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游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zhì)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后出現(xiàn)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旅游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lǐng)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旅游給我們帶來很多見識,增進了對各地了解,豐富了人文知識。這才是旅游的真諦!</p><p class="ql-block">旅游給我們帶來心靈的意志,會讓自己的思維,心情發(fā)展到興奮,快樂的極致。日前高速運轉(zhuǎn)的生活工作頻率,使人越來越感到生活的壓力過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松自己。</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1904-1965)是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畫家、美術(shù)史論家、書法家和美術(shù)教育家,以獨創(chuàng)的"抱石皴"和《江山如此多嬌》等作品聞名,被譽為"新山水畫"代表畫家。</p><p class="ql-block">生平簡介</p><p class="ql-block">傅抱石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幼年家貧,11歲起在瓷器店學徒,自學篆刻與繪畫。1926年畢業(yè)于江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留校任教。1933年經(jīng)徐悲鴻推薦赴日本留學,師從金原省吾研究東方美術(shù)史?;貒箝L期執(zhí)教于南京中央大學(后更名南京大學),1957年任江蘇省國畫院首任院長,1960年當選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1965年9月29日病逝于南京,享年62歲。</p> <p class="ql-block">藏身于抱石公園內(nèi)的傅抱石紀念館是一座仿古建筑,館外綠樹成蔭,走進館內(nèi),環(huán)廊曲徑,綠樹假山,高雅幽靜,置身其中,有一種休閑和藝術(shù)享受之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傅抱石紀念館是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的紀念館,始建于1985年,原名傅抱石展覽館,2004年由市委市政府改名為傅抱石紀念館,2004年10月,紀念傅抱石誕辰100周年期間隆重開放館,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傅抱石紀念館分1個序廳、3個展廳、1個多功能廳,其中陳列面積近700平方米,展線長400多米,館內(nèi)"傅抱石生平事跡展"由"藝術(shù)之路"、"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情懷"和"抱石作品文集"3個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進"藝術(shù)人生"展廳,這里著重展示傅抱石的生平事跡,以及他祖籍新余、生于南昌、留學日本、定居南京的人生歷程。在對傅抱石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移步去欣賞他的藝術(shù)作品了,"藝術(shù)成長"廳就像是一個藝術(shù)館,這里展出了傅抱石的100多幅國畫、金石纂刻和美術(shù)史論書籍作品的仿制品,每幅作品均配好通俗易懂的賞析詞,讓普通市民也能從作品中感受到藝術(shù)家的偉大成就。壓軸的"翰墨流芳"展廳,則著重體現(xiàn)傅抱石對后世的影響,通過郭沫若、徐悲鴻等名家對傅抱石的評價來說明他的成就,并且介紹了傅抱石作品的收藏、流傳情況,以及傅抱石與新余的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這里的展品豐富多彩。展覽得到傅抱石先生子女和親朋好友的大力支持提供。</p> <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嬌》是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由國務院批準、周恩來總理親自指導,傅抱石與關(guān)山月共同完成的巨幅設色山水畫。畫作以毛澤東《沁園春·雪》詞意為題材,歷時4個月創(chuàng)作,五易其稿,最終懸掛于人民大會堂北大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