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品來自:作家溫宏聲老師報告文學(xué)</p><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來自:攝影家泰山居士老師</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溫宏聲,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黑龍江作家協(xié)會第七屆全省代表大會代表。著作有長篇報告文學(xué)《警示隨想》、《冰球似火》、《世界記憶七三一》;長篇小說《錯案》、《哈爾濱大偵探》、短篇推理小說《死亡路線圖》與陳春山合作中篇推理小說《尋刀》。其中《錯案》獲哈爾濱天鵝文藝大獎二等獎,《哈爾濱大偵探》和《世界記憶七三一》獲哈爾濱天鵝文藝大獎三等獎,《世界記憶七三一》在哈爾濱日報連載,并改編成廣播劇,受到廣泛好評。報告文學(xué)《終極對決》在新晚報連載并獲哈爾濱警察故事一等獎。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日軍七三一部隊“特別移送”檔案發(fā)現(xiàn)過程的紀(jì)錄片《血證》,在全國展播中獲中組部紀(jì)錄片展播一等獎。多年來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xué)、紀(jì)錄片、詩歌等200多萬字。</p> 《美木的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去年5月26日早上,空中飄下濛濛細(xì)雨,果戈里大街上的行人們都步履匆匆,只有一個芊芊女子手撐雨傘悠然漫步,似乎在品味這細(xì)雨的含意。當(dāng)她走到南崗新華書店門前回頭望去,只因那句“細(xì)雨點(diǎn)灑在花前”,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遍地是叫不出名的花叢。女子收起傘,原來她穿一身古樸優(yōu)雅的旗袍,如果你跟隨她來到書店的三樓,看到大屏幕上“權(quán)作一幅相思箋——民國八大才子才女作品欣賞會”的會標(biāo),你會忽然覺得她是剛從民國雨巷中走來的結(jié)著愁怨的那支丁香。果然有幾位朋友說她有點(diǎn)像林徽因,她只是笑一笑,如果承認(rèn)了唯恐貽笑大方??伤睦锴宄?,林徽因是她生命中的偶像,讀她的詩歌,穿她的旗袍,甚至微笑著她的微笑,如果有幾分相像那也不足為奇。那天的作品欣賞會上,文藝愛好者和讀者歡聚一堂,人們仿佛走過時光隧道,仰望星光燦爛,在歌聲、誦聲、琴聲中,品味民國才子才女的文采飛揚(yáng)和傳奇人生。她的朗誦獲得了許多贊譽(yù)和掌聲,這讓她心情舒暢。當(dāng)活動結(jié)束走出書店時,雨停了,抬頭望天上散去的薄云,分明是林徽因深情淺笑的臉。天上傳來了《我愛這雨后天》的詩句,雖然沒有香草、落葉,但吹遠(yuǎn)的一縷云,象煙、象煙。</p> <p class="ql-block"> 她有一個好聽的網(wǎng)名叫美木,她喜歡林徽因,迷上林徽因還要從中學(xué)時代時代說起。林徽因走進(jìn)她的心靈,是伴著姐姐帶回來的一本雜志,林徽因就在其中一頁沖著她微笑。她被《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了,第一次讀就覺得心里軟乎乎兒的,像摸到了春日里剛剛?cè)诨谋⊙?,又像看見花前閃耀的星光。后來才知道,這首詩是他寫給兒子的。這哪是寫四月天,分明是母親把孩子的愛拆成了春天里最軟的風(fēng),最嫩的綠。讀了這首詩,她喜歡上了林徽因。她開始四處尋找林徽因的詩??稍谀莻€特殊的年代里,她去書店買不到,問同學(xué)借不到,后來她把想法告訴了姐夫,是姐夫在去北京公出的時候給她買一本林徽因傳記。