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孟戈</p><p class="ql-block">美篇號:515904648</p><p class="ql-block">拍照地點:江西南昌和婺源</p> <p class="ql-block"> 旅游,是最美的增智。慕名來到南昌,一座浪漫與信仰并存的城市呈現(xiàn)眼前,以其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和文化內(nèi)涵深深地吸引我之眼球, 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灌嬰始筑,羅珠繼成,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來到這里,英雄的歷史名城實名至歸。</p> <p class="ql-block"> 趁著夜色,在朝陽江灘公園旁的特色小食店,品嘗美味小食后,漫步河堤,沿江的燈光柔和美麗,與不遠(yuǎn)處的高樓大廈彩燈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繁華的氛圍,充滿朝氣活力,在寒意的冬天增添幾許溫暖,廣場鐵桿上白色群鷗飛翔造型,富意深刻,令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秋水廣場人聲鼎沸,彩燈璀璨,隨著音樂節(jié)奏變化,音樂噴泉舞動著,水柱交織成一幅幅光影畫卷,精彩紛呈,人們笑聲不斷,頻頻咔嚓照相拍攝,整個廣場洋溢著生機(jī)與魅力,主噴高達(dá)160米,一條龍多個水注隨音樂左右擺動,忽高忽矮,配合《我和我的祖國》等曲目,水幕與兩岸樓宇燈光聯(lián)動,形成“水火交融”的奇幻畫面,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出了地鐵口,隔路在圍桿八一起義紀(jì)念館前留影,作為“軍旗升起的地方”,八一廣場承載著中國革命精神,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陣地,象征著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dǎo)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端性歷史事件,意義重大深遠(yuǎn)。</p> <p class="ql-block"> 帶著游興,馬不停蹄,來到八一南昌起義紀(jì)念塔前,這是廣場的標(biāo)志性建筑,高53.6米,由臺基、塔座、塔身、塔頂四部分組成,塔座正面鐫刻“八一南昌起義簡介”碑文,東、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裝起義的人物浮雕,塔身正面為“八一南昌起義紀(jì)念塔”銅胎鎏金大字,塔頂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漢陽造”步槍和一面八一軍旗組成。雖然天氣較冷,但有不少游客在這里瀏覽,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p> <p class="ql-block"> 游山玩水開眼界,了解歷史更有味。 興沖沖來到名不虛傳的婺源,了解其建制沿革簡況,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建縣,古屬徽州府,1949年5月1日解放,復(fù)由安徽劃歸江西。文化特色濃厚,自古文風(fēng)鼎盛,有“書鄉(xiāng)”之稱,孕育了南宋理學(xué)大師朱熹、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歷史文化名人,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村7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28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16個,婺源徽劇、儺舞、三雕、歙硯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甲路紙傘制作技藝等6項入選國家非遺名錄,不簡單,干貨多多。</p> <p class="ql-block"> 婺源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唯一一個全域被授予3A級景區(qū)的縣,開發(fā)了篁嶺、婺女洲等精品景區(qū)30多個,其中5A級景區(qū)1個,4A級景區(qū)13個,4A級以上景區(qū)數(shù)量居全國縣級之最,如江灣、篁嶺、江嶺、李坑、臥龍谷、靈巖洞、文公山等都是知名的4A級景區(qū)。雖然一下子游瀏不了這么多優(yōu)秀景區(qū),但游一兩個也能小中見大,略知一二,領(lǐng)略江西的秀山麗水美好風(fēng)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有幸漫步婺源縣城的夜晚,雖無大城市的喧囂繁華擁擠,但有的只是小城的舒適安逸優(yōu)雅,五彩繽紛的燈光照亮了街道,為小城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浪漫,悠閑地漫步街道,欣賞街景和店鋪多種多樣的特色商品,享受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光,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濃濃氛圍,其樂無窮。</p> <p class="ql-block"> 婺里看花坐游船,夜色秀麗收眼底。我們乘坐游船看三十三里畫廊的夜景,猶如在星河里漂移賞色,只見會動的光影墻畫,加上船上彈琵琶的小姐姐,給人們帶來一場獨特的視聽盛宴,經(jīng)過荷花池,看到水霧多彩特效,河風(fēng)輕拂,流光溢彩,令人心曠神怡,同時,目睹城內(nèi)有許多徽派建筑,夜晚在燈光的映照下,白墻黛瓦更加古樸典雅,與周圍的花樹、燈光、湖水環(huán)境相得益彰,展現(xiàn)出獨特的韻味,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青石長街,華燈初上,馬頭墻下光影流轉(zhuǎn),古城以日夜為媒,續(xù)寫徽州風(fēng)華,這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文化與旅游共生,呈現(xiàn)出“推窗見流水、移步入畫卷”的沉浸式生活場景,生機(jī)盎然。</p> <p class="ql-block"> 徽州街的夜市,如同古鎮(zhèn)一般,有許多游園活動,古色古香的賞燈,京劇表演等,創(chuàng)新景點不少,這月亮夜景造型,站在木臺階上,可擺不同姿勢,如有嫦娥奔月感覺,讓廣大游客在這里找到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無窮樂趣,韻味十足,歡天喜地。</p> <p class="ql-block"> 夜晚入住婺源,晚飯后散步,來到雜草叢生,隔一條小水溪旁的婺女娘娘石雕像前,隔溝瀏覽,細(xì)尋故事,看個究竟。獲悉,傳說遠(yuǎn)古堯帝時,天降大雨,婺源山區(qū)被洪水圍困,一位美麗的姑娘騎在一條巨大的鳙魚背上,逆水而上,把災(zāi)民一一拉上魚背,逃出了洪水的圍困。后來,美麗的女子乘鳙魚上天,成了“婺女星”,大鳙魚則返回,吸干了河里的水死去,鱗骨變成了如今的大鳙山。婺女娘娘的傳說,體現(xiàn)了先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塑造了勇敢、智慧的女性英雄形象,成為婺源文化的重要符號。在婺源,婺女娘娘被視為能文能武、美麗勤勞賢惠的象征,她的傳說滋養(yǎng)和豐富著婺源民間的信仰。站在婺女娘娘像前,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見縫插針,慕名來到婺源民俗文化展覽館參觀,大開眼界增見識,只見館內(nèi)擺放了很多實物和照片,以文字、圖片、實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婺源的民風(fēng)民俗,風(fēng)土人情,包括人生禮儀、婚喪嫁娶、四時八節(jié)、衣食起居、農(nóng)工商俗、待人接物與忌諱規(guī)矩等,具、竹編、漆器、瓷器、字畫、刺繡、古籍、金銀器、瑪瑙玉器等20多個品種,加上奇石共萬余件珍貴文物。種類豐富繁多,涵蓋了文房清供、日用百工、家具家居、陶瓷珍寶、銀器銀飾、刺繡女紅、古器文玩等多個門類,還包括建筑三雕、古籍字畫等等,飽享了當(dāng)?shù)亓?xí)俗文化風(fēng)情的韻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