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走進陜甘寧之志丹篇

貝博納

<p class="ql-block">  在中共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為了建立新中國,而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曾用革命英烈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地名,至今沿用的縣市名稱仍有七個,分別是陜西省的子長縣、志丹縣、子洲縣,山西省左權(quán)縣,河北省黃驊市,吉林省靖宇縣和黑龍江省尚志縣。英雄的名字永遠書寫在中華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離開吳起縣城,我們直奔當年陜北蘇區(qū)的“紅都”——志丹縣。吳起到志丹相距約五十公里,高速公路通達。志丹縣原名保安縣,1936年6月,為了紀念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的主要創(chuàng)建人之一劉志丹,黨中央決定把保安縣改稱志丹縣。志丹縣的名字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9月22日下午四點多到達志丹縣城的。在網(wǎng)上預訂的旅店正好在劉志丹烈士陵園附近,趁還有一會兒時間,我們放下行李,便首先瞻仰了劉志丹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劉志丹雕像</p> <p class="ql-block">  從烈士陵園出來,在陵園停車場的門口,我們偶遇一位姓史的老同志。老史是志丹當?shù)厝?,是志丹縣人大常委會的一名退休干部,他對劉志丹的事跡了若指掌,聽說我們是專程過來拜謁劉志丹的,給我們講起劉志丹的故事那是如數(shù)家珍。</p><p class="ql-block"> 聽老史講,劉志丹是西北紅軍的一面旗幟,在中國革命史上赫赫有名,而且在陜北的老百姓心目中,是深受人民群眾愛戴的頭號大英雄。陜北至今還流傳著上世紀三十年代歌頌他的信天游:“正月里來是新年,陜北出了個劉志丹,劉志丹來是清官,他帶上隊伍上橫山,一心要共產(chǎn)。二月里來刮春風,劉志丹來是英雄,靖邊白軍都打光,繳來快槍無其數(shù),散給老百姓?!薄白詮膩砹藙⒅镜?,咱們的日子不一般。打倒土豪和老財,推翻了軍閥和贓官。鐮刀斧頭老攝頭,砍開大路窮人走。革命力量大發(fā)展,紅旗一展紅了天。”</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為劉志丹題詞:群眾領(lǐng)袖,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劉志丹的一生極其短暫,但極富英雄和傳奇色彩。從劉志丹革命事跡陳列館得知,劉志丹,名景桂,字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陜西省保安縣金丁鎮(zhèn)蘆子溝村一個書香之家。其祖父劉士杰是清朝貢生,父親劉培基是清朝秀才。在榆林中學讀書時,他從老師杜斌丞、魏野疇、李子洲那里讀到了《向?qū)А?、《新青年》等革命書刊,產(chǎn)生了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秋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學習。大革命時代,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政治處處長等職,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大革命失敗后,在湖北、陜西等地從事組織起義工作。1928年5月,與唐澍等人組織領(lǐng)導了渭華起義。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組織了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任副總指揮,后來反帝同盟軍改為紅軍陜甘游擊隊,任副總指揮、總指揮等職。</p> <p class="ql-block">  從1932年起,劉志丹直接參與領(lǐng)導創(chuàng)建陜甘蘇區(qū)和紅軍,歷任陜甘邊軍委主席、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師長、陜北省蘇維埃主席、西北軍委主席、前敵總指揮等職。1935年9月,陜北紅軍與紅二十五軍會師,成立紅十五軍團,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同年10月,在陜甘晉省委的“肅反”(肅清反革命分子)運動中,受誣陷被關(guān)押起來。直到毛澤東率領(lǐng)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制止了“肅反”,才得到釋放。恢復工作后,任西北軍委副主任、北路軍總指揮、紅二十八軍軍長等職。</p><p class="ql-block"> 1936年4月14日,劉志丹率部東渡黃河東征,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zhèn)(今屬柳林縣)戰(zhàn)斗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三十三歲。4月24日,黨中央在瓦窯堡舉行追悼大會,沉痛哀悼劉志丹將軍。毛澤東題詞:群眾領(lǐng)袖,民族英雄。同年6月,中央決定將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以志永久紀念。