她讀林徽因如饑似渴,甚至在課堂上都會走神兒,那些神奇的詩句不小心碰掉了黑板上的數(shù)學(xué)公式。讀了《你是人間四月天》,才知道笑音能點(diǎn)亮四面的風(fēng);讀了《深笑》才知道,原來天真可以迸出,留戀可以掛著;讀了《黃昏過泰山》才知道月一片可以掛在胸襟;讀了《靜坐》才知道冬有冬的來意;讀了《一首桃花》,才知道那一樹的嫣紅,是春說的一句話。她從喜歡林徽因,到漸漸迷上了林徽因。只要是跟林徽因有關(guān)的書她就買,還常常到街頭雜志攤上去尋找林徽因。林徽因?qū)τ谒齺碚f,永遠(yuǎn)是帶著暖與光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美木在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xué)教師,她還是《妙筆生花古詩詞創(chuàng)作》副主編、《巾幗筆墨》副主編、《中國作家在線》簽約作家、還被《都市頭條編輯部》授予先進(jìn)工作者榮譽(yù)稱號。她的《梅蘭竹菊六絕》,讀來如臨微風(fēng),如沐細(xì)雨,如賞輕雪。她的《筆墨紙硯七絕》,讓人領(lǐng)略筆端風(fēng)云變幻,墨沼波濤白雪,一紙世上功名,硯池千古文章。她的自由詩也如四月天的氣候溫爽人心。她在《桃花樹下》寫到“春風(fēng)打開嫵媚的桃花?!彼凇缎闹心强|幽香》中寫到“紙條上的心事被風(fēng)悄悄翻開,于青澀的時光種下浪漫的債。”她在《清淺時光》中寫到“歸鳥馱著斜陽掠過天際線,手機(jī)提示音輕輕響起,新收到的信息里,藏著人間最溫軟的清淺拾光?!蔽译m然不懂詩,但也能從美木的筆下聽出那一樹一樹花開的聲音。我羨慕美木,羨慕她詩人的生活。我行走過阡陌,但寫不出《陌上花開》;我活在歲月,但寫不出《歲月的勛章》;我去過阿爾山,但寫不出《阿爾山之旅》;我年年過夏天,但寫不出《冰城仲夏夜》。讀著美木的詩,我突發(fā)奇想:“從明天起,做一個寫詩的人。填詞、押韻,精通平仄。從明天起,關(guān)心詩壇和詩人。像所有的詩人一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痹掚m這樣說,但我終究趕不上美木,她的作品《我敬山河一杯酒》獲得紀(jì)念長征勝利九十周年詩歌征文大賽金獎,還被中國作家在線組委會聘為簽約作家,被中國城市專家網(wǎng)評為冰雪大使,她是活躍在哈爾濱這座詩歌之城的優(yōu)秀詩人?!澳茉跓熁鹄锸卦娨猓茉诶ьD里有擔(dān)當(dāng)?!边@時美木對林徽因的評價,她的這句評價也是我想起了她的兩首七律。一首是:“妖霧籠罩正春寒,愛侶從醫(yī)夜未闌。白盔白甲身影裹,視頻屏里問母安。雖憂染恙離家苦,更念妻母照料難。待到陰霾消散日,相攜把酒話言歡?!边€有一首是:“佳節(jié)驚聞病染身,孤燈照影倍傷神。堂前侍母心常累,屏后傳聲語更真。愿化春風(fēng)驅(qū)瘟氣,甘承苦累守家人。唯期早破妖孽日,執(zhí)手同看柳色新?!泵滥镜脑娀仡櫫四嵌尾豢盎厥椎臍q月。丈夫拼了命戰(zhàn)斗在救死扶傷的戰(zhàn)場,婆婆重病臥床不起,她的腰病復(fù)發(fā)行動困難,學(xué)生的網(wǎng)課一堂也不能落下。她沒有想到會瞬間跌入顧此失彼,疲于奔命的困境之中。她那時只有一個信念,她這一生不可能經(jīng)歷林徽因那樣的艱難困苦,不可能遭受到林徽因那樣的精神創(chuàng)傷。她后來回憶說,再艱辛、再難熬,她的心中始終裝著“人間四月天”,裝著“執(zhí)手同看柳色新”的希望。她真的做到了在煙火里守詩意,在困頓里有擔(dān)當(dāng)。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林徽因就是照進(jìn)我生活中的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 美木是尋著龍之聲讀書會主席郭敏那天籟般的朗誦聲走進(jìn)讀書會的,又在林娘老師的引領(lǐng)下加入“巾幗筆墨”文學(xué)創(chuàng)作團(tuán),她把這些都看做是幸運(yùn)和幸福的事情。