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不棄人—學(xué)道德經(jīng)第62章 </p><p class="ql-block">【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jìn)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p><p class="ql-block">【譯文】道是萬物的主宰,善良的人的珍寶,不善的人的護(hù)身符。美好動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高尚的品行值得慶賀。那些不善的人,怎能把道舍棄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shè)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璧在先、駟馬在后的獻(xiàn)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清靜無為的道進(jìn)獻(xiàn)給他們。自古以來如此重視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正是由于有求于它的就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的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為這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p><p class="ql-block">老子在本章繼續(xù)論述道的價值和作用。</p><p class="ql-block">首先,世上沒有比“道”更加珍貴、更加有用的東西了。老子認(rèn)為,那些香車寶馬、美玉珠寶都無法與清靜無為的道相比。這就好比佛主說的,大千世界的所有寶物加在一起還不如解釋佛法的四句偈更有價值。可惜太多的人,并未認(rèn)識到這一點。世人盲目地追求財貨、沉湎于虛名享樂,卻把“道”丟在了一邊。統(tǒng)治者們珍愛貴器重寶,看重繁冗浮華的禮節(jié),卻不重視“道”,這是多么的不明智啊!他們不知道“道”才是一切名利、權(quán)力的根本之所在。宣揚“道”,就可以獲得真正的美名;踐行“道”就可以獲得天下人歸附;即使犯了過錯,也能依靠“道”而得到寬免。</p><p class="ql-block">其次,道的珍貴在于道不棄人。所有的人都離不開道,善良的人將“道”視為珍寶,不善的人將“道”視為的護(hù)身符。道對好人要救助,對不好的人更要救助,為的是讓他盡快成為好人。 老子的這一思想在今天還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擁有聰慧的頭腦和靈活的四肢,這是我們成為高貴的人的前提條件。高貴的人具備謙和的道德品質(zhì),對周圍的人不分好壞一視同仁,但是我們很難做到這一點。與此相反,我們常常會因某人曾有過劣跡而鄙棄他。大道不同,它對任何人都是仁慈的,對不善之人也同樣加以保護(hù)。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大道,并做到和大道同步,對世間之物一視同仁。</p><p class="ql-block">我每天早晨都要到丹東市區(qū)鴨綠江邊健身,在江邊8號壩門對面有健身器和游泳愛好者的更衣室。我每天早晨先在健身器處熱身,然后再到七棵樹太極拳指導(dǎo)站練拳。前年,我意外發(fā)現(xiàn)在更衣室東側(cè)的木板墻上寫著黑體字:愉抺布死全家。書寫者可能是一位健身愛好者,經(jīng)常在健身器上活動,掛在木板墻上的抺布,是他用來擦健身器的。他用的抺布很可能別人也會用,用完后有的放回原處,有的可能順手丟掉,或拿做他用,至于“偷”根本就不可能,用詞不當(dāng),一個破抺布還值得去偷嗎?為了這么一點小事,值得說那么狠的話嗎?還要人家死全家。小怒傷肝,大怒傷心,可要注意身體啊。請書寫者記下老子的話:對于有不善行為的人,我們應(yīng)幫助他,不應(yīng)拋棄他,更不能置于死地。</p><p class="ql-block">我每周都會到城區(qū)北山跑步,會路過山下街的貨運停車場,有的車在那一停就是數(shù)周,沒人租用,久而久之,有人就會在車后面大小便,這讓司機(jī)很無奈,有的司機(jī)便在車后面立了一告示牌,寫道:“要拉扒扒,拉下面去,拉停車道上太埋汰了,謝謝?!睍鴮懻邲]對大小便者恨之入骨,文筆還帶著幾分幽默。最后還給“拉扒扒”者道了聲謝謝。丹東已經(jīng)進(jìn)入老齡化社會,尿急尿頻的老人增多,而公共廁所既有限又分布不均,好多男士,包括我在內(nèi)都有在野外、戶外如廁的經(jīng)歷。這位情商發(fā)達(dá)的司機(jī)寫的告示,既起到了遏止隨地大小便者的作用,又不太傷在戶外如廁者的感情,善解人意,為人厚道。想必這位司機(jī)師傅讀過或聽說過道德經(jīng)第62章。</p><p class="ql-block"> “道”是所有人應(yīng)該追求的東西,正如孔子所云“朝聞道,夕死可矣”。求道不怕晚,不怕曾經(jīng)錯過什么,只要有心向道,一定能獲得好處。老子通過說明“道”的這些重要作用來告誡世人,尊崇“道”,踐行“道”。</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寫于2025年8月21日)</p> <p class="ql-block">遼寧丹東市區(qū)鴨綠江邊游泳愛好者的更衣室。</p> <p class="ql-block">抄寫道德經(jīng)第62章</p> <p class="ql-block">偷抹布死全家</p> <p class="ql-block">要拉扒扒,拉下面去,拉停車道上,太埋汰了,謝謝。</p> <p class="ql-block">《環(huán)華騎游記》</p><p class="ql-block">十四章 山西、河北段 </p><p class="ql-block">第168天 2014年8月8日 來到王府鎮(zhèn)(隸屬內(nèi)蒙赤峰市)</p><p class="ql-block">2、我的生日</p><p class="ql-block">今天8月8日,是我的生日。我是一個矛盾體,既傳統(tǒng),又有幾分反傳統(tǒng)。普通人對自己的生日都比較看重,愿意與親朋好友聚一下,慶賀生日。我則很少如此,最多是與妻子、女兒在一起到外面吃一頓飯或看個電影,都不夠隆重。特別是近些年,每到休息日,通常是參加戶外的登山或騎行活動。細(xì)心人翻開日歷看看,不難發(fā)現(xiàn),每年的8月8日,不是星期六,就是星期日,所以這些年我的生日,幾乎都是在戶外運動中過的。</p><p class="ql-block">記得,2008年8月2日,我從丹東市區(qū)騎車出發(fā),8月8日上午到北京,準(zhǔn)備在北京看奧運賽事。</p><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8日,我騎游在當(dāng)年中央紅軍的長征路上――準(zhǔn)確說應(yīng)該叫長征路的延長線,那天我經(jīng)過陜西的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五個縣,當(dāng)天騎行182公里。</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穿過河北承德市的圍場縣來到內(nèi)蒙的赤峰市,共騎行162公里。</p><p class="ql-block">我喜歡在運動中過生日的暢快感,它沖淡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孤獨感。人生總是聚多離少,不必太在意偶爾的獨處。更不要太把自己的生日當(dāng)回事。大家都是普通人,沒必要把一小生日,搞得那么轟轟烈烈,像個大人物似的。人的每一瞬間都有自身細(xì)胞的生生死死。只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天天是生日,時時都快樂。</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環(huán)華騎游的第168天,共騎行1862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