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后,細雨如絲,我懷著崇敬與好奇,奔赴團山村萬興明家,探訪“豬堅強”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豬堅強”農(nóng)家樂,熱鬧氛圍撲面而來。雖小雨淅瀝,卻擋不住游客探尋的腳步,這里因“豬堅強”的故事,成了精神與文化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豬堅強”曾在地震廢墟下堅守36天,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其堅韌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感染無數(shù)人。曾經(jīng)的豬圈,如今成了特殊“展廳”,老舊物件、事跡展板,默默訴說那段震撼過往。站在這兒,仿佛能看見它掙扎求生的模樣,生命的頑強力量直擊心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老板萬興明交流,他說起“豬堅強”時,眼中滿是感慨。這頭豬不僅是他家的“成員”,更成了一種精神符號。農(nóng)家樂里,游客們談?wù)撟疃嗟?,也是“豬堅強”帶來的激勵——面對生活困境,像它一樣挺過去,沒有過不去的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里的一磚一瓦、一人一物,都因“豬堅強”有了特殊意義。它是精神寄托,更是文化象征,讓來此的人汲取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雨漸歇,離開時,我明白,“豬堅強”的故事會繼續(xù)傳遞,這份頑強與堅韌,會激勵更多人在人生路上,勇敢面對風(fēng)雨,把苦難化作前行的動力,讓生命綻放更耀眼的光。</p> 豬堅強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豬堅強自訴:幸存原因之一</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膘肥體壯</p><p class="ql-block"> 地震來了</p><p class="ql-block"> 300斤的我被埋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在龍門山鎮(zhèn)團山村12組的一個半山腰上,男主人叫萬興明,女主人叫劉大會。</p><p class="ql-block"> 2007年農(nóng)歷五月初十,女主人來龍門山鎮(zhèn)的豬市上買豬仔,也不知道我哪里長得帥,她偏偏就相中了我。那時候我大概2個月大,才20多公斤。</p><p class="ql-block"> 我的主人雖是農(nóng)村人家,沒有給我買飼料,但很用心地照顧我。我平常吃的都是玉米粉和新鮮的草。從小到大,我都沒生過病。每當(dāng)我沒有胃口的時候,女主人就一盆面條給我吃。她說,吃點帶堿的就好了。在幸福生活中成長,我長得肥體壯,到今年5月,已接近150公斤了。</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12日,早上10點多,女主人用玉米粉、青草和熱水,給我調(diào)了一桶飯,大概有15公斤,我很快就吃得干干凈凈。這是我半天的飯量。</p><p class="ql-block"> 下午2點過,女主人到附近的山上割草,男主人在附近地里打理四季豆苗,突然地下傳來轟轟的巨響,地動山搖,等兩三分劇烈晃動停下來后,豬圈垮塌,磚塊木板堆在一起。他們肯定以為我死了。</p><p class="ql-block"> 后來,女主人的弟地弟媳問她:“你們家的豬呢?”“死了?!?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幸存原因之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膘肥體壯</p><p class="ql-block"> 被埋36天</p><p class="ql-block"> 一道夾縫救了我的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弟媳給女主人說,豬被碰死了很可惜,養(yǎng)得那么好。趁現(xiàn)在還新鮮,趕緊找?guī)讉€男人刨出來,吃了吧。</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大家正缺吃的,這個主意正中主人下懷。埋在我身上的廢域一大堆,很沉。男主人正要去找?guī)讉€幫手,卻接到通知,為了安全,所有人立即搬到山下的安置點去。</p><p class="ql-block"> 我已經(jīng)不記得他們離開的時候,我也沒有發(fā)出哼哼的聲音。但不管怎么樣,主人沒聽到任何動靜。</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男主人回家來看看。見到豬圈依然沒有動靜,后來就沒有人關(guān)心豬圈了。</p><p class="ql-block"> 6月17日下午2時許,解放軍來到主人家。他們是成空某飛院三團機務(wù)一中隊指導(dǎo)員黃杰帶領(lǐng)的10多名救援人員,他們是來幫村民清理廢墟的。黃杰問男主人,有什么活需要幫忙。男主人已經(jīng)把家清理了,就指著豬圈的廢墟說,幫忙把豬圈上的木板抬到山路邊吧,以后用得上。</p><p class="ql-block"> 男主人又隨口補充了一句:“里面壓死了一頭豬,可能已經(jīng)離爛了?!?lt;/p><p class="ql-block"> “有一頭死豬?”黃杰緊張起來:“怎么不早說呢,已經(jīng)36天了,不知道腐爛成什么樣子了。萬一死豬引起疫病怎么辦?趕緊把它刨出來,深埋消毒!”</p><p class="ql-block"> 10多個戰(zhàn)士戴上口罩,開始搬廢墟上的磚塊、木板,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在刨豬圈的時候,黃杰覺得奇怪:“怎么沒有聞到腐爛的臭味呢?”大家想不通。刨了很久,當(dāng)戰(zhàn)士們把底層的一塊木板掀開的時候,男主人喊起來:“我的豬還活起在!”</p><p class="ql-block"> 圍著豬圈的人們都湊過來看稀奇。豬圈有兩層,上面是木板閣樓,堆放著許多木板和木炭。房子垮塌,一邊的墻也倒下,無數(shù)的磚塊壓在木板上。木板閣樓和地面之間留下半米高的夾縫,所以我大難不死。但我身高超過一米,空間只有半米高,我根本站不起來,更無法走動,只能在地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幸存原因之三</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從不挑食</p><p class="ql-block"> 用木炭充饑</p><p class="ql-block"> 300斤的我疫成100斤</p><p class="ql-block"> 大家很納悶,壓在廢墟下36天,這豬還沒餓死啊?黃杰注意到了,豬圈垮了后,閣樓上堆放的木炭撒了一地。這是廢墟下唯一可以吃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唯道這頭豬吃了一個多月的木炭活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老劉,豬還活起的,快給它弄點吃的!”男主人朝在附近地里拔草的女主人喊了一嗓子。等到女主人把吃的端來時,我被刨了出來大家驚訝了,這哪里是將近150公斤的肥豬啊,瘦的像只山羊似的,可能只有50多公斤了,一身都是黑炭。</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士們用磚頭把壓在我身上的木板支撐到1米多高,但我虛弱得趴在地上動不了。男主人來到我身邊,雙手把我扶起來。他們都看到了,我的腿不停地打顫。明白我心意的女主人趕緊把吃的端進來,我一下子就把東西吃得精光。</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還是餓。又吃起木炭來??吹竭@一幕,大家明白了我為什么能夠在廢墟下堅持到現(xiàn)在。</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們都不敢再給我喂東西了。他們說,我餓了一個多月,已經(jīng)不知道胃量,有多少吃多少,會撐死的,必須少吃多餐。</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議論,我吃了一個多月本炭,怎么沒見糞便?還是黃杰眼尖,他看見黑黑的一地木炭里,有一些圓潤的黑團。大家明白了我拉的也是木炭。</p><p class="ql-block"> 那我喝什么呢?我也記不得了。有人猜測那幾天下雨,有少量雨水從廢墟上流下來,這里的空氣也非常潮濕。</p><p class="ql-block"> 36天,864小時,我終于挺過來了!</p><p class="ql-block"> 建川日報記者余文龍攝影陳蒙川</p> 豬堅強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