如今她還成為了“巾幗筆墨”的副主編。聽說我在寫美木,林娘老師特意為她寫了一篇短文,寫得情真意切,我照抄如下。“美木,這北國的姑娘,生得一副江南的骨相。初見時,我便疑心是那江南的煙雨迷了路,錯落在北地的風(fēng)雪里,化作了人形。她的眉目間,自有一段水鄉(xiāng)的韻致,不是畫師筆下刻意的臨摹,而是天生的一段風(fēng)流態(tài)度。北風(fēng)雖烈,竟不能吹散她眼角眉梢的溫婉;冰雪雖寒,亦不能凍結(jié)她唇邊頰上的柔情。她立在那里,便是一闋宋詞小令,教人想起"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句子來。她崇拜林徽因,愛讀《人間四月天》。我想,這崇拜不是無緣無故的。林徽因那支筆,寫得出建筑的詩意,也寫得出心靈的建筑。美木大約也在自己的魂靈里,構(gòu)筑著某種精致的結(jié)構(gòu)罷。她讀詩時的神情,竟像是與文字背后的魂靈相對而坐,靜聽那隔世的絮語。北國的四月,原不比江南。這里的四月,積雪初融,草木方蘇,處處透著生澀與粗糲。但美木走過的地方,仿佛就有了人間四月天的意境。奇怪的是,這般江南氣質(zhì)的女子,骨子里卻藏著北地的堅韌,她讀林徽因,大約也讀出了那文字背后鋼鐵的骨架。美木身上,便有著這般奇妙的糅合:水鄉(xiāng)的柔情與北地的風(fēng)骨,詩人的敏感與學(xué)者的清醒。她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好詩——起句是北國的風(fēng)雪,結(jié)句卻是江南的煙雨?!?lt;/p> <p class="ql-block"> 我在她眾多的作品中翻出了這首寫給林徽因的詩,從中看到了魂靈相對而坐,靜聽隔世絮語的意境。</p><p class="ql-block">“你的指尖輕輕撫過</p><p class="ql-block">不單是泛黃詩頁里的韻腳</p><p class="ql-block">更多的時候是一把靜默的尺子</p><p class="ql-block">丈量過神州無數(shù)殿宇的骨骼</p><p class="ql-block">那些被硝煙灼傷的古磚舊瓦</p><p class="ql-block">在你的筆記里漸次回溫</p><p class="ql-block">每一次精準(zhǔn)的測繪都是回信歷史</p><p class="ql-block">告訴沉睡的飛檐</p><p class="ql-block">我們會記得會守著</p><p class="ql-block">這方水土的紋路</p><p class="ql-block">后來病榻成了你的工作案臺</p><p class="ql-block">讓國徽的麥芒沾著田野的晨露</p><p class="ql-block">讓紀(jì)念碑的浮雕承住千萬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你筆下的曲線是山河堅韌的骨骼</p><p class="ql-block">您筆下的梁椽早已成為建筑史上的勛章</p><p class="ql-block">而你的名字‘林徽因’</p><p class="ql-block">早已不是某句詩的注腳</p><p class="ql-block">是時光深處一枚閃光的印記</p><p class="ql-block">烙在華夏的史冊上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 我曾隔空問過她一個問題,《你是人間四月天》到底是林徽因?qū)懡o兒子的,還是寫給徐志摩的?過了好長時間她才語音回我:“我不去探究這首詩是寫給誰的,我覺得她是寫給所有人的,她是寫給我的。