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來北京的外地人沒有不來前門大柵欄兒的,因為這里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老字號牌匾挨挨擠擠,走在這里就像翻一部厚重的食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而老字號的美食便是這部書中最誘人的篇章,散發(fā)著獨特的京味兒魅力。跨入大柵欄的那一刻,就能嗅到空氣中彌漫的各種食物交織的香氣,引人垂涎。這里的全聚德是它的起源店,堪稱北京美食最著名的名片。落坐店內(nèi),能看到師傅們嫻熟地將烤鴨片成薄如蟬翼的薄片,每片都大小均勻。片好的烤鴨,外皮油亮酥脆,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像一件藝術(shù)品。全聚德的鴨肉鮮嫩多汁,紋理間浸潤著獨特的香氣。夾起一片鴨肉,蘸上甜面醬,把蔥絲和黃瓜卷入薄薄的荷葉餅中,放入口中輕輕咀嚼,先是鴨皮的酥脆,緊接著是鴨肉的鮮嫩與甜面醬的醇厚、蔥絲的辛辣、黃瓜的清爽完美融合,口感瞬間在口腔中綻放,直擊味覺,令人陶醉于美食精華。拐進胡同,來到都一處燒麥館。這是一家有著近300年歷史的老店。因為大柵欄兒美食太多,只買了一籠熱氣騰騰的燒麥,薄如蟬翼的面皮包裹著香氣四溢的餡兒料,透過面皮能隱約看到里面的食材。燒麥的褶子細密均勻,宛如精美的藝術(shù)品。咬上一口,先是面皮的柔韌帶來奇妙的口感,緊接著餡料的鮮香瞬間在口中爆開,湯汁四溢,味道濃郁而醇厚。三鮮燒麥的蝦仁、豬肉和雞蛋相互映襯,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食材的新鮮。都一處的燒麥,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份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珍貴記憶。走到天興居炒肝店的門前,感覺必須進去嘗嘗。怕?lián)纹贫瞧?,不敢多吃,只點了兩碗炒肝和一籠包子。炒肝的湯汁濃稠紅亮,宛如醇厚的醬汁,散發(fā)著濃郁的香氣。豬大腸處理得極為干凈,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非常和我口味。豬肝鮮嫩爽滑,入口即化。每一口炒肝都能感受到湯汁的濃郁與食材的鮮美,再配上一口剛出籠的熱氣騰騰的白面包子,那滋味,簡直是絕配。包子的外皮松軟,內(nèi)里的餡料飽滿多汁,咬上一口,湯汁順著嘴角流下,讓人欲罷不能。天興居的炒肝和包子,也是老北京人早餐的最愛,外地來北京的必嘗。除了這些,大柵欄還有門框胡同的鹵煮,上百年的醇褐老湯可溯至光緒年間?;镉嫷牡对诎干戏w,切肺頭、斷小腸、劃豆腐,動作快得拉出虛影。排隊的人每次來都蜿蜒如常。它的湯頭咸淡恰好,炸豆腐飽吸鹵汁,死面火燒浸透了歲月香,正是地道的北京之味。不遠處,爆肚馮的門前人也不少。站在門外就能聞到麻醬與椒油糾纏的濃香。在堂內(nèi)方寸之地,筷子挾著雪白肚仁在料碗里一滾,入口的脆響竟壓過了人語喧嘩。這條街上點心鋪子也不少,像餡餅陸、年糕錢、豌豆黃宛,錦芳小吃的奶油炸糕,外皮金黃酥脆,內(nèi)里軟糯香甜,每一口都充滿了過年的味道。 在前門大柵欄兒,不僅能滿足口腹之欲,也能讓這份閑適清雅的記憶,永遠留在心中 。其實,大柵欄的老字號不只囿于唇齒,像步瀛齋的千層底布鞋,每平方寸鞋底納了八十余針麻線,比量過多少京華歲月;起源濟南章丘的瑞蚨祥綢緞,是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布料的誕生處;張一元茶莊的茉莉香漫過門楣,在青瓷杯里氤氳交織成人間滄桑。在北京,在大柵欄兒,永遠是來了還想來的念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