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錄美好時光,每一份美好都值得被記錄,就像今天的陽光一樣明媚。每當(dāng)晨光爬上窗臺時,總想起顧城那句“人要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凈”。這干凈里,大抵就藏著光的質(zhì)地——不攀附誰的溫度,不依賴誰的照耀,兀自明亮,自成宇宙。</p> <p class="ql-block">直到某個雨夜,踩著積水穿過長街,路燈在水洼里碎成星子,忽然懂得那份“輕”里藏著怎樣的力量:不是沒有風(fēng)雨,而是把風(fēng)雨走成了腳下的路。不是不曾跌倒,而是讓每道傷痕都成了透光的窗。就像老樹枝椏,越是歷經(jīng)風(fēng)霜,越能漏下斑駁的陽光,給路人一片晃動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發(fā)光是被點燃,其實不然。汪曾祺寫過“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那花從不需要誰來照亮,自顧自地開得熱烈,香氣漫過籬笆,就是最動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生活里的光,往往藏在尋常的堅持里:清晨五點的廚房,有人為家人熬著一鍋粥,蒸汽模糊了眼睛,卻暖了整個屋子;深夜的書桌前,有人在草稿紙上反復(fù)演算,筆尖劃過的聲響,是夢想在悄悄發(fā)芽。這些細(xì)碎的瞬間,如同螢火蟲的尾光,單個看或許微弱,聚起來便能照亮長夜。</p> <p class="ql-block">社區(qū)里的志愿者,腿有殘疾卻總拄著拐杖幫老人取快遞,他說“走得慢沒關(guān)系,能幫人就好”。他們讓我明白,真正的光,從來不是沒有陰影,而是帶著陰影依然向前走。就像向日葵,就算陰雨天,也會朝著云層后的太陽微微仰頭。這份向著光的姿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發(fā)光。</p> <p class="ql-block">原來這人間的光,從來不是少數(shù)人的盛宴,而是無數(shù)平凡生命,用熱愛與堅持,共同點亮的星河。</p> <p class="ql-block">攝影/制作/良友</p><p class="ql-block">器材/華為p50 Pro</p><p class="ql-block">地點/南森濕地公園</p><p class="ql-block">時間/2022年8月23日</p> 謝謝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