</p><p class="ql-block"> ”哎呀,差點(diǎn)忘了,美木的大名叫王梅,是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她天真、莊嚴(yán),她每天送給學(xué)生的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p> 冰城文藝交流~新華書店誦讀會 中國都市文學(xué)社紅霞誦讀~美木的四月天 巾幗筆墨創(chuàng)作團(tuán)隊留言集錦 <p class="ql-block"> 剛剛聽到紅霞播講的《永遠(yuǎn)的四月天》, 產(chǎn)生了一種神奇的感覺,這是我寫的嗎? 我能寫出這么優(yōu)美的文字嗎?任何一種文 藝形式的轉(zhuǎn)換,都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 紅霞老師的精心演繹使這篇作品感動人心。我是在開車時聽到了《永遠(yuǎn)的四月 天》,本來有些陰天,可聽著聽著已是紅霞滿天。想一想從前那些外國老電影,中 國老一代的配音演員,是他們用感天動地的聲音,讓我們記住了杜丘、真優(yōu)美、佐 羅、葉塞尼亞,他們用具有穿透的聲音穿透了我們一生的記憶。再說美木的故事足夠好看,我不過是一個記錄者。還有在作 品完成之后,到底是用美木的四月天,還是永遠(yuǎn)的四月天,還費(fèi)了一番腦筋,看來永遠(yuǎn)也挺好,感謝修改老師讓四月天能夠永遠(yuǎn)。最后再次感謝紅霞老師用聲音塑造了一個天真,莊嚴(yán)如同四月天的美木。</p><p class="ql-block">——溫宏聲2025 08 23</p> <p class="ql-block"> 美木,這北國的姑娘,生得一副江南的骨相。初見時,我便疑心是那江南的煙雨迷了路,錯落在北地的風(fēng)雪里,化作了人形。</p><p class="ql-block"> 她的眉目間,自有一段水鄉(xiāng)的韻致,不是畫師筆下刻意的臨摹,而是天生的一段風(fēng)流態(tài)度。北風(fēng)雖烈,竟不能吹散她眼角眉梢的溫婉;冰雪雖寒,亦不能凍結(jié)她唇邊頰上的柔情。她立在那里,便是一闋宋詞小令,教人想起"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句子來。</p><p class="ql-block"> 她崇拜林徽因,愛讀《人間四月天》。我想,這崇拜不是無緣無故的。林徽因那支筆,寫得出建筑的詩意,也寫得出心靈的建筑。美木大約也在自己的魂靈里,構(gòu)筑著某種精致的結(jié)構(gòu)罷。她讀詩時的神情,竟像是與文字背后的魂靈相對而坐,靜聽那隔世的絮語。</p><p class="ql-block"> 北國的四月,原不比江南。這里的四月,積雪初融,草木方蘇,處處透著生澀與粗糲。但美木走過的地方,仿佛就有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意境。她笑時,連風(fēng)都柔軟了三分;她靜默時,連陽光也沉淀作琥珀色。</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這般江南氣質(zhì)的女子,骨子里卻藏著北地的堅韌。她的溫婉不是易碎的瓷器,而是經(jīng)霜的楓葉,愈冷愈見鮮艷。她讀林徽因,大約也讀出了那文字背后鋼鐵的骨架——那位寫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女子,同時也是在戰(zhàn)火中丈量古建筑的學(xué)者。</p><p class="ql-block"> 美木身上,便有著這般奇妙的糅合:水鄉(xiāng)的柔情與北地的風(fēng)骨,詩人的敏感與學(xué)者的清醒。她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好詩——起句是北國的風(fēng)雪,結(jié)句卻是江南的煙雨。</p><p class="ql-block">——林娘</p> <p class="ql-block">寫給王梅</p><p class="ql-block"> 初見你,便被你的柔聲細(xì)語所觸動,甜甜的,像寒冷的冬天遇到明媚的暖陽,心生溫柔。