于日本神奈川縣鐮倉市境內(nèi),是江之島電鐵線沿線的一個無人車站。這個普通的車站因為動漫《灌籃高手》片頭曲中櫻木花道與赤木晴子經(jīng)典場景而成出名,成為全球動漫迷的“青春朝圣地”。因時間關(guān)系,我們只能在車上遙望。?</p><p class="ql-block">時逢日本重要節(jié)日盂蘭盆節(jié)臨近,高速路堵車,很晚才到最后的夜宿地:浜名湖。</p><p class="ql-block">DAY 6</p><p class="ql-block">歸程:名古屋——運城</p><p class="ql-block">浜名湖?是日本靜岡縣濱松市與湖西市境內(nèi)的潟湖,面積約65平方公里,為日本第十大湖泊,以淡水與海水交匯形成的獨特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豐富旅游資源著稱。我們住的酒店,就在湖畔,出酒店后門直接就走到沙灘。?浜名湖因處于湖、海交匯處,是咸水湖,且有潮汐,可謂亦湖亦海。特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這里產(chǎn)的鰻魚特別美味,是當(dāng)?shù)刈罹叽硇缘拿朗持?。我們品嘗了酒店提供的鰻魚飯,鰻魚先蒸后烤,抹以醬汁,蓋在米飯上,沒有魚刺,入口即化,的確名不虛傳。</p><p class="ql-block">清早徜徉湖邊,湖水起伏拍打著岸邊,海鳥鳴叫著從空中掠過,耳邊立刻響起80年代在中國特別流行的日本藍海管弦樂隊演奏的輕音樂《海之詩》組曲,還有曾作為中國央視《氣象信息》節(jié)目背景音樂使用的日本經(jīng)典樂曲《海濱之歌》。</p> <p class="ql-block">8點啟程赴名古屋機場。大巴司機是三十來歲的年輕人,看上去干凈利索,上車下車要搬行禮,車上永遠是干干凈凈,沒有異味。一路默默無語,準點到達,認真地開車、搬運。臨別時,同行者說:司機這么敬業(yè),應(yīng)該謝謝人家。我雖然大學(xué)學(xué)過點日語,也忘到就剩幾句簡單的日常用語了。一句簡單的こんにちは(你好),已讓他十分興奮,連說帶比劃加上手機翻譯聊了幾句。我對他的服務(wù)表示感謝,歡迎他來中國,他竟用生硬的漢語連說“謝謝”。</p><p class="ql-block">下午15點起飛,18點到達運城機場。6天5晚的日本行圓滿結(jié)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