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7日 早上先游覽了“郭峪古城”,9:20來到“皇城相府”參觀,圍著城墻轉(zhuǎn)了一圈,急匆匆在10:00前趕到景區(qū)西邊廣場看節(jié)目表演。</p><p class="ql-block"> 看完節(jié)目后再次進入景區(qū)內(nèi),“大學士第”里還是人滿為患,一直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 過“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徑直來到內(nèi)城“斗筑居”,從中門進入。</p> <p class="ql-block"> 正前方(東方)是“陳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右側(cè)(南邊)是“御史府,正門牌樓上記有“臺諫清風”四個大字,彰顯了陳昌言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潔的高貴品質(zhì)。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御史府”門前照壁。</p> <p class="ql-block">《御史府》</p><p class="ql-block"> 御史府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府邸。因其官居都察院御史,故稱御史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主體建筑被建成并列兩院,左為庭堂,右為內(nèi)宅。</p> <p class="ql-block"> 里面正在維修,立著“游客止步”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容山公府》</p><p class="ql-block"> 容山公府是陳家第一位進士陳天佑的府第。陳天佑號“容山”,故名“容山公府”。明嘉靖年間,陳天佑任陜西按察司副使。</p><p class="ql-block"> “容山公府”在中間甬道的北面,與“御史府”向?qū)Α?lt;/p> <p class="ql-block"> 這里好像也沒有修整完畢的樣子。正房牌匾上還有一半遮著紅布。</p> <p class="ql-block"> 這里好像是一個品茶的地方,中間是一個“百家姓”的文創(chuàng)店。</p> <p class="ql-block"> 離開“容山公府” 穿過“御史府”前往“世德院”。</p> <p class="ql-block">《世德院》</p><p class="ql-block"> 世德院建于明正德年間,為陳廷敬父親陳昌期的居所。明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陳廷敬就出生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世德院為陳廷敬出生地。院落大體形制均與樹德院類同。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間枋木組合主要為:平板枋、大額枋和雀替,柱礎、門枕石、影壁均為素面,門窗一般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欞窗和支摘窗為主,木欄板,梁架結(jié)構(gòu)極少裝飾,室內(nèi)次間多設落地罩,紋飾一般為幾何圖形。</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世德院”有通道出南城墻經(jīng)“吟翠廊”前往“南書院”。</p> <p class="ql-block"> “吟翠廊”是一路下坡。</p> <p class="ql-block"> 來到“南書院”所有門都關著,只好離開。</p> <p class="ql-block"> 止園書堂,為三進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為舊時陳氏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悟因樓” </p> <p class="ql-block"> 這里也算是“南書院”的一部分,分兩個展廳,第一展廳為“選賢之策”,第二展廳為“書香門第”。</p> <p class="ql-block">《止園》</p><p class="ql-block"> 建成于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陳氏家族最大的一處園林,占地近1.1萬平方米。這里是相府主人經(jīng)常召集文人墨客飲酒作詩的場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南書院”出來,來到“止園”。</p> <p class="ql-block"> 從外城(中道莊)的“小南門”,進入“中道莊”徑直前往“大學士第”(“總憲府”)。</p> <p class="ql-block">《冢宰第》</p><p class="ql-block"> 即“大學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門開于正南,入大門迎影壁東折為一狹兒庭院,東側(cè)建如意門通東書院,南面為一倒座,北為二門,門兩面三刀側(cè)施八字影壁,明間內(nèi)柱間設木質(zhì)屏風,此為主人及貴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時封閉。入二門為一寬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廳堂懸有康熙御筆牌匾"點翰堂"。正廳往北本為內(nèi)宅,入大門西折往北沿狹長通道可通花園、假山、魚池等地。花園往北就是專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門以通花園,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樓。