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把武漢長江大橋看個夠

玉雕成器

<p class="ql-block">八月中旬,我利用公休假,專門遠赴武漢,住上三天兩夜,只為看夠一座橋。</p><p class="ql-block">與橋梁結(jié)緣在兒時,父親在縣建筑公司擔任工程師、技術(shù)員。六七十年代,抗美援越需要,父親轉(zhuǎn)戰(zhàn)于縣內(nèi)外邊境一線橋梁建設(shè),我小小年紀就跟著父母到工地,耳濡目染,對橋梁有了特殊的感情。長大工作后,我每到一個城市,總要這個城市標志性的大橋去走走。看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多年的夙愿,遺憾的是無數(shù)次出差培訓,總是與武漢失之交臂。這次專門前往武漢,主要就是奔著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去的。</p><p class="ql-block">夜晚,騎行看橋</p><p class="ql-block">乘坐動車到達武漢站,已經(jīng)是下午六點。搭出租車走很遠的路,選擇首義路北的城市便捷酒店入住,只為更靠近大橋。</p><p class="ql-block">安頓好,已是七點半。下樓出門,在路邊取了共享單車,進了武珞路,本想在路邊找個小店,吃了飯再上橋。想不到進了大橋引橋,就沒有回頭路,也出不來了。橋上不允許停車放車,只能上橋往前騎。武珞路上排隊進黃鶴樓公園看夜景的人,一直排到引橋的人行道上。超過這波人流,管制人員漸少,終于敢把自行車??恳幌拢潘尚那?,看看這橋上的風景。迎著清涼的晚風,扶欄遠眺,四周美麗的夜景讓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寬闊的橋面上,南來北往的無軌公交電車、小汽車川流不息,感覺腳底在輕微震動和搖晃,讓人有心跳的感覺。正橋是左右對稱兩座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堡亭為四方八角,重檐屋頂,燈火闌珊。遠處,燈光點綴下的龜山蛇山對峙于南北,呈現(xiàn)龜蛇鎖大江的氣勢。橋的東北頭是武昌,黃鶴樓高聳于蛇山之巔,燈帶勾勒出金碧輝煌的輪廓。橋的西南頭是漢陽,龜山頂上直插天穹的電視轉(zhuǎn)播塔,變換著五彩的燈光。橋下寬闊江面的江面上,大型貨輪上下穿行,游船碼頭的觀光游船打扮得金碧輝煌,游弋于江面。遠處是橫跨長江的一座大跨度斜拉橋,橋塔和拉索上的燈光畫出了美麗的線條,與南北兩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連接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不愧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橋上沒停車還車的地方,只能騎騎停停,一路向南,在橋上游覽了一個多小時。到了南岸下了引橋,橫穿斑馬線,上橋往回騎,再次穿越大橋,一路欣賞下游的鸚鵡洲大橋,回到賓館已經(jīng)十點。</p><p class="ql-block">午間,俯瞰橋景</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辦完事,中午從黃鶴樓公園南門進園。太陽很大,室外氣溫35℃,汗流如注,滲得睜不開眼。只能在碑廊一帶四處打轉(zhuǎn)。然后登上白云閣,俯瞰南邊的黃鶴樓、長江大橋、電視塔。</p><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登黃鶴樓參觀。隨著人人流一直爬樓梯,到達游客能到的最高層第五層。在這里向南望去,長江大橋成為整個視線的主角。</p><p class="ql-block">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長江大橋為公鐵兩用,上層是公路橋,下層通鐵路。</p><p class="ql-block">可惜這個時段有些逆光,等待小塊烏云短暫遮遮住陽光,才合適拍到些照片。</p><p class="ql-block">“火車過橋了!”游客騷動起來。我趕緊舉起手機,按下視頻鍵,記錄下這個難忘瞬間。</p><p class="ql-block">令我驕傲的是,之前做旅游攻略,從有關(guān)資料中我意外得知,通過武漢長江大橋的第一列火車,竟然是北京開往我們廣西憑祥的列車。我想,憑祥當時是我們抗美援越的橋頭堡,安排到憑祥的烈車第一個通過武漢長江大橋,有著特殊的意義,而并非偶然。</p><p class="ql-block">時間切回1957年10月15日,大橋正式通車的日子。當天,5萬多名各界群眾前來觀禮慶祝。11時20分,李富春副總理為鐵路橋通車剪彩,由北京開往廣西南寧、憑祥的19次旅客列車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由蒸汽機車牽引著隆隆駛過大橋,成為正式通過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第一趟鐵路旅客列車。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火車飛馳過長江——千年理想成現(xiàn)實,萬眾歡騰慶通車”為標題,用幾乎通欄的版面,刊登了“從北京開往憑祥的列車,在萬人歡呼聲中第一次駛過長江大橋”和“汽車隊伍浩浩蕩蕩通過長江大橋公路橋面”兩幅照片。