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漫步在如歌的行板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盧惠龍散文簡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徐成淼 </b></p><p class="ql-block">要對盧惠龍的文字說點兒什么,實在需要不小的勇氣。因為盧惠龍就是干這個的,而且干得堪稱精彩。盧惠龍將筆下的諸般作家,解析得如此優(yōu)游清麗。如今輪到我來評析盧惠龍,又如何能像他那般練達而靜美?他在那兒立了一根標桿,使讀書筆記的寫作平添了新的高度。盧惠龍在橋上看風景,我在樓上看他。盧惠龍斜倚橋欄的姿態(tài)是如此優(yōu)雅,站在樓上的我,又該如何舉手投足呢?他已經(jīng)把文學(還有人生)說得很透了,還輪得到吾儕再在這里饒舌么?</p><p class="ql-block">例如《出入經(jīng)典》,他評須蘭。須蘭說:“浮世繪……黯淡的,是瓷的,是缺的,是敦厚的,是手的,是熄燈的,因而是,日本的。”對此,盧惠龍感嘆了,他說:“這種語式,這種排列,很獨到,很匠心,很飽滿,也很才氣。我讀到‘因而是’后面的那個逗號時,忍不住掏出筆來,把那逗號圈起來?!蹦敲幢R惠龍的文字本身不也是這樣的嗎?他那些靈氣獨具的文字,不也讓我忍不住要掏出筆來一一圈點嗎?</p><p class="ql-block">還有《美麗停泊地》,他評毛尖。盧惠龍說:毛尖的“一些筆記,她智慧,狡黠,俏皮、風趣,扎眼,不時讓人心驚肉跳,靈魂出竅。心驚肉跳之后,接下來的是悠長的回味?!薄霸诿CH撕?,處處狂歡之中,我們似乎多了些憑藉,能依稀辨認美在何方,美在哪里停泊?!毕襁@樣的劄記,如今能寫得出的又有幾人?</p><p class="ql-block"> 幾千年的漢語文言,其本體是唯美的;即使用于紀實,也不失精致和美麗。而到了白話文,先就要往應用的路上走。著眼于應用,就很少注重發(fā)揮漢語文“魅”的一面?!镑取奔础镑攘Α?,亦即“美力”,是漢語文精魂之所在,卻常常被人忽略。那些應用性的公眾文體,大體上處于板結(jié)的狀態(tài),失卻了漢語固有的柔軟可塑的特質(zhì)。能將白話文寫得流麗而充滿彈性者,罕有其人。為此,真正的文學者,一直在努力著,努力將自己的文字調(diào)理得雅致而天光水色。這很不容易,沒有幾十年的鍛冶,到不了這境界。我一直驚嘆于漢語王國的巨大美感。漢語本質(zhì)上是感性的,其美麗和神奇,正與生命的本質(zhì)同一?,F(xiàn)代漢語本應是世上最具美力的語言之一,漢語漢字的形體美和音韻美,聽覺美和視覺美,蘊藏著極大的審美表現(xiàn)潛能。白話文運用至今不過百年,它還沒有真正地充分成熟。眼下能努力開發(fā)漢語審美潛能、熟稔并優(yōu)雅地運用白話文寫作者,該是十分幸運,也十分令人稱羨的了。</p><p class="ql-block">盧惠龍是努力者中突出的一員。他以母語描繪事象,勾勒風物,敘寫經(jīng)歷,發(fā)抒性情。那些文句本身,就是滿目色彩,滿耳旋律。其字句、體式和節(jié)律,生動簡凈,充滿情韻,峭拔而又美麗。有時冷不丁的,一行文字跳出,竟會“讓人疼痛”,在人的心中“筑成一道春風不度的雪線”。盧惠龍說:“文字間或長或短的頓挫,總沾染著遙遠年代的氤氳,還透著冷清”,“滿眼既是濃烈,又有恰好留白。鋪張,又節(jié)制;華美,知收煞”。他說的是須蘭,然而用來說他自己,亦恰如其分。他深入到漢語王國的神奇內(nèi)層,探尋漢語深處那揮之不去的美麗憂傷。其文筆之優(yōu)雅婉麗,赫然在目。那是一種共同的語碼,只須一瞥就能心靈相通,嗅味相投。在這一點上,能將盧惠龍先生引為同道,我深感慰藉。</p><p class="ql-block">這是他的《面對巴黎圣母院》,開頭:“著黑衣,那天,我來到塞納河,西岱島,佇立于巴黎圣母院前?!焙蔚韧回?,而又簡捷如削,讓所有的蕪雜立時退避。這是他的《另一種夢》,結(jié)尾:“那么,我們,打開窗戶,讓樹木、河流的氣息進來,呼吸一下鄉(xiāng)村的清新。”電報式的果斷,卻讓我們捫及了現(xiàn)代漢語真實的質(zhì)地,和那不可取代的瑰麗內(nèi)核。還有《那晚風吹來清涼》,開頭:“從靜安寺那邊橫過來,上延安路的天橋,已是深宵?!薄昂谝谷缗?,人煙稀疏,白日的熱鬧、喧嘩都沉沒了,逍遁了。秋雨飄灑,只覺沾衣欲濕,并無寒意?!惫诺浜同F(xiàn)代,就這樣被盧惠龍悄然糅合在了一起。又有《誰念西風獨自涼》,結(jié)尾:“坐在燈下,身后是林海,風濤沒有實相,卻帶來運動和喧騰。惻惻幽情,大哉天問,都欲罷不能,你想,究竟孤獨地守望什么呢?把夢做下去似乎不很容易。”情思搖曳,語流如輕波微涌,搖擺蕩漾。</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認為,散文是一種話語,是思考的方式?jīng)Q定了話語的方式。從一個人的話語方式里,最能判別他這個人。盧惠龍一直逡巡于兩種不同的語境之間,卻能在“提起與放下的輪回里”,吐納萬方,進退自如,雍容放達,絕無拘泥。</p><p class="ql-block">盧惠龍曾長期執(zhí)掌一些機構(gòu),他得按機構(gòu)固有的章程,規(guī)范地策劃、處事,而且思考。