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北省南宮市西丁街道東乞村 <p class="ql-block"> 初秋來到河北邢臺南宮市,這是妹夫的老家;晨起我家釣魚人又去與魚嬉戲,于是在妹夫的帶領下,和妹妹一起我們?nèi)顺3磬l(xiāng)間小路散步。</p> <p class="ql-block"> 雖已入秋,南宮依舊酷熱難耐,唯獨清晨不會大汗淋漓,走在鄉(xiāng)間的田埂小路上,就想哼唱那首“走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只是此刻相伴的,是剛蘇醒的鳥兒,“嘰嘰喳喳”清脆悅耳。東乞村也醒了,雞鳴、狗吠、鳥啼,湊成一曲大自然的旋律,像是唱給我這遠客的歡迎曲。</p> <p class="ql-block"> 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妹夫講南宮市歷史,因西周“八士”之一“南宮適”曾隱居此地,取名南宮縣,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xiàn)為南宮市,在市區(qū)隱蔽的樹林間,我曾見有“南宮適”雕像,也曾質(zhì)疑為什么不放在市區(qū)顯眼處;妹夫還講東、西乞村的歷史,東乞住的是乞家老大,西乞村住的乞家老二………;妹夫時不時的偶遇“大爺?shù)亩鹤印?、“二姑的小兒子”……,好久不見,拉著家常話,?jīng)經(jīng)樂道的談論著他們的話題,充滿著溫馨與懷舊;我則總會被路邊熟悉、不熟悉的植被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把手機對準這份美好。有黃色的絲瓜花仰著小臉,有白色的瓠子花藏在葉間,筆直挺拔的高粱,紅彤彤的穗兒已張開笑臉,玉米粉白的玉米須,夾在著水瑩瑩的露珠,這是大自然恩賜給他們的營養(yǎng);節(jié)節(jié)高升的芝麻花下已經(jīng)結(jié)籽,預示著我們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的好兆頭。</p> <p class="ql-block"> 走過矮矮的花生地,這種地上開花、地下結(jié)果的植物,想拍到他的花都難,正如《落花生》一文中,孩兒他爸對花生的描述“花生的用處固然很多,但有一樣是很可貴的。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蘋果、桃子、石榴,把它們的果實懸在枝上,鮮紅嫩綠的顏色,令人一望而發(fā)生羨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來……”,花生雖不好看,用處很大。</p> <p class="ql-block"> 鄉(xiāng)間的小路,對我而言,是一條讓我身心放松的自由之路,與家人一起,邊走邊聊,笑意寫在臉上;我喜歡這慢慢的走,靜靜的看,不急不慢,拍一拍路邊的蔬菜瓜果,置身其中,悠然自得,任思緒在晨風中飛揚,沒有落寞惆悵,只有似短笛的未知蟲鳴聲,隱約在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