</p><p class="ql-block">下午六點從黃鶴樓公園南門出來,我搭上10路公交車,跨過武漢長江大橋,一路觀賞沿路風光,在武漢長江漢陽橋頭站下車。</p><p class="ql-block">下車走不遠就進入龜山公園,登上龜山頂上,自南向北,俯瞰夜幕下的武漢長江大橋,橋上南來北往的車輛在趕著回家的路,江水夕陽余暉下泛著波光,北岸的武昌城在夜幕下,似乎從燥熱中變得有些寂靜,整個城市似乎在蓄勢待發(fā),迎接喧囂夜晚的到來。我下到橋頭,拍了幾張長江大橋余暉下的照片,在橋南找到公交站,乘坐411路公交車,跨過武漢長江大橋,前往東湖方向去辦事。</p><p class="ql-block">早晨,仰視大橋</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武漢的第三天。下午三點就要離漢,上午去近距離看一次武漢長江大橋。</p><p class="ql-block">在復興路地鐵口取了共享單車,沿著張之洞路往長江方向走,右拐進入臨江大道,一路往長江大橋方向騎行。太陽已經(jīng)很大,陽光順著視線照著武漢長江大橋,一路忍不住停下幾次拍攝大橋的遠景。</p><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橋頭底下,抬頭仰望,看到高高拱形橋洞,沿江路在橋底與大橋十字交叉,穿洞而過,這里與橋面的距離應(yīng)該有六七十米高。在路邊停放好共享單車,沿著大橋左側(cè)寬敞的階梯,登上高高的石梯,來到大橋觀景平臺。平臺高度與鐵路橋同個平面,與大橋齊腰,相互依偎、相得益彰,在大橋周邊形成了特有的景觀。平臺中間立有大橋紀念碑,主體為圓柱體,高6米。紀念碑南側(cè)鐫刻著毛澤東主席的著名詞句“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紀念碑基座上部刻有《武漢長江大橋建橋記》,詳細記載大橋的建設(shè)過程:大橋于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正式通車。全長約1670米,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京廣鐵路),橋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橋墩采用“大型管柱鉆孔法”,這是由中國首創(chuàng)的新型施工方法。</p><p class="ql-block">大橋觀景平臺是游人欣賞長江、觀看武漢長江大橋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隔著鐵柵欄,能近距離看到橋中間的雙道鐵軌,感受幾米開外飛馳而過的火車帶來的震撼。</p><p class="ql-block">盯著烈日繼續(xù)登上百八十級臺階,到達橋頂。在正橋的左側(cè),也有個觀光平臺,平臺中間有個小花圃,一棵松樹不知何因樹冠被鋸掉了一半,在熱辣辣的太陽下頑強挺立著。這個時候沒有什么游人,我也算是感受了武漢“火爐”氣候的威力,搶拍了幾張照片,便匆忙走向臺階下橋。</p><p class="ql-block">下到橋底的臨江路,沿著人行道來到高高的拱形橋洞下。這里聚集了眾多避暑納涼的市民群眾,老人們圍在一起打撲克,有賣扇子、遮陽帽的地攤,有提供按摩服務(wù)的,一副休閑自得、各得其所的和諧畫面。</p><p class="ql-block">過了橋洞來到橋底西側(cè),再往上游,江邊排列一長串渡輪、游船碼頭。江水里第一個橋墩,就是毛澤東主席1956年5月31日第一次暢游長江下水的地方,對面路邊,專門搭建了鋼結(jié)構(gòu)高臺,供游人拍照留念。讀著主席當年揮毫寫下的著名詞作《水調(diào)歌頭·游泳》——“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不禁被偉人的豪邁氣概所感動。</p><p class="ql-block">三天下來,算是把長江大橋上下左右逛了個透,多這個偉大工程有了跟全面深入的認識和感受。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大橋建成之后,將武漢三鎮(zhèn)連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同時,大橋?qū)⒈婚L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武漢長江大橋凝聚著設(shè)計者匠心獨運的機智和建設(shè)者們的技藝。為南京長江大橋,以及七十年來我國成為世界橋梁建設(shè)“超級大國”,積累了重要經(jīng)驗,樹立了榜樣標桿。大橋歷經(jīng)了七十年風雨,武漢長江大橋仍然堅固如初,傲然靜臥造福人民。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老一輩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數(shù)于萬計的建造者用心血和汗水澆筑出來的歷史豐碑,永遠值得后世敬仰、感激和懷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