對于文學者,最后這一項很可能是致命的。而盧惠龍卻能一面順利地運作他的機構(gòu),一面徜徉在他自己的風景里,沐浴著藝術(shù)的八面來風。這太不容易。這是一個證明,證明盧惠龍骨子里并不屬于固有的規(guī)則,他關(guān)注的永遠是那些與靈魂相關(guān)的東西,美麗,而且哀愁。布谷鳥的心事,只有樹林知道。它絲絲蔓蔓繚繞,終生難以割棄。這是與生俱來的基因,和坐在什么樣的工作室里無關(guān)?!霸诮邮苓@個世界的種種指令后”,盧惠龍尤其“想聽一聽自己的內(nèi)心在訴說著什么?”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是日常生活,另一個是“不同的空間”,他稱之為“另外的一個世界”。而后者,才是他心靈的棲息地,“精神飛揚的所在”。在這片棲息地上,他全方位地面向時代,以一個現(xiàn)代人的情懷,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那些藝文菁華,發(fā)出由衷的、溢滿詩情的詠嘆。在全新時代五光十色的渦旋中,盧惠龍游刃有余。既舍棄了主流執(zhí)掌人的榮耀,也排斥了道德衛(wèi)士的迂執(zhí)。只遵從著“內(nèi)心生活的優(yōu)先性”,去“構(gòu)建一個閃爍智慧的、張力十足的文字王國”。 </p><p class="ql-block">盧惠龍還有另一形式的“兩個世界”,那是兩個相距很遠的時空。一個是童年的上海。在有著高高院墻的石庫門里,他一天天長大。那個慶福里,一頭長樂路,一頭巨鹿路,其間紅塵萬丈,望不盡的繁華,迎面吹來法租界有質(zhì)感的風。一片市聲中,他“傾聽生命的旋律”,“藝術(shù)的味蕾開始成長”。另一個是成年后的貴州山寨。碾坊里,正彌漫著新谷的清香。窗外,蛙聲,蟬聲,陣陣撲來。入夜,聽著牛欄里水牛嚼草的聲音,盧惠龍安然入夢。那會兒他可能已經(jīng)明白,“藝術(shù)最神奇的地方,是突出個體和群體之不同”。那么也許,正是這樣的浮華和黯淡,交替地滋潤著盧惠龍那敏感的文心?,F(xiàn)代與傳統(tǒng),在盧惠龍身上縱橫交錯。他自由出入于不同緯度與扇面的情境里,卻時刻不忘聆聽時間那蒼老的回聲。 </p><p class="ql-block">2001年,《貴州大學學報》上有我《貴州散文:落差和距離》一文。其中評盧惠龍曰:“盧惠龍具有極好的散文家的素質(zhì),他的文化修養(yǎng)、思想修養(yǎng)和語言修養(yǎng),都標志著他可以成為一流的散文家?!薄氨R惠龍散文更具現(xiàn)代氣息,他的吟哦與感嘆,都是屬于現(xiàn)代人的。那么他散文的語言,就與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更加契合,與現(xiàn)代人的心理節(jié)拍更為切近?!诟≡甑纳鐣兏镏?,我們的文學也有迷失、尷尬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記住海明威藍色的眼珠。他全身都衰老了,眼神卻是堅定的,深邃的,透露出生命的力度。我們有理由獲得支持。要有一種深藏于內(nèi)心的信念:在這樣的年代創(chuàng)作是絕對的榮耀!’能把現(xiàn)代漢語寫到這個樣子,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標志著貴州這塊土地,貴州的文化積淀和傳統(tǒng),是可以而且能夠孕育出優(yōu)秀的文學人來的?!苯裉?,當盧惠龍的散文新著《陪你散步》出版的時候,我對盧惠龍的信心已更為堅定。“陪你散步”時,盧惠龍邊走邊聊的話題,就是文學,當然,包括藝術(shù)。那里面充斥著的,正是他鐘愛的“音樂節(jié)奏般的語言,精湛的風景描寫”,還有,“淡淡的憂傷”。那是“一種暈染的功力,使表達成為一種滲透,彌漫,淪肌浹髓”。</p><p class="ql-block">一位貴州的女編輯說過,讀好文章會叫人說不出話。我稍有不同,我讀盧惠龍《陪你散步》中那些精彩文字,在說不出話的同時,讓書就那樣攤在那兒,抬起頭來,深深地吸一口氣,而后,是一聲長長的</p><p class="ql-block">嘆息!……</p><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10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盧惠龍,八旬老人,曾任貴州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讀書、寫書、編書過一生。《陪你散步》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貴州日報》2008年10月17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烏江》2009年第2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徐成淼文選》評論卷《一代風華》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23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