</p><p class="ql-block"> 1996年,劉志丹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六位軍事家之一。2009年9月,他被評為一百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今天,在志丹縣城的入口處,佇立著高大的劉志丹雕像,提醒每一位到來的中國人記住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志丹陵院</p> <p class="ql-block">  劉志丹烈士陵園,位于縣城炮樓山的山坡上,由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于1943年5月修建完成。1947年陵園遭到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嚴重破壞。陜北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2年5月?lián)芸钪匦?,以后當?shù)卣侄啻芜M行修繕,使陵園煥然一新,更加莊嚴壯觀。陵園建有劉志丹革命事跡陳列館、紀念廳、紀念堂、碑亭、雕像等,保存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題詞?,F(xiàn)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1943年5月,志丹陵落成時,毛澤東親筆題寫“劉志丹將軍之墓”的碑志。在紀念廳正中的石碑上,鐫刻著毛澤東的親筆題詞:我到陜北只和劉志丹見過一面,就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的黨員。他的英勇犧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精神,永遠留在黨與人民中間,不會磨滅的。</p><p class="ql-block"> 周恩來的題詞是: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shù)劉志丹。</p><p class="ql-block"> 朱德的題詞是:紅軍模范。</p><p class="ql-block"> 中共西北局和彭德懷、葉劍英等紅軍領(lǐng)導人也都題了詞,表達了黨和人民群眾對劉志丹光輝一生的崇高敬意和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劉志丹紀念堂,劉志丹墓在紀念堂地下室。1943年5月2日,劉志丹靈柩由瓦窯堡遷移安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  老史給我們講,在陜北,有“中央和陜北相互拯救”的說法。劉志丹、謝子長等人創(chuàng)建的陜北根據(jù)地,為艱難跋涉的中央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墒?,要不是毛主席率中央紅軍到陜北,劉志丹等一些人差點就被活埋。那么,造成劉志丹冤案是怎么回事?時任中央保衛(wèi)局局長、直接參與調(diào)查處理陜北“肅反”事件的王首道,在他的回憶錄中,對劉志丹冤案作了比較詳細的記錄。</p><p class="ql-block"> 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前,1935年7月,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朱理治、上海局代表聶洪鈞等人,組成中共中央北方局駐西北代表團進入陜北根據(jù)地,領(lǐng)導西北地區(qū)的黨政軍工作。他們認為陜北蘇區(qū)黨內(nèi)存在著嚴重的“右傾取消主義”和“右派”活動。</p> <p class="ql-block">  9月15日,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陜北永坪鎮(zhèn),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17日,朱理治在永坪鎮(zhèn)主持召開了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陜省委聯(lián)席會議。會上,朱理治不予評價西北紅軍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將陜北、陜甘邊根據(jù)地連成一片所取得的輝煌戰(zhàn)果,而是一味地批評劉志丹沒有執(zhí)行他的“左”傾冒險主義決定,把原西北工委及前敵總指揮部的行動說得一無是處。會議撤銷了原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陜省委,成立中共陜甘晉省委,朱理治任書記,郭洪濤任副書記,任命聶洪鈞為西北軍委主席,戴季英為西北保衛(wèi)局局長,將劉志丹等領(lǐng)導人排斥出主要領(lǐng)導崗位。</p><p class="ql-block"> 9月21日,正當國民黨軍對陜北根據(jù)地發(fā)動第三次“圍剿”時,陜甘晉省委發(fā)出“肅反”指令,逮捕大批干部。他們給劉志丹等一大批西北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者羅織了許多莫須有的罪狀,開始秘密抓捕。</p> <p class="ql-block">?劉志丹革命事跡陳列館,由習仲勛題寫?zhàn)^名。</p> <p class="ql-block">  逮捕劉志丹的經(jīng)過帶有戲劇性。勞山戰(zhàn)役剛結(jié)束,陜甘晉省委領(lǐng)導以指揮北線作戰(zhàn)名義,騙劉志丹回瓦窯堡開會。