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鄧小平同志生前講得最硬氣的一句話,就是當年他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談到香港問題時斬釘截鐵地說道:“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后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lǐng)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lǐng)導人是李鴻章!”</p> <p class="ql-block">李鴻章是什么人?為什么小平同志說中國領(lǐng)導人不能做李鴻章?</p><p class="ql-block">翻看一下史書,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后,派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最終與日本政府簽訂了《中日馬關(guān)條約》。不但割讓了臺灣,還賠償了白銀兩億三千一百五十萬輛。</p><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當時已被貶為兩廣總督的李鴻章以“亂命不從”為由,提出“東南互?!薄5罱K還是被清政府任命為全權(quán)代表,與列強簽署了喪權(quán)辱國的《庚子條約》,向列強賠償白銀4億5千萬兩。</p><p class="ql-block">簽約不久,年邁的李鴻章便吐血而死。</p> <p class="ql-block">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p><p class="ql-block">盡管當年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是他簽的字,但李鴻章是個明白人兒。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就向清廷疾呼,中國正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主張以洋務運動來拯救搖搖欲墜的大清。</p><p class="ql-block">李鴻章是進士出身,靠科舉之路上位。</p><p class="ql-block">然而他真正進入朝庭視野,還是靠組織家鄉(xiāng)子弟兵建立淮軍,最終打敗了太平天國起義軍,挽救了當時大清行將覆滅的命運。</p><p class="ql-block">2017年我來到了李鴻章在安徽合肥的故居,我很想知道這位當年的朝廷重臣,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p> <p class="ql-block">我是哈爾濱人,少年時代就讀于霽虹小學和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很早我就知道,哈爾濱這座中國唯一一座歐陸風情城市的興起,與一條鐵路有關(guān) —— 那就是中東鐵路。</p> <p class="ql-block">而這條鐵路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李鴻章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方略,親赴圣彼得堡與沙俄政府簽下密約,允許沙俄在大清東北土地上修建一條從滿洲里到綏芬河的鐵路(俗稱北滿鐵路)。然后再修建一條從北滿鐵路到大連港的中東鐵路支線(也就是南滿鐵路)。這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就是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李鴻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其他三位分別是曾國藩,張之洞和左宗棠。但他個人更具悲劇色彩。實話實說,李鴻章自嘲是位“裱糊匠”,當時的大清已經(jīng)搖搖欲墜,疾風中危樓的窗戶紙都破了,這位年邁的裱糊匠是糊不過來的。</p> <p class="ql-block">“中國領(lǐng)導人不做李鴻章”!</p><p class="ql-block">小平同志說出的這話意味著我們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中國政府,絕不會再與列強簽訂任何不平等條約!小平同志說出這話的底氣,是中國人民已經(jīng)站起來了,中國的實力也已足夠強大。我們再也不能做任何喪權(quán)辱國的事情!而李鴻章那個時代的中國,積貧積弱,危樓破窗 ……</p> <p class="ql-block">當年我們漫步在合肥市中心的李鴻章故居里。原本整條街都是他家的,后來家庭衰敗,加之城市改建,如今只剩下了一座不大的宅院。</p><p class="ql-block">歷史上真實的李鴻章,就曾生活在這里 ……</p> <p class="ql-block">在李鴻章故居里,我看到的是一位封建王朝盡職盡責并且有所作為的文官形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百年前李鴻章手書的公文真跡。進士出身的李鴻章,毛筆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這是李鴻章的家書</p> <p class="ql-block">在晚清洋務運動中李鴻章是辦了許多實事的。但史學家們一致公認,洋務運動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李鴻章以遠見卓識的眼光,對中國現(xiàn)代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當年他送幼童去美國留學的奏折,受到了皇室恭親王的大力支持。最終在慈禧老太太的默許下,先后分4批共送出120人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國學習。</p> <p class="ql-block">據(jù)考證,1909年至1911年每年120個留學名額的考試地點,就在今天的北京東城區(qū)史家胡同59號大院的史家小學。我曾經(jīng)去過史家胡同博物館,那里有詳細記載!</p> <p class="ql-block">這批幼童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學成歸國后從事工礦、鐵路、電報者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yè)者5人;從事外交行政者24人;從事商業(yè)者7人;進入海軍者20人。</p><p class="ql-block">總之,除早亡以及僅有的兩人不歸外,李鴻章派出的這批中國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中國現(xiàn)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中,國人至今還能叫出名字的有詹天佑。最早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就是他主執(zhí)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李鴻章故居里看到,李鴻章將自己的愛女嫁給了他的一位能干的手下張佩倫。而老張家后輩也出過一位名人名叫張愛玲,算起來應該是李鴻章的重外孫女。</p><p class="ql-block">如果張愛玲的代表作《傾城之戀》你沒看過,那你一定知道李安導演,梁朝偉和湯唯主演的電影《色戒》,這部電影就是根據(jù)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p> <p class="ql-block">李鴻章發(fā)跡于安徽,但他最終功成名就卻于保定。