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柏林掠影(上)

我心飛翔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圖文: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美篇號:6503055</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多年前歐洲行中德國游學(xué)之旅的柏林站上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一行從丹麥的阿姆斯特丹乘坐郵輪來到了德國,入住靠海岸線不遠(yuǎn)處的一座小城。清晨我推窗望遠(yuǎn),一片朝霞,一輪紅日從樹叢中冉冉升起,這是一個春日里的艷陽天。</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導(dǎo)游說柏林這些天天氣一直很糟,我們的到來給柏林帶來了好天氣。我們的心情亦如藍(lán)天白云一樣"心曠神怡”。</span></h1><p class="ql-block"> 大巴車經(jīng)過了柏林的勝利紀(jì)念碑。這座紀(jì)念碑在蒂爾加藤公園的中心,是為紀(jì)念普魯士丹麥戰(zhàn)役的勝利而建,通體金黃,頂端是勝利女神雕像。</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久,我們又經(jīng)過了這座蘇軍戰(zhàn)士紀(jì)念碑。這使我想起了在國內(nèi)的大連、長春曾經(jīng)看到過的蘇軍烈士紀(jì)念碑。這些都是二戰(zhàn)后不久建成的,是那個時代的記憶。</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來到柏林最大的皇宮夏洛滕堡宮。</span></h1><p class="ql-block"> 夏洛滕堡宮為意大利巴洛克式風(fēng)格。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稱腓特烈一世,夏洛特成為王后。夏洛特在1705年去世后,腓特烈一世為了紀(jì)念她,將這座宮殿和附屬建筑命名為夏洛滕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尊金色的幸運(yùn)女神像位于塔樓穹頂?shù)捻敹耍陉柟庀蚂陟谏x,最為顯眼。</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據(jù)說這座宮殿是仿照凡爾賽宮而建。只是由于行程時間的限制,我僅僅來到夏洛滕堡宮的門廳,沒有進(jìn)去。</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庭院中心是安德烈亞斯·施呂特爾于1696-1697所創(chuàng)作的勃蘭登堡選帝侯威廉騎馬像。這座銅像表現(xiàn)了他一貫的軍人氣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戰(zhàn)以前此像一直矗立在柏林城堡外的長橋上,后來在用船運(yùn)來的途中,和小船一起沉在了特格爾港口。直到1950年才被找到,兩年后重豎起在此庭院中。</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勃蘭登堡大選帝侯</span>弗里德里希·威廉(1620~1688)是勃蘭登堡-普魯士國的奠基人。所以一直被德國人所尊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是這座威廉騎馬塑像的底座,銅塑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是庭院中精美的宮燈。</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走出這座皇宮庭院時,看到一位爸爸正與他的兩個寶貝女兒一起拍照,我也搶拍了一張。</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夏洛滕堡宮的外面是大片的林地。我們稍事休息后繼續(xù)柏林的游學(xué)。</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來到了不遠(yuǎn)處的德國國會大廈。這座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大廈始建于1884年,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大廈位于柏林中心的蒂爾加藤區(qū)。周圍有碩大的草坪廣場。</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國會大廈體現(xiàn)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種建筑風(fēng)格,是德國統(tǒng)一的象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廈最初為德意志帝國的議會,二戰(zhàn)中大廈遭到了嚴(yán)重毀壞,1990年10月3日,德國人民在國會大廈前慶祝了國家的重新統(tǒng)一。</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大廈向人們訴說著十九世紀(jì)以來德國歷史中的每一個重要節(jié)點。二戰(zhàn)后的鐵幕時代,這里曾是歐洲分裂的象征;現(xiàn)在則是歐盟團(tuán)結(jié)的象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這座悠久卻又年輕的城市里,少數(shù)遺留下的古建筑與大量的現(xiàn)代玻璃水泥建筑并存,形成了柏林獨有的歐洲大都會風(fēng)格。</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站在國會大廈前,不由想起保加利亞的革命者季米特洛夫。1933年他因“國會縱火案”被捕,在獄中他給戰(zhàn)友的信中寫道:“鐐銬鎖住的雙腳,恰恰丈量著通向自由的距離”。</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晴朗的好天氣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我看到了年輕的學(xué)生,練習(xí)騎單車的小女孩,還看到了多人一起騎的自行車,很有意思。</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廣場上還有不少賣面包圈的小販。