</p><p class="ql-block"> 你名為梅,人如其名,恰似一枝寒梅,靜立于現(xiàn)代詩與古典詞的渡口。梅影詩心,不喧囂,不張揚(yáng),只以文字的暗香輕輕勾勒著世界的輪廓。</p><p class="ql-block"> 你的詩,既有江南才女的細(xì)膩,又透著北國梅格的風(fēng)骨。如梅之三變:萼是江南的胭脂紅,枝是北國的鐵骨錚,香是文字間永不消散的靈韻。真的應(yīng)了那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p><p class="ql-block"> 你待人真誠、熱情、友善……如江南細(xì)雨般沁人心脾。以花之姿,待人之心,既能入詩,亦可入世。</p><p class="ql-block"> 愿你永保這份純真與美好,萬事順?biāo)?,幸??鞓罚?lt;/p><p class="ql-block">——陽光波</p> <p class="ql-block"> 美木,她的溫婉氣質(zhì)宛若一曲潺淌的古箏,弦間傾瀉的江南煙雨,叫人驀然屏息。玉指彈出蘇堤春曉時柔軟的晨光,曲終了,余韻仍懸在鬢邊發(fā)梢,讓人心甘情愿沉溺在這般熨帖的溫柔里,不肯蘇醒。</p><p class="ql-block"> 她愛笑,那笑容就像撥動冰弦時漾開的漣漪,每個音符都裹著藕荷色的晨光墜入茶盞,清香四溢。</p><p class="ql-block"> 她的溫婉中蘊(yùn)含著堅韌,智慧中透露出溫柔,這是歲月的沉淀與修養(yǎng)的積累,讓她在平凡中綻放出不凡的光芒。</p><p class="ql-block">——郭敏</p> <p class="ql-block">寫給美木</p><p class="ql-block"> 與美木的近距離相處,始于那次共赴阿爾山的頒獎采風(fēng)之旅。六日同行,更有幸同住一室,這段時光讓我真切體會到那句箴言的深意——“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彼裁绤s無半分輕浮,才高更不見絲毫傲慢,與她相處的每一刻,都透著沁人心脾的舒服。</p><p class="ql-block"> 她生自北國,氣質(zhì)卻似江南女子,溫婉如春日繁花,風(fēng)姿綽約。眉宇間凝著歲月的溫潤,笑意若清風(fēng)拂面,即便是一襲素衣,也難掩那份由內(nèi)而外的優(yōu)雅,盡顯東方神韻。</p><p class="ql-block"> 她的才華與美貌相映成輝,在親手耕耘的文學(xué)天地“妙筆生花”間,以筆墨為舟楫,載著心中的畫與情。細(xì)膩筆觸勾勒出心間百花園,讓繁花盛景、煙火溫情皆躍然紙上;更以文字為橋,借詩性參悟人生,將對真善美的追尋,化作靈魂深處靈動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她循心而行,任文字掙脫束縛恣意生長,讓藝術(shù)之美在時光中靜靜流淌。以巾幗才情書寫現(xiàn)代詩行,將平凡流年暈染成浪漫雋永的畫卷,終成文藝長河中一抹溫婉而璀璨的華光。</p><p class="ql-block">—李春艷</p> <p class="ql-block">美木~我心中的美才女</p><p class="ql-block"> 初識美木,是幾年前在一個詩友的新書發(fā)布會,她文靜甜美,就像一縷春風(fēng)拂過,給人溫暖。再見美木是倉央體詩歌阿爾山一行,我們姐妹幾個一起留下愉快的旅途回憶。</p><p class="ql-block"> 因為文字我們結(jié)緣,因為詩歌我們成為一個團(tuán)隊的姐妹,感謝上天冥冥之中的緣分,讓我結(jié)識了優(yōu)秀的美才女妹妹。美木的文筆清新俊朗,每次讀她的詩,總覺得字里行間都帶著江南的水汽——古詩里藏著小橋流水的韻律,信手拈來便是平仄天成;現(xiàn)代詩里又裹著雨打芭蕉的溫軟,字句輕淺卻余味綿長。