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耕讀書去后,王妍對楊慎說:“相公今天表現(xiàn)不錯,記住了我的話,沒有對兒子施加壓力。你也不要太在意公公說的話,他老人家雖然表面不高興,其實心里是高興的。你是他兒子,你讀書多,懂得多,他能不高興嗎!只不過礙于作父親的面子,不愿表露出來而已?!蓖蹂A艘幌抡f,“有一件重要的事我?guī)缀醺阃?,今天婆婆,我是說你的后媽,對我說,公公吩咐要我們準(zhǔn)備一個答謝宴,感謝各位官員和親朋好友對你中狀元的祝賀,要分別對當(dāng)官的和親朋好友開席。”<br>“我知道這事,爹爹已對我說過?!睏钌髡f,“我這就去準(zhǔn)備請貼?!?lt;br>楊慎自這天受父親教訓(xùn)后,一直將父親的話牢記在心,從此謙虛謹(jǐn)慎,不持才傲物。但對那些滿足于一知半解,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也會來點善意的諷刺;對被欺侮的人,常懷有俠義之心,拔“刀”相助。在舉行答謝宴時,就遇上這么件有趣的事:<br>楊家父子在后花園設(shè)宴招待來賓,致謝這段時間來祝賀的官員,可謂熱鬧非凡。那時正是春末夏初,楊府后花園春光明媚,百花盛開,垂柳拂水,池水蕩漾。酒過三巡,按例要行酒令助興。<br>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游戲,一般在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lián)語或其他類似游戲,違令者或負(fù)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當(dāng)日酒宴桌數(shù)頗多,每一桌都在行酒令,令官不同,游戲規(guī)則也各有不同。楊慎是主人,必然游走于各席之間,向各位大人敬酒。這時他來到一席,所坐官員都不大熟悉,但大致知道有禮部、工部及兵部的官員。他們行的酒令也很簡單,是要切合楊府花園景色,吟古人詩詞一句。吟不出者,或吟出但不切合實際者,便要罰酒三杯。那時的官員誰不會背點唐詩宋詞?要在古詩詞中找點切合花園春色的句子,是難不倒眾官的。只見令官先喝了一杯酒道:兩個黃鸝鳴翠柳,<br>下一人吟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喝了一杯酒,然后傳于下家;<br>第三個人道:“斜陽冉冉春無極”,也喝了酒然后傳下去;<br>第四人道:“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也如法炮制;<br>第五人道:“枝上柳絮飛又少”,喝了杯酒,然后遞給臨近一人,并笑了笑說:“武大人,該你了?!?lt;br> 楊慎聽到這里,心想這一桌的人都跟我們家的柳樹較上勁了,有意思。不過,我家這花園,唯有這樹樹垂柳頗具特色。<br>酒令行得順利,過了好幾個人都沒有被罰。輪到這個行伍出身的武大人面前卡殼了。這位老兄是兵部侍郎,平時耍槍弄棒,帶兵殺敵很在行,但所讀詩書甚少,酒令開始時就在苦苦思索,急得大汗淋漓、滿臉通紅。輪到他時,好不容易想出一句,便朗朗誦道:“柳絮飛來片片紅!”聲如洪鐘,眾人先是一驚,然后就滿堂哄笑起來。<br>一個文官當(dāng)眾嘲諷:“大人在何處見過柳絮是紅的呢?在下到要領(lǐng)教了!”<br>另一人接著挖苦道:“想必大人征戰(zhàn)多年,在戰(zhàn)場上殺敵殺紅了眼,看啥都是紅的!”<br>接著是嘲笑聲、罰酒聲,弄得那位兵部侍郎面紅耳赤,萬分尷尬。<br>“太過分了吧!別人是武官,大老粗,不會詩文可以理解??蓜e那樣挖苦嘲諷?!睏钌飨氲溃叭绻銈冞@種文官到了戰(zhàn)場,武官們嘲笑你們怯弱,你們作何感想?”楊慎決定為這位兵大哥出頭,便起身來到那些文官面前,指著花園里的美景道:<br>“各位大人請看,這京城的垂柳是一絕,鄙家花園也不敢不合潮流!眼見夕陽西下,將塘岸盛開的桃花映在水中,呈現(xiàn)出一派桃紅柳綠的燦爛春光。即景生情,兵部大人吟出一宋人佳作,多切合此情此景??!我還記得其上句是:夕陽返照桃花水,下句便是兵部大人吟的:柳絮飛來片片紅?!?lt;br>楊慎幾句話為那兵部大人挽回面子,也沒有嘲諷那些挖苦武官的人。楊慎博覽群書,無人能比,誰敢來與楊慎叫板?否則楊慎再來幾句唐宋詩詞,將會自取其辱!眾人聆聽之后不覺拍手叫好,稱贊真是好詩。既工整又別致,更切合園中景致。那挖苦嘲笑的人也故作鎮(zhèn)靜,擺出突然醒悟的樣子說:<br>“對,是宋人的詩,我以前曾經(jīng)讀過,竟一時沒有想起來。愿兵部大人見諒!”<br>那兵部侍郎一頭霧水,朝楊慎點頭致謝。心想,我那里讀過什麼宋人詩啊,全是胡謅的。誰知楊狀元博學(xué),為我解圍。從此對楊慎尊敬萬分,感恩不已。<br>楊慎卻暗自好笑:今日不過看不慣這些人欺辱武官,要為這兵部侍郎撈回面子,一時無法,便臨時杜撰了一句,本來是蒙人的,安知那些人信以為真。我這個明朝狀元,變成宋代詩人了!那些嘲笑武官不懂詩詞的人,其實也是徒有其名,不懂裝懂。為了自己的面子,居然信口雌黃??梢姷f要在公眾面前顧全別人面子,是多么重要。如果憑自己一時高興,不顧別人感受,今天我也會跟著眾人一起譏笑這位武官,或反過來嘲弄那些文官。這樣誰都不得罪,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br>那位武侍郎卻不像楊慎那樣想,他覺得楊慎富有俠義之心,方能在那種情況下‘拔刀相助’,于是十分佩服楊慎的人品。后來武侍郎曾暗地里問過楊慎:“我那句話是臨時編的,怎么碰巧撞上宋人的詩句?”<br>楊慎回答說:“我還不是臨時編的,為了回敬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你是我的客人,怎么能隨便受人欺辱呢!”<br>那武侍郎一聽,對楊慎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內(nèi)心總覺得受了楊慎恩惠,以后一定要伺機(jī)報答,此是后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