10月5日,劉志丹從前線回瓦窯堡,在半路上遇見了送信的通訊員,通訊員不知道信的內(nèi)容,將信給了劉志丹。劉志丹拆開信一看,大為震驚,原來是逮捕他和幾十個陜甘邊領(lǐng)導人的名單。但他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很坦然地將信交給通訊員,讓其送往前線,自己仍前往瓦窯堡,以圖陳述情況,說服省委制止“肅反”。</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劉志丹剛到瓦窯堡,即被扣押。戴季英甚至沒讓他說一句話,就將他關(guān)進監(jiān)獄。隨之,他的妻子同桂榮和五歲的女兒也被禁閉起來。和劉志丹同時被捕的還有高崗、習仲勛、劉景范(劉志丹弟)、馬文瑞等高級干部。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陜甘蘇區(qū)許多軍政干部被捕入獄。這樣大規(guī)模的捕殺行動,使陜北根據(jù)地面臨空前的嚴重危機。</p> <p class="ql-block">  陜北蘇區(qū)的戰(zhàn)士和群眾怎么也不會相信,出生入死打下革命根據(jù)地的這些領(lǐng)導人會是奸細,深受廣大人民擁護和愛戴的群眾領(lǐng)袖劉志丹會是一個右派、一個反革命!他們懷疑朱理治、聶洪鈞不是中央派來的,而是蔣介石派來的特務,甚至質(zhì)疑紅二十五軍不是共產(chǎn)黨的部隊,是白軍,假裝成紅軍來消滅西北紅軍的。</p><p class="ql-block"> 滿天的烏云風吹散,毛主席來了晴了天。10月19日,中央紅軍剛到吳起鎮(zhèn),毛澤東在同地方干部談話中,得知陜北紅軍正在搞“肅反”,劉志丹等大批負責同志被關(guān)押在瓦窯堡,有的人甚至被殺害了。毛澤東聽后十分震驚,立即作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一切聽候中央來解決”的指示。即派王首道等三人火速趕到瓦窯堡,代表黨中央接管西北保衛(wèi)局,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p> <p class="ql-block">  王首道回憶道:我們一到瓦窯堡,戴季英就拿出許多案卷來,作為劉志丹等同志是“右派”、“反革命”的證據(jù)。我們仔細翻閱了那些案卷,發(fā)覺其中所列舉志丹同志的“罪狀”都是不能成立的。在掌握了大量事實后,我們就質(zhì)向戴季英:如果劉志丹他們這批干部都是反革命,那么這塊革命根據(jù)地是怎樣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這里的對敵斗爭是怎樣堅持下來的?這里的蘇維埃政權(quán)又怎么能建立和鞏固下來的?對于這些問題,他答不上來。</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戴季英曾擔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開封市委書記,后被開除黨籍,1984年4月予以平反。然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戴季英在晚年接受采訪時,對于過去犯的“肅反”錯誤,仍然表示不接受。</p> <p class="ql-block">?劉志丹銅像</p> <p class="ql-block">  正義可能遲到,但從不會缺席。11月26日,中央組織部在瓦窯堡召開大會,宣布劉志丹等人無罪,予以平反。黨中央非常信任劉志丹,在他出獄后第二天,即委任他為西北軍委辦事處副主任和中央所在地瓦窯堡警備司令。隨后又任命他為紅二十八軍軍長、紅軍北路軍總指揮等職。</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們參觀了保安革命舊址和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舊址。保安革命舊址離劉志丹烈士陵園不遠,我們從旅店出來,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張聞天舊居</p> <p class="ql-block">?秦邦憲舊居</p> <p class="ql-block">?王稼祥舊居</p> <p class="ql-block">?李維漢舊居</p> <p class="ql-block">?張浩(林育英)舊居</p> <p class="ql-block">  保安曾是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政府和中央軍委所在地,是陜北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機關(guān)離開瓦窯堡,于7月3日進駐保安。從此,這里便成了繼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個“紅都”。193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機關(guān)離開保安,于1月13日進駐延安。黨中央在保安期間,先后召開了二十一次政治局或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決策,先后發(fā)布了《關(guān)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致中國國民黨書》、《關(guān)于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勢與民主共和國的決議》等重要歷史文件。在此期間,紅一、二、四方面軍大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jié)束。