作為任職時間最長的直隸總督(前后共25年)可以說保定就是李鴻章的第二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李鴻章創(chuàng)建的淮軍公所所在地,原為清苑縣城隍廟、土地祠的故址。清咸豐元年(1851年)廟宇廢棄。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奉旨率淮軍至保定,接替曾國藩任直隸總督。</p><p class="ql-block">清光緒十四年至光緒十七年(1888~1891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后經(jīng)專折奏準,奉詔修建“淮軍昭忠祠”及“公所”(淮軍辦公駐地)合一的建筑群,該祠是繼蘇州、無錫、武漢之后為祭奠在戰(zhàn)斗中陣亡的淮軍將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同時淮軍公所作為李鴻章所轄淮軍在保定的公祭、駐防機關(guān),還兼有安徽會館功能。</p> <p class="ql-block">今天游客能看到的淮軍公所是復建的</p><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的淮軍公所,已經(jīng)埋在了我的腳下</p> <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全稱“淮軍昭忠祠暨公所”,創(chuàng)建初衷是李鴻章為紀念淮軍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和捻軍陣亡的“將士”而建的昭忠祠。</p><p class="ql-block">清光緒十四年至光緒十七年(1888~1891年)李鴻章奉詔修建的“淮軍昭忠祠”及“公所”(淮軍辦公駐地)合一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是中國北方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清代徽式祠堂建筑和北方清式木結(jié)構(gòu)為主體的古建筑群,集公祭、管理辦公和公所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建筑風格南北兼容,整體呈不規(guī)則矩形,占地面積約40畝,古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是一座具有南方和北方風貌的混合建筑體,其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同時還承載著多重的、獨特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特旨將昭忠祠中軸線上的一座建筑改為“李文忠公祠”即李鴻章享堂。民國元年(1912年)清朝滅亡,從此淮軍公所廢棄。</p> <p class="ql-block">民國十五年(1926年)保定私立志存中學移入該祠。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解散。</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河北省軍區(qū)駐進淮軍公所。</p><p class="ql-block">1968年,河北省會由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淮軍公所變成機關(guān)家屬宿舍。</p><p class="ql-block">直到2023年保定市政府才完成了原機關(guān)家屬院的拆遷工作,在原址重建了淮軍公所,并開辟為保定的一處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我在淮軍公所里尋找已經(jīng)遠去了的李鴻章的身影,我更想看到作為淮軍統(tǒng)帥的武將李鴻章。</p> <p class="ql-block">淮軍公所展室展板上,用文字和圖片向游客展示著李鴻章統(tǒng)率的淮軍,是如何從落后的八旗制,向近代化軍隊轉(zhuǎn)型的全過程。</p> <p class="ql-block">原來一百多年前的淮軍,就用重金從西方買來過洋槍洋炮。</p><p class="ql-block">過去的歷史解說,總講清朝軍隊自19世紀后半葉以來,對外作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歸結(jié)于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其實當時的大清軍隊是有洋槍洋炮的 …… 只不過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p> <p class="ql-block">晚清所經(jīng)歷的兩次鴉片戰(zhàn)爭,侵略者都是從海上來犯。所以李鴻章最先向朝廷送上建立海防的奏折。朝廷準奏后,他才當上了北洋大臣。</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政府在復建淮軍公所的時候,從地下挖出了不少古跡,現(xiàn)在都陳列在展館中。</p> <p class="ql-block">對于大多數(shù)來保定淮軍公所游覽的游人來說,他們未必關(guān)心當年淮軍的辦公之處,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了淮軍公所里面的大戲樓。</p> <p class="ql-block">在這道門后就是大戲樓。</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的淮軍公所,也可以說是淮軍將士的俱樂部。那時候沒有電影院,沒有歌廳,更沒有電子游戲廳。跟著李鴻章從家鄉(xiāng)來到保定的淮軍將士們,閑暇之余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來公所的大戲樓看大戲。</p> <p class="ql-block">復建的淮軍公所拆掉了原來這里的大雜院,按照歷史記載,重建了大戲樓。</p> <p class="ql-block">其實保定府也是有地方戲的,那就是河北梆子。我坐在大戲樓里,遙想李鴻章帶著他的淮軍將士們在這里看大戲時的情景 ……</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大戲樓正中二樓的慈禧太后(及李鴻章這位直隸總督)的包廂。</p><p class="ql-block">據(jù)這里的工作人員講,逢年過節(jié)大戲樓會安排演出。慈禧包廂的票價是1999元(除了看戲還提供茶水和小食票價是29元)。</p> <p class="ql-block">而我現(xiàn)在所坐的大戲樓邊座,票價是29元。</p> <p class="ql-block">一般游客逛淮軍公所可能半個小時就出來了。而我在這里足足游逛了一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我在尋找一位中國近代史繞不過去的歷史人物李鴻章。我去過他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又來到他當大官兒看大戲的地方,我想我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以史為鑒,愿中國強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也不要出現(xiàn)簽下喪權(quán)辱國條約的李鴻章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攝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5-04-2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保定淮軍公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