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東雷州真武堂,是嶺南較為罕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這個堂初建時是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廟宇,現(xiàn)如今卻發(fā)展為三教合一寺廟,有點耐人尋味;估計是近代增加了觀音閣,從此多了佛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萬歷《雷州府志》有記,宋代宰相寇準貶雷州時創(chuàng)建。府志載,真武堂建在寇準所舍之旁;北宋天圣改元(1023年)秋,夜半星隕南園池中,寇準使人求得一石,因即其地建真武堂,郡人欽奉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雷州郡人陳起龍題記,明萬歷甲辰年(1584年),生員陳瑾捐資拓寬基礎擴建大堂,金飾神像,推官高維悅建神龕香庭;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秋,陳瑾與舉人何起龍等構建牌坊,陳瑾親自從鈡環(huán)河啟土得石(本土火山巖石),以及親走園林鄉(xiāng)落得荔枝大木十圍;陳起龍親書匾額“南合武當”;越五月竣工。陳瑾,不但捐資擴建大堂,建造牌坊時,由于缺石材、木料,還親自去采石伐木,可見陳瑾為重修真武堂,不僅花費大量金錢,還費心費力的承擔起解決建筑材料問題,可謂勞苦功高,值得我們記住他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其門前石坊為明代遺構,樣式獨特,斗拱簡樸。堂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里面開辟的空間卻是不少,有碑亭,書法展覽室等,古石碑多為清代年間的修真武堂碑記石碑。</p> <p class="ql-block">“南合”為雷州之古稱,“南合武當”意即雷州之武當山。真武堂作為古老的就是堂前的明代石坊,四柱三間三屋,坊基為火山巖石堆砌,高五階,坊前有五階石階;牌坊柱礎、柱子為石構,屋蓋及梁架為木構;最為獨特的是中間明堂前中后共設置有六根四柱,中間屋頂還是個廡殿頂,整個牌坊的樣式比較獨特,比較罕見。</p> <p class="ql-block">清順治、康熙、光緒年間均有修繕,規(guī)?;九c現(xiàn)在相同。堂內的一些柱礎非常古老,制式獨特,明代特征明顯。內堂門楣上鑲嵌石匾“劍極”,涵義深遠。</p> <p class="ql-block">堂內的木雕雕刻精美,工藝精湛,木結構及木雕大多數(shù)為近代所構筑。明代及清代物件估計只剩下石頭制品,一些石雕圖案比較簡樸,估計為明代或清初遺留構件。</p> <p class="ql-block">一層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二樓是觀音閣,供奉觀世音,觀音閣前的拜堂以前供奉有孔子像;現(xiàn)今在堂內開辟有蘇軾、寇準二賢紀念館;堂內懸掛眾多名人書法,以及收藏多通古石碑,清代的比較多。雷州真武堂,儒釋道三教合聚一堂,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大成,這個比較牛氣,在嶺南其他地方少有。</p> <p class="ql-block">雷州真武堂,在雷州歷史上一直比較著名,畢竟創(chuàng)建人為北宋名相,至今也是比較聞名的,整個建筑比較有人文氣息,值得一游。</p>