面包圈摞起老高,可惜我一點也不餓,不然一定嘗嘗新鮮。</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是從國會前駛過的敞篷雙層觀光巴士。</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還看到了這些三輪哥,使我想起了北京的后海。北京的三輪車夫可都是“侃爺”,山南地北的無所不知,不知道柏林的三輪哥是否也這么能侃。其實無論亞洲、歐洲還是美洲,在一些旅游景點中都可以看到三輪車的身影,在東京還有人力車夫呢!</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國會大廈前面的草坪非常廣闊。它的右面是德國聯(lián)邦總理府。這棟建筑被柏林民間戲稱為“洗衣機(jī)”,還真像一部滾筒式洗衣機(jī)。</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總理府與附近的國會大廈完全是不同的風(fēng)格,非常簡約時尚,而且體量算是西方國家中最大的,建筑面積高達(dá)25000平方米,是華盛頓白宮的8倍,倫敦唐寧街十號的10倍,巴黎愛麗舍宮的3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柏林的地鐵很發(fā)達(dá),四通八達(dá)。從這張相片的下方可看到地鐵的標(biāo)志。柏林地鐵不顯眼,但很方便。</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哥們兒是公園畫家。</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從國會大廈往左走一段,我們就來到了勃蘭登堡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勃蘭登堡門位于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墻的一道城門。勃蘭登堡門東側(cè)是巴黎廣場,以紀(jì)念1814年普魯士軍隊占領(lǐng)巴黎而命名。一條筆直的菩提樹大街從勃蘭登堡門向東橫穿柏林市中心,一直通往柏林博物館島和柏林電視塔,是歐洲最華麗的大街之一。</span></h1> <h1><br></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德國哲學(xué)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在他著作中提到勃蘭登堡門“象征著德意志民族對戰(zhàn)爭的狂熱”,并認(rèn)為該建筑是“軍事化國家理念的物質(zhì)化體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 他說的沒錯,我看到這座門,尤其看到上面銅塑中的鐵十字勛章時,確實想到了當(dāng)年的德國納粹。</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勃蘭登堡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的砂巖建筑,以雅典衛(wèi)城的城門作為藍(lán)本,設(shè)計者是普魯士建筑師朗漢斯。</span></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勃蘭登堡門門頂中央最高處是一尊高約5米的勝利女神銅制雕塑。女神張開身后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zhàn)車面向東側(cè)的柏林城內(nèi),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huán)的權(quán)杖,花環(huán)內(nèi)有一枚鐵十字勛章,花環(huán)上站著一只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征著戰(zhàn)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走近勃蘭登堡門拍攝,拍它的門洞吊燈與側(cè)面的石雕,</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勃蘭登堡門西側(cè)的三月十八日廣場,是以紀(jì)念1848年3月18日的德國三月革命和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的第一次人民議會自由選舉而命名的。而緊鄰的六月十七日大街,則是為了紀(jì)念1953年6月17日發(fā)生在民主德國的人民起義。</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在廣場上又見到一輛多人騎的自行車。</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這里我還遇到了越南人的示威游行。近幾十年來,歐洲接收了大量越南移民及非洲偷渡客,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的混亂。我?guī)状蝸須W洲,都遇到過類似的示威游行,看來這已經(jīng)屬于歐洲政治的常態(tài)了。</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坐在勃蘭登堡門廣場上的石椅上休息。這里實際是一個半圓形放射狀的環(huán)島。周圍有濃密的參天大樹。</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樹林外是一溜弧形的水泥座椅。大家就在這里休息聊天。</span></h1>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離開勃蘭登堡門,坐大巴去下一站參觀“柏林墻",那里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同時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span></h1><p class="ql-block"> 游學(xué)柏林,離不開“二戰(zhàn)記憶”,德國兩次發(fā)起世界大戰(zhàn),給世界也給德國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戰(zhàn)爭用鮮血書寫歷史,和平用智慧創(chuàng)造未來,“前車之鑒,后事之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