</p> <p class="ql-block">《大學士第》 </p><p class="ql-block"> 大學士第又稱相府院,是清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府邸。整體建筑布局為前堂后寢,由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組成。前院為迎客廳,中院為起居室和書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稱為康熙行宮。</p> <p class="ql-block"> 《點翰堂》?是山西省陽城縣皇城相府的核心建筑之一,為康熙皇帝御賜匾額的迎客大廳,得名于康熙親點陳廷敬之子陳壯履為翰林的歷史事件,現(xiàn)為展示陳氏家族榮耀與康熙御賜文物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 點翰堂原為“大學士第”正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因皇帝親題匾額更名。其名源于康熙帝到訪皇城相府時,點定陳廷敬之子陳壯履為新科翰林,并御書“點翰堂”以表彰陳廷敬長期擔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功績。??</p> <p class="ql-block"> “點翰堂”位于皇城相府外城中心,為三門七架結(jié)構(gòu),條石筑基,高闊堂皇,后設紅木屏風飾以琴棋書畫,上方懸掛康熙御賜的“點翰堂”“博文約禮”“龍飛鳳舞”三塊鎏金匾額。????</p> <p class="ql-block"> 屏風兩側(cè)展示陳廷敬的鑾駕、官牌及家族事跡。??1?</p><p class="ql-block"> 部分康熙御書法帖石刻復制品陳列于碑廊,真跡現(xiàn)存河南沁陽市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皇權(quán)象征?:</p><p class="ql-block"> 正門僅康熙帝可行,陳家族人及百姓需走偏門,體現(xiàn)封建禮制。??</p><p class="ql-block">?家族榮耀?:</p><p class="ql-block"> 匾額與楹聯(lián)“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彰顯陳氏家族科甲鼎盛,明清兩代共出9位進士、6位翰林。??</p><p class="ql-block">?藝術(shù)價值?:</p><p class="ql-block"> 屏風雕刻精細,御書書法飄逸,反映陳廷敬的鑒賞水平與康熙的書法造詣。??</p> <p class="ql-block"> 從“大學士第”出來直接去內(nèi)城里的“陳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陳氏宗祠是皇城相府內(nèi)的重要建筑,位于內(nèi)城核心區(qū)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約16世紀中后期),由陳廷敬的伯父陳長炎主持建造,主要用于祭祖和供奉先祖牌位。 ?</p> <p class="ql-block">《陳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陳氏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廟。建于明嘉靖年間,為兩進院落。宗祠建在內(nèi)城的中軸線上,表示對已逝祖先的崇敬,希望先祖?zhèn)兡芨Ja后世,護佑家族繁榮昌盛。</p> <p class="ql-block">宗祠為兩進院落:</p><p class="ql-block"> 前院為祭祖堂,后院為先賢祠。祠內(nèi)供奉著陳氏歷代先祖的牌位,靈位排列整齊,體現(xiàn)了家族對先人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宗祠與斗筑居城樓同在內(nèi)城的中軸線上,既寄托著家族對先祖的敬仰,也蘊含著祈求家族繁榮昌盛的愿景。作為明清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布局嚴格遵循傳統(tǒng)禮制,反映了陳氏家族“清廉傳家”的家風。 ?</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賞識陳廷敬》 </p><p class="ql-block"> 陳廷敬任經(jīng)筵講官,為康熙帝講解經(jīng)書??滴醯壅f:「覽爾所進講章甚為精詳,實于學問政事大有裨益?!龟愅⒕瓷挝臏Y閣大學士,成為宰相后,仍然兼任經(jīng)筵講??滴醯坌蕾p陳廷敬的詩作,用“清雅醇厚”品評,說他有唐代名相房玄齡和姚崇的風度,其詩歌繼承了李白、杜甫的傳統(tǒng)。在康熙帝心中,陳廷敬的地位無人可及:“若事出意外(指陳廷敬去世),大臣中學問人品如大學士,可代理內(nèi)廷事務者為誰?”陳廷敬去世后,康熙帝命皇三子“奠茶酒,御賦詩” </p><p class="ql-block"> 賜銀一千,給以厚葬。</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賞賜陳廷敬》 </p><p class="ql-block">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康熙帝賜給陳廷敬“清慎勤”和“格物”等御筆字,他錈刻成區(qū)懸程在堂?!扒?、慎、勤”三字箴言,是他為官一生所遵循的。正是他謹言慎行,守官奉職,退則閉門,深得康熙帝賞識,稱他“卿是耆舊,可稱完人?!标愅⒕炊啻问艿娇滴醯圪p賜的貂裘、錦緞、珍味、人參、寶玩等,不計其數(shù)??滴跛氖辏ㄒ黄吡闼哪辏┒?,賜陳廷敬貂裘一件,并且說:“此裘朕所親服,汝軀體較小,可覓良工略為裁制,務令稱身。” </p><p class="ql-block"> ——陳廷敬《午亭文編》</p> <p class="ql-block"> 所賜部分物品。</p> <p class="ql-block"> 所賜部分物品。</p> <p class="ql-block"> 從“陳氏宗祠”出來,繼續(xù)去外城“中道莊”各處游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