此外,還開辦了抗日紅軍大學,培養(yǎng)了一批我黨、我軍中高級干部。黨中央在保安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舊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這張珍貴照片,就是在保安的石窯洞前拍攝的。拍攝時間是1936年8月1日,當時毛主席四十三歲,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拍攝的。原標題為“蘇維埃巨人”,現(xiàn)在通常稱為“毛主席在陜北”。</p> <p class="ql-block">?埃德加?斯諾在美國《生活》雜志上發(fā)表的毛澤東照片(左下角照片是美國著名女記者史沫特萊)。</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的機要秘書葉子龍辦公室。從陜北起,葉子龍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共二十七年。</p> <p class="ql-block">  保安革命舊址有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人舊居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室等舊址。毛澤東舊居系一排五孔石窯洞,依山開鑿。毛澤東在此簽署發(fā)布了《中華蘇維埃政府對哥老會宣言》,并多次會見采訪西北蘇區(qū)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此還撰寫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關(guān)于蔣介石聲明的聲明》等重要著作,并同其他中央領(lǐng)導人一起,制定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促進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在毛澤東舊居內(nèi),懸掛著兩張主席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聽管理員介紹說:“這兩張照片都是由斯諾拍攝的。當時斯諾要去前線采訪,臨走前向主席辭行,要求給主席拍張照。主席說,保安的窯洞養(yǎng)育了革命,就以它為背景留個紀念吧。斯諾隨即拍下了一張全身照,但拍完全身照之后,斯諾發(fā)現(xiàn)主席的頭發(fā)太長,快把耳朵擋住了,便把紅軍送給他的新帽子借給了主席,拍下了這張頭戴五星八角帽的照片。這是斯諾的得意之作,也是毛主席一生最喜歡的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唯一不是窯洞的周恩來舊居</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來到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舊址(簡稱紅大)。紅大舊址位于志丹縣城南邊的半山腰上,依紅石崖而鑿的教室、宿舍、辦公窯,地勢峭拔隱蔽,特別利于防空。現(xiàn)保留有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黨總支書記莫文驊、科長陳光、政委羅榮桓的舊居及一科教室和學員住室等共有十多孔窯洞、三間瓦房。</p><p class="ql-block"> 在紅大,我們鬧了一個烏龍。本來我們是沒有請解說員的,可是,解哥在門口登記時,人家問:你們是不是XXX的?解哥隨口回答:是的。這樣解說員就開始給我們講開了。幾分鐘后,真正預訂了解說的那個團隊來了,解說員才知道搞錯了,真不好意思。</p> <p class="ql-block">  紅大辦學大事記顯示,紅大前身為瑞金時期的中央紅軍政治學校,后擴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大學。1936年6月,在瓦窯堡又組建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同年7月,紅大隨同黨中央機關(guān)一起搬遷到志丹。當時,紅大分為三個科,其中一科共有學員四十名,主要是培訓紅軍師團級以上干部;二科共有學員二百多名,主要是營連級干部;三科共有學員八百名,主要是排級干部和部分老戰(zhàn)士。毛澤東曾多次到這里給學員講課。紅大的學制一般為六到八個月。1937年紅大隨黨中央遷往延安,并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即我們熟知的“抗大”。</p> <p class="ql-block">?紅大一科教室</p> <p class="ql-block">?學員們在石窯、石桌、石凳、露天操場這種最原始的條件下,學習當代最先進的科學理論一一馬克思主義。</p> <p class="ql-block">  據(jù)了解,紅大在這里辦學期間,無論校舍,還是教員和教材都極度缺乏,并且面臨著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生存危機。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紅大依然能夠蓬勃發(fā)展,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抗戰(zhàn)準備了大批干部力量,同時,也是一所為民族解放而培育鋼鐵棟梁的紅色革命熔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