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帶著純凈的知性美,像水墨畫里淡墨勾勒的女子,不多言語,卻把萬千心緒都釀成了詩。這份內(nèi)斂里的才華,就像春日江南的薄霧,看似清淡,走近了才知滿是沁人的香。</p><p class="ql-block">——飄</p> <p class="ql-block">寫給美木</p><p class="ql-block"> 雖未曾與美木謀面,卻早已在文字里,與她相識了千遍。</p><p class="ql-block"> 想象中,她該是帶著江南水汽的模樣——寫古詩時,筆尖會淌出青石板路的平仄,字里行間都是小橋流水的韻;寫現(xiàn)代詩時,又像雨打芭蕉的輕響,字句淺淺,余溫卻能漫過時光。</p><p class="ql-block"> 她該是安靜的,像水墨畫里淡墨描就的輪廓,不多言語,卻把萬千心緒都揉進(jìn)了詩里。那份藏在內(nèi)斂里的才華,該如春日薄霧,遠(yuǎn)看是清清淡淡的朦朧,細(xì)品時,才覺滿是沁人心脾的香。</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美木,光是想想,就覺得是文字里長出的溫柔。</p><p class="ql-block">——楚韻清風(fēng)</p> <p class="ql-block">寫美木:</p><p class="ql-block"> 初見一場文字盛宴,你溫婉知性,落落大方,一笑間如沐春風(fēng)。二次相見是一起去阿爾山,有了更深刻的相處,你就像草原的格?;利?,讓我更想走近。</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走進(jìn)你的詩詞,感受古風(fēng)里的高山流水,平仄中的詩情畫意,品味每首詩詞的古韻情長。在你的現(xiàn)代詩里細(xì)細(xì)品味夏日清荷淡淡幽香,隨著悠悠南風(fēng),徐徐蕩起漣漪。你的才華展現(xiàn)四季青墨的筆端,又如緩緩輕柔的琴音撥動心弦。</p><p class="ql-block">——張嫚</p> <p class="ql-block"> 美木老師的名字,就如同她心靈的世界——美,是繪畫中鋪陳的色彩,詩詞里流淌的韻律;木,是那份扎根生活的質(zhì)樸,是向上生長的堅韌力量。在知識與美的交匯處,美木老師捕捉著生活的流光溢彩,春風(fēng)化雨,以智慧啟迪心靈。</p><p class="ql-block"> 她最動人的特質(zhì),在于將平凡日常點(diǎn)化為詩意棲居。無論是一花一草的描寫,還是一時一刻的感懷,在她筆下都升華為對生命本真的探尋與禮贊。</p><p class="ql-block">——房芯羽</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美木老師從泛黃詩頁中打撈起這首獻(xiàn)給林徽因的詩,她觸摸到的不僅是文字的溫度,更是兩個穿越時空的靈魂共振。靜默的尺子與國徽的麥芒形成精妙的對仗——前者丈量著物理空間的建筑骨骼,后者丈量著精神家園的情感深度。這種雙重丈量恰如美木本人的教育實踐:用數(shù)學(xué)的嚴(yán)謹(jǐn)搭建知識框架,用文學(xué)的柔光滋養(yǎng)孩童心靈。林徽因?qū)⒉¢交癁榘概_的堅韌,與美木在講臺上播種希望的日常,完成了跨時代的互文。所有照亮人間四月天的光,都來自那些將生命活成詩的人。</p><p class="ql-block">——泰山居士</p> 感謝巾幗筆墨全體成員給予我的鼓勵支持! 巾幗筆墨兩周年與朋友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美篇編輯:美木</p><p class="ql-block">2025 08 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